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43、察哈尔 绥远 热河,专为战争而生

趣味历史43、察哈尔 绥远 热河,专为战争而生

00:00
20:08

写完漠北紧接着就该说漠南了,按我们的常规理解,漠北应该是大漠以北的外蒙古,而漠南自然就是大漠以南的内蒙古了,但是这样简单粗略的划分实在是过于的笼统,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漠南的地理分布格局,因此我们还可以再详细一些。


漠南的范围


从草原与农耕两大文明的博弈来看,漠南的范围应该是从蒙古大漠以南,一直延伸到中原农耕区的广大区域,其核心板块由东往西分别是燕山北麓的坝上草原、燕山与大兴安岭缺口处的科尔沁草原,阴山北麓的阴北草原、阴山南麓的前套平原、后套平原、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贺兰山脚下的西套平原,再加上河西走廊与居延泽,总共九大块,再往西就成了漠西的范围了,也就是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


在东北的渔猎民族崛起之前,草原与农耕两大文明所有矛盾的焦点,全部都是围绕着这九大板块展开的,关于这些板块各自的地理特点,我在之前的节目中应该已经介绍的很清楚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透过这些板块,系统的来捋一捋,整个中国古代兼容并蓄的历史,既是回顾也是总结,所以本期节目至关重要,还请大家认真对照地图,务必耐心看完。


为了让大家对这九大板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们就以汉匈态势为例整体说明一下。

匈奴帝国虽然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但就地理结构而言,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松散的联盟组织形式,西部的大湖盆地是右贤王的封地,东部的克鲁伦河流域则是左贤王的辖区,而中部的色楞格河流域则是由匈奴单于亲自统领,帝国内部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职能,当漠北高原全部全部优化完毕之后,接下来他们就该考虑如何对外扩张了。


匈奴单于的扩张方向很明确,就是向南,对于身处漠北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来说,阴山草原是他们最神往的地方,但是匈奴单于自领的色楞格河流域直面的就是蒙古大漠,想要到达阴山草原,就必须得忍耐横穿大漠之苦,这样的长途迁徙对于精耕细作的农耕民族来说,或许是一件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对于已经统一了整个漠北高原的单于本部来说,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了,为了能拿下阴山,吃点苦也没什么。


当他们直线穿越蒙古大漠之后,阴山北麓的草原带也就呈现在他们眼前了,刚刚经历过大漠的洗礼,此时的阴北草原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堂了。


但是阴山山脉的体量还是太小了,无论是可提供的淡水资源、草原质量还是气候环境,都不太尽如人意,况且还如此地靠近蒙古大漠,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占据了阴北草原还远远不够,最让他们心心念念的还是那片得阴山庇护、黄河拱卫的河套平原。


与单于本部相比,右贤王的扩张方向就很丰富了,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就是翻越阿尔泰山进入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而将整个准噶尔盆地纳入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后,无论蒙古高原上的局势如何的风云动荡,北疆的游牧属性却是再也没有改变过。


居延古道


阿拉善高原


第二就是东南向出大湖盆地到达居延泽,然后沿着弱水南下入主河西走廊,这是从漠北高原南下河西走廊的常规路线,也是一条捷径。


河西走廊北部的这片阿拉善高原,可以说是整个漠南地区最大的戈壁沙漠,那些被西北季风搬运而来的沙粒,因贺兰山的阻挡全都沉淀在了这里,因此也造就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以及大片的戈壁,毫无疑问,在农耕民族的眼中,这片高原就是一块十足的不毛之地。


而依托弱水以及居延泽所形成的这条绿色带,则是整个阿拉善高原上唯一一块有价值的土地,如果游牧民族想要从漠北草原进入河西走廊,毫无疑问,居延泽将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站,其地位堪比黄河脚下的河套。


第三则是经戈壁阿尔泰山的断裂带南下到达阴山一线,戈壁阿尔泰山是阿尔泰山东部延伸的余脉,这条山脉有一个最显著的地理特征就是断裂,中间有很多的山谷可以穿行,是匈奴右贤王部南下的必经之路。


