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丨庄子是个被严重低估的哲学家

290丨庄子是个被严重低估的哲学家

00:00
13:3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庄子是个被严重低估的哲学家。 听到这样的主题,你恐怕觉得很奇怪。因为今天提到庄子,大家都知道他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而他的著作也受到高度的重视,这是后代发展的结果。

譬如说明朝的王士禛说中国有四大奇书,哪四大奇书呢?《庄子》、《史记》、《水浒传》、《西厢记》。 到了清朝,金圣叹说中国有六才子书,他所选的是《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跟《西厢记》。说实在里面有四本跟前面的四大奇书是重复的,但不管怎么选,第一本都是《庄子》,代表庄子的书一定有他的特色,在文学上出类拔萃。

但是我们这边说的是他是不是被严重低估的哲学家?我们就要看以下三点,

第一,    在庄子活着的时候,他被如何看待?

第二,    在《史记》这本书里面,司马迁如何描写他?

第三,    后代思想界如何评价庄子?

我们先看第一点,在庄子活着的时候,具体的情况当然是非常的辛苦。因为他曾经做过短暂的公务员,在宋国当一个漆园吏,小公务员,后来也辞职了,靠自己过日子。

他平常出门的时候,有时候带着弹弓随时准备打鸟,或者带着钓具去钓鱼去了。就为了让家里人可以吃饱喝足,他的邻居有一次在庄子的书里面出现这一段,他的邻居在外面很得意,就嘲笑庄子,把庄子描写为住在穷街陋巷,饿得面黄肌瘦,以编织草鞋为生。

所以在《庄子》书里面至少有两次,他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就找朋友设法去借米、借钱过日子。所以这是他生活的情况。在战国时代中期,一个有理想的念书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可以理解,这并不是庄子个人特别的遭遇,他有机会做官,但他不愿意去,因为他知道去了恐怕会有更大的麻烦,所以这是第一点,庄子活着的时候是很委屈的。

再看第二点,后代的资料开始记录了,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把庄子附在“老子韩非列传”里面,他只用了235个字,就把庄子打发了。里面有两句话是说对的,第一句是说庄子的学问是没有书不看的。第二句话是说庄子的基本立场是要回归到老子的言论。那么其它方面介绍庄子都有些问题,譬如说《庄子》全书有三十三篇,而司马迁在描写庄子的时候只提到三篇,《渔父》、《盗跖》跟《胠箧》,《渔父》跟《盗跖》在杂篇里面,《胠箧》在外篇里面,而庄子真正的核心思想在他的“内七篇”。司马迁完全没有提到,当然是被严重低估了,并且他还以为继承老子思想的也包含后面的韩非子在内。

所以他在写“老子韩非列传”的时候,前面的老子、庄子、申不害三个人加起来的篇幅,还比不上韩非子一半的篇幅。在思想史上,在历史家的眼中,庄子当然是被严重低估了。

至于说后代的学者,到了宋朝是最明显的。在北宋开始,很多学者为了复兴儒家的思想,他们很担心已经被“道教”所拿去使用的“道家”思想,会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

譬如,北宋两兄弟程颢、程颐都是重要的儒家代表,他们都批评庄子,把庄子说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说成那不是跟人死了一样吗?还谈什么人生的境界呢?他不知道在庄子来说,“形”跟“心”这两方面的修炼,才能使得人的“精神”展现出来去“悟道”。

而也有人说他“是好像刚刚醒来的人”,看看这个世界很有趣,指天说地说一些胡话。你看这样来描写庄子,实在是太让人觉得不公平了。事实上我们今天也不太可能替庄子来全面加以平反。我们只说两点,第一个,庄子的思想,我可以用五句话来描写:

一,上承老子;

二,下启禅宗;

三,旁通儒家;

四,对照西方;

五,启发现代。

这五点都可以发挥很多内容,我先说两点。第一个,上承老子。庄子把老子的思想掌握住,他认为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老子思想,怎么说呢?在《庄子·大宗师》里面,他特别提到“道是什么?”他用四个字说道就是“自本自根”,自己为本,自己为根,这样的东西一定是永恒的,并且一定是其它的宇宙万物的来源,这等于是把老子思想的“道”充分掌握住,用这四个字来描写“道”实在是非常的精准。

