342受能领纳顺违中境01

342受能领纳顺违中境01

00:00
13:03

受能领纳顺违中境讲到第 200 页,现在还是在讲这个五遍行的境界:触、受、想、思,合起来就是一个“作意”,就是一念。不过,我们最重要的这个生命的反应啊,也就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这个感受,我们身体、身心的这个感受,尤其由身体的反应到心理。 现在原文:“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令心等起,欢戚舍相。无心起时。无随一故。”就是说,这个“受”的定义,在唯识学叫感受,由触这个反应来,同我们这个生理、心理这个感受。受的作用,我们佛学的一个名称是“领纳”。这“领纳”,“领”是跟“受”字两个合起来,中文的用法就是“领受”,就是接受。“纳”不是归纳的意思,是容纳,到了里面去了,接受外面的反应作用,归进内心去了。所以,“受”是领纳的一个作用。 那么,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感觉,这个感觉的状态是:我们有一种整个的受它影响的作用。那么,感觉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顺、违、中境”这三种。“顺”就是感觉到舒服;“违”,痛苦的、难过的;“中境”,像我们衣服穿对了,这个空气调整对了,就无所谓了,有时候就忘掉舒服或者不舒服。这三种感受就是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就是中境)。 那么,它使我们的心,整个的心“起欢、戚、舍相”,或者是“欢”,高兴;“戚”是难受;“舍”就是不要,抛弃了,这个感觉我不要、不想,这个现象。那么,“受”是心的作用,整个心的作用,所以,特别需要了解。 我们大家念佛、修行、打坐、做功夫,乃至于一个普通人,老实讲,生命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这个受阴困扰,这个佛学叫做受阴。“阴”的看不见,不是阳面,中文叫做“阴”。所以,佛经有时候不叫做“阴”,叫“蕴”,蕴就是藏,蕴藏在这个里头。所以,“照见五蕴皆空”与“照见五阴皆空”是同一东西。 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一般的用功觉得不上路,不管是念佛也好、什么也好——实际上是自己很笨,没有认清楚,都被这个受阴在困扰,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贪着受阴的舒服境界。譬如,我们讲到念佛,到了修行得很清静,这个清净就是“受”的“顺”境;不清净是“受”的“逆”境;有时候我们觉得无念,其实不是无念,是“受”的“中庸”境界——是不苦不乐,自己觉得清净无念,这是错误的。这个受阴很严重!所以,受阴——你觉得清净,其实这个清净就是念,受阴这一念,心已经动了。我们觉得清净、平安、空,已经落在受阴这一面了!所以,要认清楚。 所以,古人的诗,所谓讲,“修行不到无心地”,一个人的修行不到无心的境界,“万种千般逐水流”,那都是功夫白用了。“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跟着水一样流走了,你所有的功夫也白用了,修行也白修。 “无心地”,不管是小乘罗汉、大乘菩萨,那就很难了。四禅八定到大阿罗汉“舍念清净”以后,这个中间还有差别,这个“舍念清净”究竟是有心、无心之间,都要分别得清楚。所以,这个受阴解脱了,就到了家了,这个功夫方面到了家了,不是说见地。1373 所以,“无心起时。无随一故”,当我们真修到无心境界,无心就是净土了,真正心境宁静。那么,这个受阴不跟着一样(动),也不苦、也不乐、也非中庸境界;不能叫它空,也不能叫它有,“无随一故”,没有跟着,或者是“顺”,或者是“违”即逆,“逆”就是违背的,跟“顺”违背的。也不是“中庸”境界,那是无心之地了。所以,“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这是唐人的名诗,唐代一个和尚作的名诗,很重要,所以,“无心地”才无“受”。这个“受”我们了解了。 所以,我们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首先提出来色法,五阴里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是这个道理,一样。这个受阴很重要,想阴我们容易了解,被受阴骗去了,就不容易了解。譬如,五遍行里头,第一个是“作意”了,其实,这四样(触、受、想、思)合起来都是“作意”,一个意,意就是念,变成意。那么,不“作意”就是无意,无意就到了无心境界了。 那么,“作意”最厉害的,第一个就是受阴,有“触”,有个反应就变成受,触受。我们可以说,触受两个东西偏向于由生理到心理,由外到内的;“想”跟“思”两个东西是偏向于心理的,由内到外的。现在,他把受阴的定义给我们下了。 什么叫“想”呢?“想能安立自境分齐。令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齐相。”什么叫“想”呢?思想这个“想”,“想”是我们心的作用,能够自己建立,就是主观的成见,建立自己的一个境界。 “分”,不同的差别,你的想同我的想不同。“齐”是平等。譬如说,我们大家肚子饿了,都想一个东西吃饱,垫饱这个肚子,这是“齐”的;可是我们想法不同,你想吃面、我想吃烧饼、他想吃饭、有人想要吃稀饭,这个是“分”不同。“分齐”两个字,“分”就是差别,“齐”就是平等。差别中间有平等,平等中间又有差别。这个思想的“想”的作用能够“安立”、“作意”、自己作意“安立”、自己建立自己的主观、建立自己的理想境界。“分齐”,在差别里头有一个共同平等的作用,都是一个目的。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心里一动,“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假使没有这个主观成见,没有这个想的作用的话。“应不能取境分齐相”,我们就可以对境无心了,应该不能够“取境”,抓住外境,产生我们观念上差别、平等各种现象,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的修行不能到达无心,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妄想,普通的佛经就叫它是妄想。是个假的,可是,它的力量很强。等于我们大家打坐做功夫,想一步一步功夫,想气脉打通,想修到神通放光,这些观念都是你下意识中,自己所“安立自境分齐”,你自己有个主观去想的。 所以,我常常发现,很多人修道学佛做功夫,他对佛法,对于道,自己早已经预先下了注解。都晓得空,自己那个空,“哎呀,我没有达到空?”他那个“空”有多大?不过水桶那么大,自己下了注解,认为那个就是“空”了,都是自己捣鬼,不对的,是这个道理。这是“想”的作用。 “想”过了就是“思”,什么叫“思”?“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无心起位。无此随一。故必有思。”“思”跟“想”不同,“想”是一切凡夫的粗想;“思”是细得很了。所以,我们中国中文里头普通的用法:这个人的“思想”,实际1374上是两个境界:想是想,思是思。“想”会使人伤脑筋,会痛苦。譬如我们失眠,睡不着,是想多,不是思。所以,修行人更要认清楚,不管你修显教、密宗、净土或者止观,我发现,我们往往有时候很多人修行已经到了那个程度,因为他自己不懂教理,天天想抓黄金,黄金在前面摆着,他把它当成泥巴踢开了。有时候妄想已经断了,我们无心而自然知道的,那个是思的境界,那个不会伤脑筋,也不烦恼、也不扰乱、也不痛苦,这是“思”的境界,是宁静安详的;它不像妄想的力量,是由欲望而使人起强烈的痛苦。 换句话说,譬如,我们人的睡眠是不是在想呢?还是在想。这个妄想的影子留下来,不过呢,很轻。所以,我们在睡眠中并没有觉得自己在思想,这个还是想。譬如一个人受了麻醉药麻醉过去了,有没有想呢?也有想。这个“想”都是前面清醒时想的影子,比较轻。那么,这两种:一个睡眠,一个(人)受麻醉的思想,跟“思”的境界比呢,还是不同。“思”是一个很清净的,是能够知道,不像妄想那么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