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商鞅变法:一张身份证害死了它的发明者

44.1商鞅****************

00:00
18:42

【第44.1集】一张身份证害死了它的发明者

商鞅变法

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上次,凯叔给你讲了商鞅因为变法,从左庶长升为了国尉。可是福祸相倚(yǐ),商鞅却因此遭遇了杀身之祸。为国家推行变法怎么会如此凶险?听凯叔慢慢给你讲。


一天清晨,三三两两的人群正排队出城,他们当中有面带焦急的商人、言语粗鄙的农夫大汉、不怒自威的江湖侠客、还有神色温柔的妇人,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竹片。

这竹片上刻有每一个人的头像和文字,守门的士兵跟本人对照一番之后,感觉没问题,才会放行,没有竹片或者对照不符的人,就会被带走。

“嗯,走吧,你的,走吧……哎!等等等等!你这上面的头像和本人不符,不可出城。来人!把他带走!”


守门士兵拦住一个身着布衣的年轻人,刚要命人逮捕,前面已经放行的一个老者赶快折返回来,从怀中掏出了令牌。

守门士兵一看令牌,“扑啦啦”跪倒了一片。

“拜见太子!”

只见那身着粗衣的年轻人转瞬间变了脸色,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起来吧起来吧!唉,无趣,回府!”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当今秦国的太子——嬴驷(,而那个老者则是他的师傅——公子虔(qián。太子赢驷本想微服出城,玩乐一番。却不想自己伪造的照身帖竟然被识破了,无奈之下只好打道回府。


照身帖是什么呀?就是当时秦国的身份证,这是一块小小的竹片。它由官府统一发放,上面刻着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商鞅规定:住店、出城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都需要有照身帖,也就是身份证,作为凭证。如果发现让没有证件的人留宿、进出城门,那与之接触的商家、守门士兵都将同样受连坐之法,严重者,要砍头的。于是才有了上面这一幕。

话说,“太子被拦”一事弄得是人尽皆知,气得太子赢驷在宫中大发雷霆。

“好你个商鞅!一个身份证竟然把本宫的脸都丢尽了!”


公子虔见状,赶忙上前安抚:“哎呀,太子殿下莫要动气,这次被拦,外人不知内情,只道是太子欲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却不想被那商鞅的身份证拦在了城门之内,不得已才亮出了身份。这传出去,也是美谈,对太子绝无坏处。”

“可是,本宫一想到日后出城玩乐还得亮出身份证,这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殿下,出城玩乐确实困难,但是在这宫内找乐趣却是易事,听说最近舞姬们又有新作,不如……”

“哈哈哈……太傅深得本宫心意啊!”


当天晚上,无法出城游玩的太子嬴驷便带着交好的贵族大臣们,在自己的府内饮酒作乐。偌大的院子里,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qìng),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tán)香,烟雾缭绕。太子嬴驷高声大笑,贵族大臣巴结奉承,一片奢靡之象。

正当太子驷喝的兴起,忽然,一声急报从外传来。

“殿下,门外巡逻官请求觐(jìn)见。”

“哎呀,让他进来!”

巡逻官进院后,立刻表明来意。

“太子,下官是负责夜间值班的巡逻官。国尉大人今早刚颁布了一条法令,

禁止秦国有夜间活动,还请太子能配合执行。”


太子嬴驷闻听此言,目光紧盯着巡逻官员看了半晌。

“呵呵呵呵……本宫乃是太子,他一个国尉能奈我何?奏乐!”

太子驷手一挥,乐班敲打演奏,舞伎正待起舞,恍如刚刚无事发生。

巡逻官员左右为难,抓耳挠腮,不得已再次开口:“殿下,如今变法风头正盛,若被国尉大人知晓,恐怕太子也要受罚……”

“大胆!”

太子嬴驷一拍桌子,“啪嚓”一声,杯子震落,美酒洒了一地。

“反了他了,早就看他不顺眼,如今借着父王的名号篡改法律,还真以为整个大秦国,就是他商鞅家的啦!”


玉盘珍馐(xiū)纷纷散落在地,丝竹声乐戛(jiá)然而止。大臣们弓着身子一声不吭,胆小的侍女跪在地上,牙齿咯咯咯直打颤(zhàn)。

这事很快便传到了商鞅的耳朵里。他正准备接下来变法事宜呢,一听此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唉!”

