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1.0时代到2.0时代再到3.0时代,伴随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互联网板块炒作。
上世纪末,市场开始大量炒作互联网。刚开始的雅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页面展示,有点像新浪,只是把信息集合起来,让用户自己进来看。也像是一个报纸的门户,把所有的报纸集中起来,用户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报纸。
后来随着信息越来越多,找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雅虎这种信息集合的方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慢慢的就出现了Google、百度,有了信息的搜索。之后,用户越来越多,只是单向的展示信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了,于是选择性的推送开始了,后续慢慢的有了互动,有了交互。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回过头来看,第一代互联网做的事,其实就是为现实生活赋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搬到网上完成,这就是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企业。原来的报纸注重的是卖掉多少份,后来的报纸通过电子的方式展现出来,报社自己要办网站等等,注重的不再是卖掉多少份报纸,变成了浏览量点击量,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内容,这也是赋能的概念。
把赋能的概念继续拓展,是为传统企业赋能。比如原来你是卖百货的,是开餐馆的,通过互联网赋能,帮你主动找到客户,而不是等客户来找你,从而增加销量,带来更多利润。还有之后的“互联网+”,这也是赋能的概念。其实,赋能就是一个过程,会有很多脉络。
第一个脉络,对于信息传播的路径,从信息本身的形态出发,刚开始是文字,之后变成声音、图片、视频、直播。对应的网站平台,是刚开始的新浪,是之后出现的土豆、优酷这类的视频网站,是现在抖音这类的短视频、直播平台。
这个演变的方向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人肯定是希望看到的东西越来越立体,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单一的文字上,需要有声音有图像,有对方的音容笑貌...这就是把现实世界的东西挪移至网络上的全面呈现。
第二个路径,从技术进步来看,刚开始是PC时代的互联网,后来到手机时代,尤其是从苹果开始,出现了大爆发,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让我们看东西更加方便,更是解放了人,把时空观的概念去掉了,从而为更多的行业赋能。
但互联网有个特点,只有TOP3的企业能被看见,后面的企业基本是不被看见的,而且TOP1很厉害,TOP2和TOP1往往相差很远。这就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天生具备很强的垄断能力,因为它可以做到低成本无限复制。在互联网上,一个东西被研发出来之后,无论是一个人看,还是两个人看,成本都是一样的。不像过去的报纸,卖一份报纸是印一张的成本,卖两份报纸就是印两份的成本,成本是会增加的。而互联网上基本就是无成本复制。
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这个特点,让市场倾向于给这样的企业极高的估值。比如早期微软的操作系统,一个人用和一万个人用,成本是一样的,顶多是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这就让市场给了微软非常高的估值。
当然,这给了互联网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互联网行业天生的垄断能力,也就决定了行业的瓶颈。
一旦互联网到了垄断状态,就会派生出很多问题。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数据霸权争夺战,打的就是互联网平台垄断。后来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平台受到了挤压,给企业的估值空间也随之降下来。因为市场认为这些企业,该赋能的地方已经赋过能了,甚至赋能过头了。所以市场对这些企业已经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