当大汉王朝决定将战火延伸到长城以北,与匈奴进行决战的时候,这片断裂的山体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汉匈博弈的焦点,漠南战役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总之,这条经戈壁阿尔泰山延伸到阴山山脉的线路,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绕开茫茫大漠中最凶险的部分,这也是在漠北战役中,卫青军团进入漠北的行军路线。


可现在的问题是,当右贤王的势力扩张到阴山一线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单于本部的势力范围了,我们可以看到,右贤王的领地虽然很大,但大部分区域都远离中原农耕区,不会直接威胁到汉帝国的安全,即使是距离最近的西套平原,看起来也更像是一块孤立的地理板块,对华夏文明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匈奴单于为了让右贤王距离中原农耕区近一些,也为了加强自己在河套平原的统治力,只能让右贤王向自己靠拢,把后套平原连同鄂尔多斯高原一起划分给了右贤王,这可就危险了。

最早的秦长城


倒不是因为这些土地有多么的肥沃、因为要论富庶,这里与中原王朝所占领的农耕区差远了,但要命的是当前套平原、后套平原与鄂尔多斯高原共同被打包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成了一把悬在大汉王朝头顶的利剑,黄土高原上的陇西与陕北两大高原,就全部暴露在单于本部与右贤王两大势力的范围之内了,这可是对关中平原最大的威胁。


这里有必要重点提及一下鄂尔多斯高原,这块降水稀少,又得不到黄河水润泽的高原,本身并不能成为农耕之地,不仅不能种地,连块像样的草原也没有,但即使如此,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却还是可以靠着那些低矮的荒漠草原顽强的生存着,所以我们会看到,最早的秦长城基本就是沿着陇东、陕北两大高原的边缘修筑的。


虽然我们常常把秦直道比作是关中平原刺入草原地带的一把利刃,但是当河套平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全部成为游牧民族的领地之后,就成此消彼长、攻守易型之势了,从文帝到景帝,从景帝再到武帝,这把利剑就这样一直悬着。


再来看看蒙古高原东部的情况,与右贤王相比,左贤王的对外扩张就简单多了,就是那条横跨蒙古大漠的不间断的草原走廊,即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以及燕山北麓的坝上草原,外加那块燕山与大兴安岭缺口处的科尔沁,其势力范围直接威胁的是整条燕山防线或者华北平原。


看懂了匈奴三大势力的分布情况,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大汉王朝与之相对应的边郡都有哪些,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再来回顾一下阴山的情况。


阴山防线


一般而言,阴山内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由西向东分别是狼山、乌拉山、大青山以及位于山西高原北部,介于阴山主脉与燕山山脉之间的阴山丘陵,其中狼山庇护的是后套平原,也就是后来的朔方郡,乌拉山以包头市为核心,也就是五原郡,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背靠的则是大青山,也就是云中郡。


至于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阴山丘陵,则有两座非常知名的城市帮助大家理解,一座是位于阴山丘陵西端的乌兰察布,另一座则是阴山丘陵与燕山山脉缺口处的张家口,如果一定要为阴山草原与坝上草原寻找一个地理分割点的话,那一定就是张家口了。

这片由阴山主脉延伸出来的丘陵地带,其最大的地理特点就是断裂、看起来非常的凌乱与破碎,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山体保护,张家口及其以西的地区,非常容易遭受游牧民族的攻击,大汉王朝在山西高原设立的所有边郡,全部都是针对这片丘陵地带而展开的。


雁北三郡


还记得山西高原北部的雁北三郡吗,背靠雁门关的雁门郡是山西实实在在的守护神,防御压力最大、任务也最重,因为它要同时承受来自乌兰察布与张家口两个方向的威胁,同时当前套平原失守之后,还要应对来自杀虎口方面的进攻。


