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瓯的十八天 (下)

在建瓯的十八天 (下)

00:00
07:22

在建瓯的十八天

风雅建瓯,书香芝城。寻访人文历史、领略建州风情,大家好,这里是建瓯市委宣传部、建瓯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建瓯频道《诗画山水风雅建瓯》系列节目,今天和大家分享《在建瓯的十八天》下篇。

十ー天。东游繁华。

东游相比小桥,就完全是另一种模样了。临松溪河畔,县际班车经过省道线穿过热闹的市集,所以早已不止一次东游繁华了。

开元二十ー年,以福州、建州置福建经略使,为福建军事长官。天宝元年,州寻改建安郡,乾元元年复改建州。在大唐三百年纵横九万里的诗篇上,建安都作为闽北中心,一直伴着岁月峥嵘。

建中元年上任建州刺史的陆长源将州城由溪南再度移至溪北黄华山脚下,建溪泱泱见证了一座城历经沧桑,这是磨炼,更是荣耀。好比一个人从天真无邪的少年,成长到一个精明而沉稳的成年,岁月的欣喜或悲哀,带来的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十二天。玉山花开。

南环建水,北依黄华,建安城依偎着这样一个怀抱,想来都是一片温暖的。在建州郡守陆泳之手上,城域开拓,九门护防,沃土百家,开化礼数,从前的太守王永元看到这样一幅州县融合的画面,不论功过伯仲,一定会给泳之的“海滨邹鲁”一个赞美吧。

雷鸣电闪,山摇地动,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时期还是来到了。王延政领镇武军脱闽称帝大殷以后,建安殷闽与福州闽王之间继续相抗,王延政虽有幸很快接手闽国,但也不幸很快亡国,不过这倒是留给后人建瓯曾是帝都王城的记忆,殷闽在建安县子城的南门建起的五凤楼更是巩固了建瓯人民的这一段记忆。倘若友人来顾,走在南街头天桥上,北望鼓楼跨街而矗,一个城门三个门道,如何不算自豪的谈资。

十三天。迷雾东峰。

南宋江山初定以后,建宁军撤销了也有些时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继位,不出时日便升建州为建宁府,作为八闽境内的第一府,元初改路,明洪武元年复置为府,皆如当今地级行政区,方才留得“八闽上郡”的美誉声于今。

而“建瓯”之名,源于民国元年时建宁府分合为建瓯府,次年并建安瓯宁为建瓯,是为建瓯县。一千八百年的传承造就的文化底蕴不容轻易消磨,现在建瓯人们时而会回忆起这座城从前的名字。建安,古朴而沉稳,最具归属感;建州,乘两汉遗风,建自大唐而来的气吞山河之势,同样深受豪情之人的怀念;看建宁,辉煌八世,不过少了个“府”字,俨然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如此也看出“府”的意义,莫不是非同一般。

十四天。白桦小松。

这是仲春的一天,骄阳已经明媚,水西桥车来人往,其实在每日的高峰期它都是这般模样。依步水西桥,想起同样明亮的从前,有一个人的记忆,可能是坐过同学的单车,听过磁带收音机,在一片白桦小松林。后来,街道上又有一个少年,或许一生都不会用收音机,而此刻也坐在朋友单车的后座。不同的方向有相同的心态,不同的时光有相同的性情,无需证明,这一段路也会成为故事。

十五天。顺阳清夏。

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窗外的景色倒退。

十六天。水源天涯。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望不穿心事水源天涯。建安三千五百里,经岁千载,刻在几颗心扉里。

多年前总有几次车过建瓯,好比曾经后来到过的其它几座城。榕城灯红路阔萦心,延城傍山铺市徘徊,熊城故地重游追忆。不看透人难易,只有故事深浅,每个人心里住着一座城,若心念梦回,何处不故乡。

十七天。滴水川石。

建安乘芳,梦心事、小松白桦。岁寒晓、隔绝通济,水源天涯。房道悠悠探光华,归思渺渺龙村踏。染落红、穿迷雾东峰,顺阳夏。

川石叹,迪口沙。歌瓯宁,芝山下。待吉阳仰望,雨凝南雅。顾步东游繁华路,相欢一夜玉山花。有人云、波墨徐墩石,小桥画。

十八天。踏月龙村。

龙村连云碧空如洗,昼新日明,夜清月朗。通往龙村的道路曲折向上,相比房道悠然有另一种境界,而龙村的阳光和空气更胜于小桥,干净得幽香。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在建瓯的十八天》下篇的故事,感谢您的倾听,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