身边的亲信大臣,赶忙上前劝说:“处罚太子一事可要三思而后行,他可是

未来的秦王啊,若是惹怒了太子,变法之路遭遇困难不说,脑袋恐怕也保不住啊!”

“但若姑息太子此举,那变法还有什么威信可言?你我皆知变法之难,可若想变法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


第二天,商鞅便将此事上报给了秦孝公,秦孝公立刻宣布,让商鞅和太子嬴驷当庭对峙。

秦王大殿里,太子嬴驷怒气冲冲地望着商鞅,他双拳紧握,青筋毕露。

“父王,我不过是遵循礼乐之制而已,何错之有?”

商鞅的嘴里挤出了八个字:“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如果变法遇到了阻碍,那必定从上边犯了错,又不管,而造成的。商鞅的言下之意是警告秦孝公,如果变法半途而废,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惩处太子啊。


寥寥数字,却让太子嬴驷哑口无言。

秦孝公微微点点头,他把目光转向商鞅:“那依你之意,该当如何处置?”

“大王,臣以为,太子的老师应为此事负全部责任。太傅职责未尽,教化不严,才导致太子犯下过错。”

于是,太子嬴驷夜间活动一事,就以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公孙贾(gǔ)代他服刑而告终。其中,一个被施以劓(yì)刑,就是割掉他的鼻子;另一个被施以黥(qíng)刑,就是在脸上刺字,羞辱终身。


这件事让太子里里外外失了面子,对商鞅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此事一过,嬴驷就联合着贵族大臣们,寻找各种机会给商鞅变法制造阻碍。

商鞅也不手软,短短几日,监狱里的犯人成倍递增。直到监狱里再也放不下了,一查才知道,居然在秦国的监狱里已经关押了七百多名秦国的贵族。

而这些贵族,仗着太子撑腰,有恃无恐,他们在监狱里端着架子,随意把监狱里的将士当奴隶使唤。他们的言语刻薄,无视法度,在监狱里大吵大闹,辱骂商鞅。


商鞅望着监狱大门,又是一声长叹:“若要斩杀了他们,只怕国家会大乱呐……”

说罢,商鞅背着手离开了,此后几天,也不见有任何新的动作。

嬴驷听闻商鞅对待贵族的态度,嗤鼻一笑,他转眼便又想出一计。

第二天朝堂之上,便有大臣告发商鞅故意关押贵族,意欲谋反。

商鞅听闻此言怒不可遏(è),当即下令处置牢房里的犯人。一时间,七百多名秦国贵族瞬间人头落地,整个秦国都城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这下,贵族们怕了,他们纷纷夹起尾巴做人,生怕一不注意惹怒商鞅。嬴驷也因为这件事,老老实实在家中躲了八年。


商鞅变法顺利进行,他继而推出了连坐制度,一人犯错,全家株连;为了军备充足,他还增加了赋税。而日渐严酷的变法不仅让他得罪了贵族,还令他失去了民心。这个时候的商鞅虽然表面上看去风光无限,实际上,像踩在钢丝上,命悬一线。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身体逐渐衰弱,病入膏肓(huāng)。

直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继位的秦惠文王,就是当初的太子嬴驷,他对商鞅的怨恨心怀已久。刚刚继位,就马上对商鞅展开报复。在贵族的安排下,商鞅被告谋反。

这是杀头的大罪啊,这下完了。面对朝廷上下一面倒的形势,看着王座上蔑视嘲笑自己的秦惠文王,商鞅明白,这杀身之祸是在所难免。

当天晚上,商鞅便带着亲信们连夜奔走,离开都城。然而当他想在一户农户家中,暂避风头的时候,却被一件事难住了。

“有人在吗?”

“谁呀,大半夜的来敲门?”

“老人家,多多打扰,我路经此地,想要留宿一晚,能否行个方便?”

“你们有身份证吗?”

“这……我们着急出门,身份证忘记带在身上了,老丈,我们只留宿一晚,不碍事的。”

“不成不成,没有身份证可不行,你们赶紧走,收留无证之人,这要是被官家知道了,我们全家上上下下都会被砍头啊!请你们赶快走吧!别站在我门口啊!”


商鞅转身离开了,不知道他的心里是否有一阵苦笑。推行身份证的是商鞅,可正是他推行的身份证,居然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进退维谷的商鞅,无奈之下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组织家丁、家将与秦惠文王派来的大队人马负隅(yú)顽抗。

但是,一家之勇怎能比得上举国兵力呢?

