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人性的底色,是善还是恶?我们要谈以下三点:第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第二,回答这个问题的基本考虑是什么?第三,儒家怎么看待人性?
第一点,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即简单又复杂呢?说简单是因为这世界七十多亿人,每人都有人性,都有权利从自己的角度看人性是什么?自古以来,人类社会都有善人恶人,善人有时会为恶,恶人有时也可能为善。再看我们自己,不管现在年龄多大,一路走来,发现自己曾经做过善事也为过恶,为善需要谨慎小心,不然随时可能做坏事。相反,如果做了坏事,也可以改过迁善!不是很简单又很复杂吗?
从宗教的角度看就不是问题了,宗教直接给出答案。基督教说人生下来有原罪,认为人性是恶的。基督徒说上帝眼中没有正义的人。佛教认为“性空“,超越善恶之外,这是宗教的观点。
不能否认,基督教说人有原罪,西方也有人行善做好事,是因为信仰宗教才行善吗?佛教说“性空”,还是不能否认善恶要有报应。如果人性跟善恶无关,为什么要接受这样的报应呢?这是宗教要面对的问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把儒家说成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这话有道理,人有原罪和人性本善,都是一种信念或信仰,可以经得起检验吗?这是问题。
第二点,回答这个问题基本的考虑是什么? 西方近代有一个观点“自然主义的谬误”,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自然的。比如说有人行善,有人为恶,这也是来自于人性自然的情况。再进一步就把人性跟善恶混在一起了,自然主义的谬误就是把事实跟价值混在一起。因此主张人生下来就有人性这样的事实,再说人性是善或恶,那是指价值了。
说人生下来就有“原罪”或“本善”,就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把人学习了解善和恶,再行善避恶,后天的努力化为零了,这不是自然主义的谬误吗? 把一切都看作自然的,价值要如何定位? 这是有问题的。
我先学习西方哲学,对这些观念有基本的认识,就觉得从宋朝以来朱熹及很多学者把儒家讲成“人性本善”,是有问题的。因为人性是生下来具备的事实,本善的善是一定要有行为才能实现。原始儒家《论语》、《孟子》里用到善的时候,没有例外都是指行为,如果是行为,显然不是生下来具备的,这是谈人性非常关键的地方。
第三,儒家怎么看人性?
1, 不能说人生下来是善或恶。
2, 世界上只有人类有分辨善恶的要求,同时也变成对行善避恶的要求。如果普遍的人都要分辨善恶,要求行善避恶,善跟人性应该有某种先天的普遍的关系或关联。
再简单重述一下:不能说人性本身善或恶,但是人都要求分辨善恶,也是要你去行善避恶,它跟人性一定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从古到今都要去分辨善恶?肯定善的批评恶的呢?普遍性从何而来?
我学习儒家,很早就掌握到这点。考虑到这两点,只能说“人性向善”,把“本”改为“向”就没问题了。人是所有生物唯一可能不真诚的,其它生物是靠本能决定的。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来就具备“认知”和“选择”的能力,这两项能力是知和行,就有选择的空间,但内心会有一定的反应,行善就心安,为恶心里就不安,这是孔孟建立理论的基础。换句话说,人性跟善不能直接连接,但是它又必然有关联,否则人的社会不需要分辨善恶,也不用要求人们行善避恶。人性跟善的关系在于“人性向善”,但是必须真诚,对身边人的处境就一定会有某种关心,“向”代表力量,会要求你去行善。
什么叫“善”? 儒家首先对善明确定义的是孟子,谈到在尧舜的时代,“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篇》。 而这个教育是五伦,五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善,进入到人文的世界,可以“认知”和“选择”行善避恶,朝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儒家的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了解什么是善或恶。
这集我们谈的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我们再回顾一下,首先每个人都有人性,都有权利就自己的人性去进行思考,就发现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善人和恶人,而自己本身可能行善也可能为恶。
西方学者在研究的时候提出“自然主义的谬误”观点。就是把价值也等同于事实,善或恶跟生下来具备的事实混在一起了。 宗教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宗教可以信或不信。但是哲学不行,哲学要立足于经验,经过理性的反省思考,再指出人生的理想之路是什么。
儒家是哲学不是宗教,不需要靠信仰。是要客观的去了解人性,从外在的言行表现进入对人性的洞见,看透人性是什么。根据孔子的说法,如果没有遵守适当的规范,而去为恶,心里会不安。孟子说如果看到别人受苦,心里会不忍,内心的不安跟不忍就会告诉你,让你了解人性是什么样的情况。
前提要经常记得真诚,人如果不真诚,只是高级生物,表演他的脑力智力而已,跟人性没有必然关联。人如果真诚,就由内而发产生力量,对身边的人适当的关怀和反应,希望自己善的行为去帮助别人。
儒家看待人性是非常精准的,孔子的人生目标是“承礼启仁”,他要回应时代的挑战,面对价值上的虚无主义。一般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行善避恶了, 孔孟说要真诚,内心对于身边人的遭遇会有不安或不忍的反应,这是要你去行善,改善你跟别人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前进。
儒家思想是要昭告天下,以这样的目标作为人生的趋向。这样,世界怎么会不好呢?但是首先要正确了解儒家对人性的看法。答案就是人性的底色是向善的。
下一集我们要谈的主题是自我觉醒,一定会伴随着痛苦吗?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好
好
好
善恶两分
好
真诚,向善~~~~
不认同,人性向善的话就不用修身了,就像人性天生就好逸恶劳,你不用提倡人人都喜欢而且很容易就达成,就像水向低处流。孔孟也没人性向善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