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

105:【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

00:00
15:59

大家好! 我是陈珮瑜,今天我们要来谈《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这是一件非常稀有的坛城器物,经常性的在台北故宫展出。




佛教的分类


佛教宗派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地分化出的各种各样的派别。随着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由于后人对佛法理解上、阐释上的不同,以及佛教本身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在教理、教义、教规上作出的主动或被动的调整,佛教思想也不断发展分化,信奉不同思想的佛教徒也自然地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派别。


目前的佛教,有三个主要的分支,分别自称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这三大分支之下,又分成众多的各种宗派。这三个主要分支,存在对教理的不同理解和修行方式的不同,又形成有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显教与密教,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划分。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这个划分很容易与被贬低为小乘的传统佛教与大乘划分混同。被贬低为小乘的传统佛教与大乘划分,或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主要是历史时期的划分,尽管这历史时期的划分起源于教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则是今天之教理之区别。地理位置上划分的南传佛教是上座部佛教,而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为大乘佛教。


显教与密教: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吸收了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发展出密乘,也称金刚乘。这一派认为其他教法都是如来的「方便」说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来所宣的「真实密意」,不可轻易示人,需秘密传授,因此称本派为「密教」,称所有其他宗派为「显教」。或称为「密宗」与「显宗」。藏传佛教尽管显密双修,但被认为是今天密教的主流,在中国也常被与密宗混为一谈。而相对于密教之前和之外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部派佛教和今日之上座部佛教,则被藏传佛教称为显教。


难行道与易行道:汉传佛教中的净土宗认为,在所有的修行法门里,净土法门可以借由阿弥陀佛的宏大愿力,临终时蒙弥陀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在那里继续修行直到成佛,是最简单,最顺利,最稳妥的方法,因此称本宗为易行道,称所有其他宗派为难行道。净土宗被认为是大乘佛教和显教的一个派别。



清代的藏传佛教


满洲在入关前,其信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并不是信仰佛教。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两代曾经做过明朝的官员,与汉族接触颇多。努尔哈赤本人也通汉文,认同儒家文化中「敬天法祖」的观念。

尽管努尔哈赤本身并不信仰藏传佛教,他对满洲族信仰藏传佛教也严格管理,但对于蒙古族、藏族的藏传佛教信仰,努尔哈赤不仅不反对,甚至还大加鼓励。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种自身信仰和政治行为分离的态度,一直为其后的清朝历代皇帝所坚持。并不信仰藏传佛教的清朝皇帝之所以对藏传佛教尊崇有加,主要原因为其重要盟友——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

满洲皇室与贵族除了通过迎娶草原上的蒙古族姑娘来强化满蒙关系外,还通过对藏传佛教的尊重与扶持来争取蒙古族的认同。这种争取蒙古族的方式,用干隆皇帝的话来说就是「兴黄教,所以安众蒙古」(黄教,即藏传佛教重要宗派——格鲁派的俗称)。


清朝前期对藏传佛教的政策,首先考虑的还是蒙古盟友的信仰问题。虽然蒙古族在明朝政权建立后退据草原,但无论对于明朝还是清朝的统治者来讲,他们都还是一支让人生畏的强大军事力量。


入关之后的满洲族,以华夏正统的身份与眼光看待其他民族。但来自于关外的经历,让满洲统治者认知到以往汉族统治者那种修长城、与蒙古族为敌的传统做法,是无法真正有效阻挡住剽悍的蒙古铁骑的。


对于满洲统治者而言,蒙古族不再视为敌人而是盟友。笼络蒙古族除了沿用以往汉族统治者惯用的和亲策略外,还有一招最为重要的就是推崇藏传佛教了。


清朝皇帝无论是对藏传佛教的尊崇还是严格管理,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王朝的统治。






什么是坛城


汉人把蒙藏僧侣统称为喇嘛,把喇嘛所传的佛教称为喇嘛教,现今通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显宗与密宗兼修,并结合许多藏族本土宗教特色的一支大乘佛教。


密宗与显宗明显的不同点为:显宗是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密宗是毗卢遮那佛所传秘奥大法。显宗公开宣道,教人「修身近佛」;密宗重视承传、真言、密咒,追求「即身成佛」。 想要达成「即身成佛」,必须身、语、意三密与本尊的三密相应。