因此雁门郡的地理中心其实是有两个,分别是北部的大同与南部的朔州,那场在大同差点让刘邦命丧疆场的白登之围,以及后来又以失败而告终的马邑之围,都是这种双向地理威胁最直接的见证者,后来从云中郡单独剥离出来的定襄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加强阴山丘陵西南方向的防御力量,同时还可以为雁门郡分担一部分压力,历史上从阴山丘陵入主大同盆地最成功的案例,是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


而阴山丘陵东部的张家口之所以要比乌兰察布更知名一些,地位也要更高一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张家口所在的上谷郡,不仅可以南下进入大同盆地,还可以向东从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的缝隙中走出居庸关进入华北平原,这条路线可以避开厚厚的燕山山脉,毫无疑问,张家口是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进入中原农耕区最为重要的入口,关于上谷郡最经典的案例,自然当属那场在明朝中期差点改变大明帝国国运的土木堡之变了。


至于以蔚县盆地为核心的代郡,扼守的则是从山西高原东出紫荆关的战略通道,它与居庸关所在的上谷郡一块儿共同庇护华北平原在西北方向的安全,居庸、紫荆互为畿辅咽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雁北的三个郡中,雁门郡与上谷郡几乎承担了来自蒙古高原所有的压力,是当之无愧的两大主力军团,而此时代郡的战略价值似乎就要差一些了,但是由于处在雁门与上谷之间居中位置,代郡却可以很好的补充和支援两郡的防御力量,更像是一个预备兵团。


与农牧相杂的阴山防线相比,东部燕山防线的情况可就清晰多了,得益于燕山山脉的阻隔,燕山以南一直都是稳定的农耕区,关键就是燕山北麓的情况,稍微有点复杂,我们拆开来仔细的分析一下。

科尔沁大草原


以大兴安岭为中轴线,我们大致可以把燕山山脉的北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位于大兴安岭西段的部分就是坝上草原,这片草原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张北县与正蓝旗,也就是元中都与元上都的所在地,其中的元上都曾经更是风云聚汇,既是元帝国的建国之所,也是满清八旗正蓝旗的发源地,是典型的游牧属性。

东北平原


而它的东段则是富饶的辽河平原,是民族聚集、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原王朝在东北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典型的农耕属性。


辽河平原再往北就成了偏远的边疆地区了,现代意义上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大部分地区,一直都是处于人烟稀少的、相对落后的组织形式当中,至少在王朝中国的前半部分时期是这样的,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才开始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在此之前,它们的地理标签是北大荒。


而分割燕山北麓东、西两段的地理中心,就是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之间的那个缺口,西拉木伦河谷,也就是科尔沁大草原。


请大家务必要记住这个位置,科尔沁的战略价值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因为在燕山防线的东段,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是通过科尔沁进犯辽河流域,进而向整个华北平原全面施压的,在燕山防线,科尔沁与辽河平原这两个地方最为紧要,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只要盯住这两个地方就够了。

燕山防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燕山山脉之中,最早开发出来的所有道路,全部都是指向这两个地方的,其中通往科尔沁的通道所借助的是老哈河谷,而通往辽河平原的道路所借助的,自然就是直接流入辽河流域的大凌河谷了。


以老哈河谷为依托通往华北平原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西南向通过承德接入潮白河水系,并且还在河谷处设置了一道非常有名的关口,叫古北口。


另一条则是向南接入了滦河,并同样在谷口处设置了一道关隘叫卢龙塞,后改名喜峰口。


而东部与大凌河谷对接的则是滦河的一级支流,青龙河,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青龙河与滦河的交汇点并不是在燕山内部,而是在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处,位置更加靠南,地形也非常混乱,一系列的出山口极大的增加了防御的难度,长城脚下的冷口、刘家口、界岭口,扼守的都是这条青龙河谷,后世的道路无论怎么改变,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是以这三条道路为基础的,不会有太大的偏离。


