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Vintage”,你买过二手奢侈品吗?| 睡前聊一会儿

“中古”、“Vintage”,你买过二手奢侈品吗?| 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5:52
说起“二手”,你会想到什么?是旧货市场中的缝纫机和自行车,还是学生时代从高年级同学那里要来的旧书本?然而这两年,奢侈品却悄然成为了国内二手市场的“新宠”。 二手奢侈品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还在社交网络上拥有了中古”、“Vintage”这些时髦的新名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二手奢侈品。

长期以来,奢侈品因其精细的做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对时尚潮流的引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也因为品牌溢价严重,常常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过,相比于全新的奢侈品,二手奢侈品往往拥有相对便宜的价格,是性价比之选。“不用吃土也能过精致生活”,用更低的价格满足相同的物质需求,物尽其用、量入为出,或者干脆说“图便宜”,是很多人购买二手奢侈品时的首要考虑。

当然,二手交易背后的消费动因多种多样。在经济考量之外,购买二手奢侈品很多时候是实现了一些人多元的价值追求。有人寻找到商家已经不再出售的“绝版”商品,既借此追赶复古风的潮流,又避免了“撞款”,彰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有人买到了很古旧的奢侈品,还获知了之前主人和这件商品的故事,从而感受到一种附着在商品上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有人重视环境保护,希望通过购买二手奢侈品加入到循环经济的潮流中来,减少自己的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凡此种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年轻消费者对二手奢侈品消费价值观的转变。购买二手奢侈品不再仅是囊中羞涩的表现,更多的是展现自己个性的一种方式。

相比于全新的奢侈品,二手奢侈品的购买体验也似乎更加契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不用前往专柜,更不用买大量“配货”才能获得优先购买权,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各种二手奢侈品的测评和销售信息。购买前的攒钱带来目标感,购买时的秒杀带来刺激感,购买后的开箱带来惊喜感,偶尔买来的超低价二手奢侈品盲盒,更让消费者体会了一把“即时满足感”。与网友经常嘲讽的“凡尔赛人”不同,不少年轻人购买二手奢侈品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喜爱付费,是为了在消费中体验到真实的快乐。

上世纪七十年代,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批判到,很多人购买奢侈品,是希望购买奢侈品背后所代表的“差异化符号”,从而人为制造“生存等级”。但时至今日,奢侈品背后所代表的“差异化符号”日渐式微。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年轻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世代消费人群看待奢侈品的视角,更多地从仰视变为平视,对奢侈品的认知也逐渐从“身份的彰显”转向“自我的表达”。所以,如果说曾经很多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获取“富人群体”建构出来的社会符号,那么今天的二手奢侈品消费者,则更倾向于是用这样的消费行为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基于需求的消费能带来满足,超过需求的“剁手”则让消费者后悔,希望通过购买二手奢侈品实现“炫富”“摆阔”的目的更会加剧内心的空虚感。二手奢侈品与全新奢侈品的差价,容易造成消费者“买到就是赚到”的错觉;而直播网购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即时性,又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冲动消费。无论营销和广告如何狂轰滥炸,消费者还是应该擦亮眼睛,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决定是否购买。毕竟,二手奢侈品也是奢侈品,只应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剂,而不应时时牵动我们的内心感受,更不应异化为影响我们生活方向的指挥棒。

也要看到,当前,二手奢侈品交易和鉴定市场仍然存在种种乱象。从真假混卖、隐瞒商品瑕疵,到虚报价格、恶意调换商品,再到鉴定标准相互矛盾,货品来源难以追溯……二手奢侈品消费者面临种种困境。规范行业发展,才能对得起消费者的期望。对二手奢侈品行业而言,如何制定统一的商品鉴定标准?如何构建完备的商家认证体系?如何培养更多的专业鉴定人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商家而言,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在行业内长久发展的根本之道。

这正是:
莫因消费神不宁,二奢本为显个性。
诚信经营规范化,长久发展生意兴。

(文|孟繁哲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