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时代财经。作者:陈伟纳。
今年下半年,房企销售业绩普遍下滑,银行对房企资金监管加强,不少房企面临流动性压力。在接连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后,千亿级房企都围绕着保卫“现金流”持续发力。
进入11月,包括保利发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团、融创中国、中国奥园等多家规模房企都采取了不同手段的融资。
时代财经发现,仅11月11日至12日两天,就有多家房企披露拟发行或完成发行短期债券和中期票据,另外,11月14日,融创公告称将进行配股融资,中国奥园也宣布出售位于香港的物业,以促进资金的回流。
房企花式筹钱:低价配股,甩卖资产
11月14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了一则公告称,计划配售融创中国现有股份,预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9.52亿美元,同时还获得董事会主席孙宏斌4.5亿美元的无息借款支持。
公告显示,融创中国以每股15.18港元配售3.35亿股配售股份,融创服务以每股14.75港元配售1.58亿股融创服务股份,两笔股份配售合计募资9.52亿美元,其中一半会被用于公司一般运营资金,一半用在偿还贷款。加上孙宏斌拿出的自有资金4.5亿美元,以无息借款的形式提供给集团使用。两笔资金合计可获得14.0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9.4亿元。
融创方面回应称,配股融资旨在进一步扩大本公司股东基础,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母公司和旗下物业公司都需要,即使配售完成,公司仍持有融创服务64.14%的股权。“物业服务是集团长期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也是集团核心的业务板块,仍将持续坚定支持融创服务的未来长期发展。”融创官方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奥园也在14日晚宣布,拟出售部分香港资产,奥园地产(香港)有限公司已与新永投资订立协议,后者将收购名万投资、双福、裕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份,并支付三家公司拖欠奥园的所有款项,合计为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39亿元。
奥园表示,预期确认出售事项的估计亏损约1.77亿港元,这意味着,奥园或是折价卖资产。而在此前,奥园还曾和旗下物业上市平台奥园健康联合发布公告称,正在与若干独立第三方就可能出售提供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的若干附属公司权益进行初步讨论。短时间内的两次售出动作不难发现,奥园正在极力筹集资金。
两家公司一前一后的动作,加上此前大批房企采取回购美元债、股东增持股份等方式融资,都传递出当下民营房企在资金问题上的艰难。明源存量地产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向时代财经表示,对于当下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现在是优胜劣汰最关键的时期。
但也有观点认为,如今民营房企融资环境确实艰巨,但还没有到最难的时刻,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公开场合表示:“此轮去杠杆的核心还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财务稳健、经营卓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跑赢,而这里面既有央企,也有民企。”
对比来看,地产国企央企的融资通道似乎正在恢复。过去一周,保利发展在银行间市场启动20亿元中票发行、招商蛇口拟发行3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金地集团完成发行15亿元中期票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5日,包括保利发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团、北京城投、上海建工等多家国企央企地产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总金额近300亿元。融资成本上,以保利发展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为3.62%,有息负债综合成本约4.7%,较去年末下降7个百分比。
房企流动性还是要靠“自救”
对于民营房企来说,境内外的公开融资通道还未出现放松迹象,企业更多依靠自身进行纾困。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已接连有包括碧桂园、世茂集团、富力地产、禹洲集团、祥生控股等近30家房企采取配股、出售资产等不同形式的融资方式。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对于目前大部分民企而言,出让股权、变卖资产项目这些断臂求生的方式,是他们解决自身资金问题最根本的方法。”但考虑到部分民营开发商可能存在隐性融资、违规融资、高杠杆融资的问题,他们的资产可能并不容易卖出去。
刚过去的一周,由于房企不同程度的“自救”,加上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对于中国房企债券的买入,不论是地产债还是地产股,都迎来了久违的大涨,甚至有房企股票出现几个涨停板。不过,大涨过后地产股近日又陷入回调,11月15日,包括富力地产、世茂集团、龙光集团、绿景中国地产等在内十余只地产股大跌。
对于融创、奥园等采取低位配股、折价卖资产等手段自救的房企,艾振强认为,目前很多房企试图以低位配股的方式募集资金,但低位配股的可行性并不大,大多数房企学不会也学不了,就目前地产股的低谷局势,配股也融不到多少钱。
“另外,现在房企卖资产基本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被压价,二是优质的资产也不多了,三是有实力接盘的不多,这导致他们(折买资产的房企)并不会获得太多资金。”艾振强如是说道。
近段时间一直有传言“房企融资政策会放松”、“三道红线将不再是并购贷款指标”,但尚未有官方言论证实。
不过,李宇嘉向时代财经谈到,“融资政策肯定会松一点,但重点还在于托底,要保证刚需、保证换房需求,而且结构性是很明显的,对新房的支持要大于二手房,对稳健的企业支持大于民企,对杠杆率比较低、前期经营比较稳健的房企支持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资金向房地产走的情形。”
此外,李宇嘉和艾振强都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房企流动性还是靠自救,即使政策松动,都更利好基本面比较好的房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