就好像西方中世纪一千多年,怎么描写他们的上帝呢?就用“自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这样一个词,其它的宇宙万物都是以它为原因才产生的,而上帝本身叫做“自因”。而现在庄子说道就是“自本自根”。这实在是非常精彩的对照,代表庄子完全了解“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第二点:下启禅宗。说到禅宗,那是到唐朝的时候,中国本土的佛教发展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结果,但是禅宗所说的是什么?一般人所了解的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些基本的观念。这边只特别提到“不立文字”四个字,因为重要的是思想,文字是载体。

那能分辨这两者,在《庄子》里面很清楚。庄子曾经说过一个寓言故事,他说“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底下有一个做轮子的老工匠,就很好奇说:“请问君上:读的书是谁的书?”齐桓公很得意说:“是圣人的书”,工匠就问了:“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圣人当然死掉了。”工匠就说:“那么君上您读的只不过是糟粕而罢了!”为什么?文字只是记录思想,真正重要的是思想。你真的懂得思想不需要文字,直接可以掌握。

并且另一方面庄子也强调,我们用竹篓子捕鱼来做例子,叫做“得鱼忘荃”,抓到鱼就要忘记了竹篓子,鱼才是目的。就好像你用手指指月亮,月亮才是重点,手指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所以佛教禅宗后来有一部叫做《指月录》,就从这边来的。所以在这里就可以了解,我们说庄子“上承老子,下启禅宗”。

至于后面三点,简单来说就是能“旁通儒家”。你想真正了解战国时代中期儒家思想的状况,不能不看《庄子》,里面用了很多寓言故事来加以描述。事实上庄子写作的方式之一是“重言”,就是借重古人的话。你能够想象吗?庄子所借重的古人出现频率第一名的是孔子,第二名才是老子或老聃。所以你看,因为孔子在当时太有名了,代表儒家的思想已经开始广泛的透过教育的作为而传播开。你要了解当时的儒家,就一定要先从《庄子》里面的描述去加以认识。

至于说庄子跟西方的对照,这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西方的思想经常在问,这个宇宙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呢?因为宇宙到最后会变化消失,它的本质是“虚无”的。《庄子》里面怎么说?他说古人的智慧达到最高的境界,因为他们了解从来没有东西存在过,也就是四个字“未始有物”。庄子能够到这个层次。所以我刚刚简单列举点在哲学上庄子的贡献,而庄子也认为自己跟他所继承的老聃也不完全一样。在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里面,他列出了七派思想,其中包括的像儒家、墨家、名家等等,另外还有道家。

但是他把道家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老聃,一个是他自己,怎么分?他说老聃掌握住万物的根本,但是庄子要进一步与道来往做朋友,也就是往上“与造物者同游”,往下跟那些超越生死观念的人做朋友。等于是庄子把老子的思想,提出了基本的观点用在生活上。所以他就对于人怎么样在人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描写的特别的多。这一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庄子确实是被严重低估了。

一般人提到庄子只知道说,他有很多寓言故事,好像有些蛮有趣的,有些很深刻,但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有他整套的思想,庄子不止一次说,他说我现在讲的话,可能隔着万世之后才有人了解。

一世三十年,万世是三十万年,代表庄子当时没有被人理解,但他想后代可能会有人理解。他说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就好像我早上讲的,晚上就有人了解一样。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突破空间的局限,然后相信人的智慧也可以领悟他那种最高的境界。

你看这样一位哲学家,他在哲学思想上是多么样的伟大。当然庄子说的是不是算数,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知道。

我们这一集说“庄子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哲学家”。我们讲人生哲学,从《庄子》里面可以学到很多的观点,但是一定要掌握他的核心,否则很容易选几篇庄子的寓言,就想说他可能要逃避这个世界,他可能很消极。甚至还有人把庄子说成是什么都不管的,一个像植物人一样的,没有什么感觉的,对人间都完全不投入的。显然是一偏之见而已。

我们这一集从庄子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情况?他在《史记》被司马迁的评价是如何?他在后代学者心中又有什么样的发展?最后虽然到了明代清代,把它选为四大奇书之一,六才子书之一,但是他的哲学思想还是被严重低估了。这就是我们这一集基本的重点。那么下一集我们的主题是要顺着庄子的思想,看他如何达到逍遥自在的状态。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1918619

    傅老师学贯中西

  • 听友451035553

    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