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篱外一枝朴厚香(上)

白酒酿,篱外一枝朴厚香(上)

00:00
08:38

白酒酿,篱外一枝朴厚香


风雅建瓯,书香芝城。寻访人文历史、领略建州风情,大家好,这里是建瓯市委宣传部、建瓯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建瓯频道《诗画山水风雅建瓯》系列节目,今天和大家分享《白酒酿,篱外一枝朴厚香》上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正值热辣辣的夏天,人们却不再摇着蒲扇纳凉,风物随生活的许多变化而改变着。但还能衔接古早味道的是,在街上喝到当地人手工制作的一碗清甜酒酿,帮衬着祛暑解乏。古人瞻望辽阔、才情高远,把酒临风里笑傲“天地与我并生。”农耕文明铸就了国人上下几千年涉农璀璨文化,当人们遍植谷类以温饱之外,还用做酿酒,因而衍生出万端酒之文明题话。单就酒器具之繁复,亦窥一斑。如觥、樽、觞、盅、斗、觚、瓯,更有叫不出名儿认不出字的。而当一处中凹盆阔,四面环山,形似瓯盏,左右双流挹注之地,辟为邑城,曾州县同池,一府两县。今亦衍出名份来,不负瓯为城市名片,自诩酒城,造酒喝酒当令旁邑刮目相看。

苍天厚土,酒族围篱,蔓生滋长着一丛温文尔雅,比不上其他酒类的炽烈和轰然,但却深深根植在百姓心中的一脉饮品,它不起眼,难见详述,落墨稀疏常被轻描淡写。此物,就是亦称做酒亦属饮料的白酒酿。酒酿,全国各地均有,非我本地所特产。在北方中原,因其性直不肯曲径通幽,被直称江米(即糯米)甜酒;西部地区民众称之为醪糟。另外,还有称甜酒、甜米酒、糯米甜酒等等叫法的。东汉所撰的《说文》一书里,谓稻为“粳,糯,稌属也。”其中的糯,糯米,亦名秫,故本地人也叫秫米也。另在《字林》书里云:“糯,粘稻,而粳稻不粘。今之食米皆粳稻,酿酒则糯稻也。”引经据典,说的就是自古米酒都以糯米酿酒,白酒酿米酒也是由糯米酿成的酒!

 却说当年,建州府设建安、瓯宁两县,街市何等繁华,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八闽首府。闽江最大支流建溪,由分岔的东西双溪合汇注入,势呈挹注,绕府穿流。叶脉河流遍布其间,水质清清,地物丰饶,大量林木、稻米、茶叶、药材等等天赐物产,多靠船舶交通码头集散、中转枢纽,此地成一方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彼时上下,柴行、柴贩,米栈、米牙,茶庄、茶行,酒间、酒肆,绸缎、染间百业兴盛辉煌,偌大街市,人烟稠密;商贾行人,往来如鲫;车马往来,击毂摩肩。如此繁荣发达,便也引来大量江西他省人等入境谋生,不仅遍布布业、木工、行医、撑船等百道,并设立江西、抚州、南城会馆等赣人齐聚之所。

笔者遍查典籍、阅尽百书,但建瓯白酒酿的制酿、饮用、发展的历史是从何朝何时起,仍难嵇考,确待后人诠证。不过民众均认同白酒酿系江西人始先酿制,并散布在肩贩、摊贩、圩贩、花担百货业之中,多以櫑器(古代盛酒的器具)即桶装挑担肩贩的形式,从交夏起,穿大街过小巷的声声叫卖。让性拥谦谦又价廉物美之物,给予下层生活的民众在劳瘁困砢里,解暑炎夏,进补去乏。

《八闽通志》的“食货志”篇序中说:“民惟邦本,而食货则所以养其生、资其用者也。闽地负山滨海,平衍腴膏之壤少,而坎坷硗确之地多,民之食,出于土田,民之货,出于物产。”丰沛雨量,适宜气候,膏腴山川,除了几次因朝代更替的动荡之外,偏安一隅的古建瓯,大量出产稻米,使人们在得以噙食温饱之余,从粮食加工里衍生出多样化的副食品,且极具名声。如建瓯扁肉、建瓯光饼,豆浆粉、各类点心糕粿,还包括酿制米酒。酒既有家酿自用型,也有作为行当操持以生计的,更有从中获利暴富的。比如著称的“三缸”,即酒缸、酱缸、染缸。而排行第一的就是酒缸!酒缸就是指涉及酿造与经营酒的行业。白酒酿深入人心,广为乡邑间流传,定是与产粮丰饶盈余、酒业之繁荣、民众安居乐业莫不息息相关、勾连一块。孰知,当尚不能果腹以致饥饿无温饱之时,何能还有酒食啖之?

如今还在城区的坊间摆卖白酒酿的江西籍老建瓯人藤老伯说,现在他父子俩都还在继续从事这项从酿制到贩卖酒酿的行当,他自己在公园口附近,儿子则常在北辛街头叫卖。许多市民特别喜欢喝他酿制的酒酿,在笔者实地采访里,就亲眼见到一拨又一拨的过往群众来购买,有当场喝一杯解爽的,也有买去带走的;甚至有母亲带着孩子来见识一下这甜甜的称为酒的饮料。敦厚本分的老藤,童叟无欺,用酒勺给顾客盛得满满的,在客人边喝边歇的过程中,还会再添加一勺,喜欢加醪糟(俗称饭)吃的,就无偿奉送,让顾客满意连连,真是经营有道。问他,喝酒酿有什么作用与营养,可他愣说不出个道道来,只说吃了有补,吃了对人好。还说祖传下来,一般建瓯人都在端午节时酿制白酒酿,也在此节令时间里开喝白酒酿。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白酒酿,篱外一枝朴厚香》上篇的故事,感谢您的倾听,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