所以大汉王朝在燕山防线设置的边郡就一目了然了,即在燕山北麓的东段、以辽河为界分别设置了辽西郡与辽东郡,而在燕山南麓,鉴于古北口京师锁钥的独尊地位,因此自成一郡,是为渔阳郡,而东部滦河下游那一系列的长城关口,则是右北平的覆盖范围。


那么燕山北麓西侧的部分呢?为什么穿越燕山山脉的所有通道全部都是进入东北的,难道就没有通往西部坝上草原的道路吗,滦河跟潮白河可是燕山山脉之中水量最大的两条河了。


可事实上,就是因为这两条河流上游的水量太大,所对应的这一段燕山山脉又太厚,开发的难度很大,所以通往坝上草原的道路开辟的就要晚一些了,最早也应该是南北朝之后的事情了。


随着承德、丰宁、围场、元上都这一个个带着浓厚皇家味道的地标登上历史的舞台,潮河以及滦河河谷才被陆陆续续开发出来,通往坝上草原的道路才彻底成型,涉及到汉匈对峙,匈奴左贤王如果想要从大兴安岭的西侧威胁燕山防线,其常规路线还得从张家口南下。


不过对于华北平原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中原王朝只要控制好燕山南麓的那几个长城关口就可以了。


抗战时期,发生在燕山南麓的长城抗战,每一个关口都曾弥漫在炮火的硝烟之中,古北口浴血奋战、喜峰口大刀喋血,冷口舍命搏杀……


至于那条在今天看来最为重要的辽西走廊的开发,最起码也应该是辽、金之后的事情了,而在那之前是没有辽西走廊的,或者说这条傍海道还没有完全成陆,当辽西走廊真正成为沟通东北、华北两大平原的主要通道的时候,则要到明朝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上海的历史。


这就是汉匈博弈所有的地理情况了,之后的行政区划无论怎么改变,其本质都是对交通要道的控制与把握,尤其是在边境,不会有质的改变,直到民国依然如此。


只不过到了民国的时候,西部由阴山主脉庇护的河套平原以及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变成了绥远省,中部乌兰察布与张家口所在的阴山丘陵以及南部的雁北三郡被整合成了察哈尔省,东部的燕山防线包括科尔沁则变成了热河省,我们在看某些相关资料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东四省的说法,所谓东四省,除了今天行政意义上的东三省之外,第四个省就是热河。


这三个带有明显山地属性的省份都有一个共同的职能,就是为其所对应的农耕区提供战略缓冲,从燕山南麓的长城会战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这三个省一直在发挥着他们自古以来就应有的价值,当天下大定、和平到来之际,它们的使命才算彻底终结,当然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绥远、察哈尔、热河,可以说是专为战争而生,它们今天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


我可能有点偏离主题了,因为我是要写汉匈之战的,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笔墨来介绍地理,只是为了让大家能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了解整个漠南的板块,写的有点多了,下一节继续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帆_Qd

    文字差错太多了,遗憾。

  • 2021行走江湖老马

    老师文章写得非常好!播音老师也很好!

  • 御风飞扬i8

    期待出书

  • 阳光依旧4

    谢谢三晋清泉的书写,也谢谢漠然的朗读。对我这个没有地理概念的小白,这个听书过程,不失为补课。但仅靠听觉,还是有点晕,所以连听两遍。若有图书,图文对照,所得印象会深些

  • 老郭321

    现在也是东四省,不过热河改海南了

  • 李小童000

    这一集听了好几遍,还是非常糊涂

  • 清平笔记

    三晋清泉,牛皮!

  • 1594167mczq

    莫然小姐姐,你好!好久不见了,最近在忙什么呢?这节目非常的好!喜欢听你的节目!😀️😀️

  • 远山雪夜

    作者不要停。这个节目图文并茂,主播声音好听,是同类型的最好

  • 1380696tpbi

    挺喜欢听的,以地理的视角讲述历史使历史更有了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