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金银纪念币

冬残奥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金银纪念币

00:00
09:12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冰雪奇缘币上冬奥》。


说起冬奥会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过实际上奥运会这个“大家族”里,与冬季运动相关的有五个,他们分别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可以说,他们都是奥运会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就是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故事。


与1924年就举办了第1届的冬季奥运会不同,冬残奥会的起步要晚了几十年。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冬奥会的起源主要伴随着现代奥运会的复兴以及冰雪项目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和普及,但在此基础上,冬残奥会的诞生还有和夏季残奥会相似的原因,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例如来自奥地利的塞普·茨维克纳格,这位失去双腿的老兵就是个早期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他在双腿截肢的条件下努力练习用假肢进行滑雪运动,成为了一名专业运动员,奥地利残疾人滑雪协会也由他一手创办。

滑雪运动器材的革新同样促进了残疾人滑雪运动的发展。例如有一种残疾人单板滑雪装置,它可以将座位固定在一条滑板上,让不能站立滑雪的残疾人爱好者同样可以在雪场上驰骋。还有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即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可以说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肢残人士甚至是视障人士参与滑雪在欧洲已经并不稀奇,随着参与滑雪的残疾人人数逐渐增多,大型比赛也就应运而生。1976年2月,首届冬残奥会终于在瑞典的恩舍尔兹维克举行。这次冬残奥会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不同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可以参加各自级别的比赛。而最开始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并不在同一个主办城市举行,直到1992年将这二者定为同一个。从2008年夏季残奥会和2010年冬季残奥会开始,夏季和冬季的“两个奥运”不仅在相同城市举行,还将延续使用相同的运动场馆和设施,既保证了场馆的使用率,又让更多人可以在观看健全人比赛之余,了解残疾人项目。


那么大家知道冬残奥会都有什么项目吗?目前冬残奥会已经举办了12届,在这40多年的光景中,一些项目加入又有一些项目退出成为过客,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在已经举办的冬残奥会中从未缺席。即将举办的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将设有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与轮椅冰壶这六项。

如果大家把视角聚焦至我国会发现,中国的残疾人冬季项目起步比较晚,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初次参加了冬残奥会比赛。但是中国健儿在这十几年的参赛中也在不断积累经验,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例如彭园园2010年在温哥华获得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第五名。郑鹏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获得第四名,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最好成绩。而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历史第一枚金牌和奖牌。


冬残奥会几十年来不断发展,相关题材的纪念币也随之出现。1992年第五届阿尔贝维尔残疾人冬奥会,法国发行的面值100法郎的纪念银币。这是历史上首枚冬残奥会题材的纪念币。该币正面图案表现的是一只折断了翅膀和尾翼的飞鸟正在艰难地飞越山脉的图景;背面图案更加突出地表现了折断了翅膀和尾翼的飞鸟。形象地表达了残疾人的痛苦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

折断羽翼的雄鹰可以遨游苍穹,肢体残缺的人们也可以在冰雪中用火热的灵魂来高唱着自强不息的生命赞歌。2021年9月17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相信未来残疾人冬季运动也会像这个主题一样,未来可期,拥有无限可能。


那么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听众朋友们,咱们下期节目再见!(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