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标配,也让艺术展览不再拘泥于美术馆这一空间,走进了更多地方——购物中心、社区公共空间,甚至是我们日日行走的街头,都能看到不同策展风格、来自不同艺术家的展览。艺术展繁荣景象的背后,是谁在策划这些大小艺术展,他们的策展逻辑、试图表达的核心又是什么?本集贝望录,我们请来两位独立策展人,聊聊策展的学术逻辑线、策展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艺术展衍生品的策划逻辑,以及作为策展人,他们是如何看待拍照大过欣赏的网红展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nouchka van Driel (妞妞)
独立策展人
刘钢
独立策展人
创意品项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25]艺术展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流行起来的
[05:50]策展的艺术性与商业性要如何平衡?
[08:44]用策展语言体系来解读解读网红展览
[10:29]艺术展览的网红化和学术化是冲突吗?
[13:17]策展的学术逻辑线是什么?
[20:21]聊聊乌镇当代艺术展的策展故事
[26:47]策展流程中如何保护艺术家作品
[29:37]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
[34:01]“借作品”与“委托作品”的区别
[35:40]展览周边销售获得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
[39:48]怎么让艺术展的周边更好卖?
[43:02]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如何把艺术衍生品做成品牌的?
[45:07]想成为一名策展人,要从哪里开始起步?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说的真的好,尤其是洋葱理论,一下让我茅塞顿开
上海真的好明显,安藤忠雄展简直是时装周拍照的
主播讲的越来越好了,沉迷其中
做了很多博物館展覽,很有共鳴的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