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41、西夏的地理位置

趣味历史41、西夏的地理位置

00:00
08:48

西夏灭亡了,成吉思汗也在西夏王朝的最后一击中陨落了,一代天骄就这样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带着无尽的愤恨与不甘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蒙古人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是屈辱、是懊恼、是惨痛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仇恨……

今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北宋,这个一直被华夏文明视为中原正统的王朝,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而是宋、辽、西夏、大理四足鼎立的天下格局,其中的的大辽国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大理国偏居西南边陲,一直不温不火也无可厚非,但是西夏不一样


这个曾经几度击败宋朝,之后又重创辽国,当蒙古强势崛起横扫天下之际,又给了蒙古人最致命的一击,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可怕而又强劲的对手,更是一个绝不可被忽视的王朝,而成就这个强大王朝的正是那块傲立于沙漠之中的黄河黄河灌溉平原,西套。


如果有人问你,山脉与河流对于一个地区的生存、发展而言哪一个更重要呢,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河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水可以直接了当的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利益与恩惠,而山给人的感觉却更多的是贫瘠与闭塞……但是这种情况对于银川所在的西套平原却是一个例外。

 西套平原的东部是号称魔鬼三角洲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则是流沙、戈壁、荒漠并存的沙漠的海洋,阿拉善高原,这是两块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的土地,就生存条件而言,西部的阿拉善高原要比东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还要糟糕。


由此可见,银川所在的西套平原简直就是一块傲立于荒漠戈壁之中的一块孤岛呀,而这块孤岛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西部最耀眼的塞上江南,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贺兰山脉的存在,只不过与其他的山脉所不同的是,贺兰山脉所阻挡的不是外敌的入侵,而是比外敌更加可怕的滚滚黄沙以及凛冽无情的西北风,如果没有贺兰山脉的存在,那么这块由黄河拱卫的灌溉平原,不用说是成为沙漠中的绿洲了,估计连颗草也长不出来。


《满江红》中有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踏破贺兰山干什么呀,一旦踏破了不就又成了贺兰山与阴山缺口处的那片库布齐沙漠了吗,连南边的黄土高原也得跟着遭殃,还记得之前跟大家谈到的大兴安岭与燕山缺口处的那片科尔沁大草原吗,现在被风沙侵袭的已经开始叫科尔沁沙地了,很有代表性

 就地理位置而言,西套平原与阴山脚下的前、后两套隔开了一定的距离,联系并不是那么的紧密,对于南部农耕区的威胁也没有前、后套平原那么大,如果不是汉武帝出于斩断匈奴右臂而去开发河西走廊的话,西套平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地理价值可言的,直到西夏王朝的建立,中原大地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西部的强大压力,这也是宁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涉及到西夏与北宋王朝的百年对峙,那么中国西部的另一条极其重要的山脉就该出场了,那就是六盘山。


六盘山与秦岭大致呈丁字型相交于宝鸡,其中六盘山的南部,也就是围就关中平原西部边缘的部分又被称之为陇山,所谓陇意指垄,就是北方农村分割田地的一排排高出地面的土埂子,放在关中平原上就是因为六盘山突然垄起,故名陇山,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再去纠结陇山与六盘山了,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回事。

 之所以要把六盘山引出来,是因为西夏与北宋长期对峙的那段历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六盘山东、西两侧的三块黄土高原展开的,即陇山以东、以泾河水系为主体的陇东高原,以及以北洛河水系为主体的陕北高原,还有陇山之西的陇西高原,这是整个中原农耕区最边缘的三块土地了。


三大板块分别对应着三道不同的防线:

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毫无疑问就是陇东高原上的固原、萧关、平凉一线了,因为这条防线可以毫无障碍的直接对接宁夏平原。


整条防线存在的地理基础是发源于六盘山麓并且北流入西套平原的清水河谷以及南流入关中平原的泾河河谷,关中平原西北方向上的萧关便是位于这两河的连接之处。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在翻越六盘山即将到达陕北之际,毛主席望着眼前这座“一关望三省”的巍巍雄关,曾挥笔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诗句,其自信、豪迈之情跃然纸上。

关于宁夏境内的这条清水河在这里顺便多说几句,清水河,光听这个名字就能给人一种在大西北中眼前一亮、神清气爽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六盘山的植被覆盖率真的很不错,事实上不只是清水河,泾河也是一样的,关中平原上的那个泾河与渭河相汇之处,之所以会出现泾水清、渭水浊的奇特景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良好的通行条件也造就了萧关道成为了丝绸之路北线的不二选择,今天甘肃省在陇东高原的两大城市平凉与庆阳,因平凉紧紧扼守着泾河河谷的重要通道,因此就战略价值而言,平凉的地位是要高于庆阳的,在宋、夏对峙之际,这里也一直都是陇东高原的核心所在,当时叫渭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就是陕北高原的主战场无定河与延安一线了,这里之所以能成为主战场,是因为延安所在的北洛河河谷同样是一条南入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之前的突厥就曾不止一次的入侵过这条河谷,但这条河谷很多时候充当的只是辅助性的进攻线路,因为这条通道不仅路途艰险漫长,而且也容易遭受伏击,因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会多借助西边的萧关道南下。


在北宋时期,在此长期与西夏作战的高级将领就是范仲淹,他是延安知州,同时也是北宋早期的文坛领袖。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多么优秀的一个人!


至于陇西高原上的第三道防线,就是同样发源于与六盘山麓并且南流入渭河的葫芦河谷了,这条河谷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葫芦河畔的好水川却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了这条河谷,记住了那场由累累白骨堆积起来的惨痛记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木之印

    谢谢老师

  • 悠悠_twe

    出尔反尔的小人西夏

  • 雨过天晴_7q8

    你好三晋老师,您的讲解非常好,激起了我的兴趣,历史地理结合比较好的书籍,音频等,有其它可推荐的吗?

  • 证道归真

    为什么没有图啊,没图听不懂啊

    娱悦佳音 回复 @证道归真: 抱歉久等了,已上图

  • 伴剑闯天涯

    默然的朗读赋予变化,听后如跃然纸上之感

  • 小阁枕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