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


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

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为复杂。为了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属、石材、木材、泥土等材料和绘划方式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以供观想。

曼荼罗的梵语mandala,是由意为「心髓」、「本质」的 manda,以及意为「得」的la所组成的。因此「曼荼罗」一词即意谓「获得本质」。所谓「获得本质」,是指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

由于曼荼罗是真理之表征,犹如圆轮一般圆满无缺,因此也有将之译为「圆轮具足」。另外,由于曼荼罗也被认为有「证悟的场所」、「道场」的意思,而道场是设坛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因此,曼荼罗又有「坛」、「集合」的意义产生。因此,聚集佛菩萨的圣像于一坛,或描绘诸尊于一处者,都可以称之为曼荼罗。






今天的主角-《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

坛城,即曼达(mandala)之意译,为西藏密宗修行法器,象征供养盈满宇宙的无上珍宝。曼达盘可大分两种,一为常设于供桌,较为精美,一为行者实际操作修行所用,较为素净,此应为前者。

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图片取自台北故宫Open Data。

曼达盘顶面以色泽匀净、磨切工整的各式金镶松绿石表现佛教从《阿毘达磨俱舍论》起就建立的宇宙观。

本件高15公分,径32公分。中央硕大的松绿石代表宇宙中心之须弥山,其外环绕七层高度依次递减、以不同形状之绿松石表示之七金山以及浮于海上之四大洲:东胜身洲形如半月、西牛货洲如圆形、北俱卢洲为正方形、而人类生活的南瞻部洲则如梯形,每一洲旁又各有形状相同、但面积只达其一半之二卫星小洲,各洲间则以代表四大洲「四射」之如意宝分隔。

四大洲之上,另有太阳,月亮、如意宝伞及尊胜幢依东、西、南、北方向庄严净土。坛城最外围则是镶有一圈代表宇宙边界铁围山之圆形小松石,其外再绕以硕大圆润之珊瑚珠。


坛城周壁另錾刻有缠枝番莲,上拖伞盖、双鱼、贤瓶、莲花、右旋白螺、盘长结、尊胜幢与金轮等八吉祥,以及以香炉、油灯、盛满香水螺贝、频婆果以及铙钹等五妙供,象征盈满宇宙、供养佛陀之珍宝。周壁四方各有一圆形金镶松石宝香花,位于东面者尺寸最大,因曼达盘之供养以东方为前方。


盘内另有一圆形小环,或可栓原附于此坛城、代表祝贺之意的白色丝质织暗花哈达。



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图片取自台北故宫Open Data。


全器细致繁密的盘丝、炸珠、錾刻、锤鍱等金属工艺与珊瑚、松绿石织质材与磨切,均属上乘,代表致赠者的最高敬意。装盛曼达盘之皮盒,贴有白绫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墨书。


顺治九年(1653)顺治皇帝黄教教派在西藏的势力,也借此拉拢信奉西藏密教的蒙古族,使其对清廷采取合作态度。西藏从此进入一段稳定时期,而满清不需征战便确保北部与西部大半疆界相安无事,得以全力围剿南方明朝势力馀党,为开创清初物阜民丰盛世奠定基础。





拍卖

2018/6/2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18世纪,长68cm的 须弥山坛城以RMB  5,750,000成交。这是一件汉藏风格(北京宫廷风)的铜鎏金作品。



18世纪 须弥山坛城。图片取自雅昌艺术网。


本品结构完全按照佛教经典关于须弥山的记载,其底部是一个圆形坛场,以水波为地纹,代表七金山周边的咸海;坛场外圈分布楼阁式宫殿十二座,代表须弥山最外围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再往内为佛教八宝,贯穿了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义,为藏传佛教常用的法器和装饰图案。中心为须弥山,上有楼阁亭龛、菩提树等,天帝就居住在山顶宫殿中,其馀宫廷内亦安放佛、护法等造像。两侧有铜鎏金的日月环绕升降,并以祥云托日月。周围护板刻有山峦的图案,侧面有梵文一圈。整体采用镀金、镶嵌、锤鍱、錾花等多种工艺,做工精细,宫廷气息浓郁。南京博物院有类似的藏品。



今天节目我们谈《清 顺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坛城》,它见证了17 世纪时和平的时代意义。我是陈珮瑜,咱们下集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無定999

    这一集提前好多

    陈珮瑜 回复 @無定999: 是呀!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