很快,追兵便杀入了商地,一时间刀光剑影,火光冲天。 

这又有什么用呢?这只是临死前最后的挣扎罢了。最终,商鞅战败,死于商地,他的尸身被带回了都城咸阳,处以五马分尸之刑。商鞅死了,但是商君之法,却在秦国流传了下来。


好了,宝贝儿,今天商鞅的故事凯叔就给你讲完了。商鞅变法帮助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但是,商鞅变法很多地方非常严酷,也可以说是过于严酷,这为商鞅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商鞅变法很伟大,但是并不完美。


好了,提出今天的问题,其实今天的问题凯叔心里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一方面是通过变法强大的秦国、另一方面是商鞅的结局的惨烈,你是怎么看待这次变法的?如果你是商鞅,会不会后悔推行这次变法吗?可以在留言里告诉凯叔,咱们和全国的小伙伴一起切磋,咱们留言里见!


人物介绍

1. 嬴驷(

指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嬴(yíng)姓,赵氏,名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时年四十六岁,葬于咸阳北原。

近世所谓周文王陵,实际是秦惠文王的公陵。

2.公子虔

嬴姓,名虔,战国时秦公子,秦孝公嬴渠梁大哥。

曾为秦孝公太子嬴驷之右傅,公孙贾为左傅。

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

后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yì)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

孝公卒,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与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秦惠王遂杀商鞅,并且灭其家。

3.公孙贾

战国秦孝公时人,太子驷(秦惠文王)之师。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他因纵太子犯法而被施以黥刑。

见《史记·商君列传》,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4.秦孝公

嬴(yíng)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

1.左庶长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级.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

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

进入战国,秦献公将治民的政务权分给了上大夫甘龙,左庶长协助国君统军作战并总管军务。但在朝野国人的心目中,左庶长依然是最重要的军政大臣。

该年冬天,秦孝公将甘龙升为太师,将甘龙的治民政权回归到左庶长嬴虔手里,为的就是给卫鞅执掌大政铺路。

当卫鞅从嬴虔手中接掌左庶长权力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是与东方列国的开府丞相具有同等权力的大臣了。

但是,这种大权并不意味着卫鞅事实上已经成为东方列国那样的开府丞相。丞相总理政务的要害是开府设立权力机构,仅仅有个人权力而没有开府,就无法全面处理国家事务。

开府的根本之点是配备属官,其次是建立府邸。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

2.国尉

战国时期秦国的官职,主管军政。官位级别低大良造一级,国尉可以掌管卫兵一千人。

秦昭王时,在大良造之下,设国尉一级。例如白起初为左庶长,逐步由左更、国尉升至大良造。见《史记·白起列传》。

《商君书·境内篇》:论军爵,以国尉低于将一级,“将短兵四千人”,“国尉短兵千人”,短兵具有卫队性质。

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以尉缭为国尉,相当秦的太尉。

战国时期秦国地域版图


战国时期秦国政权世袭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元家炜

    如果我是商鞅 我不后悔 应为我至少让秦国统一了中国

    tcr2008 回复 @元家炜: 那秦始皇的儿子也是个暴君

  • Becky0725

    我不会后悔的,因为没有他,我们就没有身份证了

    雪酱小号吖_打烊了吖 回复 @Becky0725:

  • 十万马力的爸爸

    听友16954540 回复 @十万马力的爸爸: Gun

  • 北川奈景

    凯叔如果我是商鞅,我不后悔,因为我已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喵喵每日读书分享 回复 @北川奈景: 嗯嗯😁

  • 暖暖NancyWang

    如果我是商鞅我一定不后悔自己做出的事也不能反悔再说了他也让秦国变得特别强大我佩服 商鞅

  • 荔枝临

    会的

    wyl_5t 回复 @荔枝临:

  • 栗二宝

    不后悔,因为秦国变强了。人们可以生活在统一的更好的国家。

    爱故事爱朗诵 回复 @栗二宝: me too🙂🙂😛🤠🤠🤠🤠🤠

  • 小肥肥_97

    陈炯屹Jerry 回复 @簇水_pp: 啥?

  • 追梦少年820

    会。

    1378338xbwe 回复 @追梦少年820: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 小肥肥_97

    jenny_jiang 回复 @日落之蛇: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