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讽刺文学杰作,明清知识分子如何权衡理想与功名?
精华笔记
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关于古代知识分子的白话小说。书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于正史中记载的注重道德文章的儒者,他们因贪心名利而道德沦丧,导致世风败坏。因此,吴敬梓将小说名为"儒林外史",以作为正史的补充。
《儒林外史》大概写成于1749年,但直到二十多年之后,才在扬州出版。现代学者如鲁迅,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历来最伟大的讽刺小说,胡适更将《儒林外史》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在国外,有学者认为,吴敬梓与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伟大作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一、为什么说小说是围绕“功名富贵”展开的?
《儒林外史》以时间为顺序展开,从元末明初一直写到万历年间,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小说表面上是写明代,实际则是假托明代之事,借以展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知识分子的命运。
小说是章回体,共五十六回,三十多万字,但是并无一个贯穿头尾的人物,每个章节都以不同人物为中心;往往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另一回又往往退居次要地位。因此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意思是,虽然说是长篇小说,实际上却像短篇小说合集。小说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复杂,包括文武官员、商人、乡绅、清客、侠客、义士、奴仆、戏子、方士、娼妓、僧道各色人等,可谓芸芸众生样样俱全。
在小说中,吴敬梓描绘了各类人物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通过批判科举的弊端、揭示虚伪的人性;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有德行的人物,寄寓了自己的人文理想。吴敬梓写了不少热衷科举以求取功名富贵的人物,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周进和范进。在小说中,吴敬梓还刻画了不少趋炎附势的土豪劣绅,展现了广阔的社会世态。小说中的乡绅,包括等待参加会试的举人,辞官回乡或退休的官员。乡绅一般财力丰厚,与官员之间常常相互勾结,横行乡里。此外,还有很多科场失意者,却还是一心想着功名富贵,以致欺世盗名,吴敬梓在小说中就讽刺了这种假名士、伪君子。
围绕着“功名富贵”这根主轴,吴敬梓可以说穷尽儒林世相,那么吴敬梓心目中正面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呢?像杜少卿这样博学多识、忠诚良善又不与世俗同流的品行,暗含了吴敬梓的理想,即抛弃功名富贵,乐天知命,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是“道德文章俱佳”的完美儒者代表。此外,小说中,还有对市井中侠义之人的进行了描述与赞赏。
二、 什么是读书人的“文行出处”?
胡适最早在《吴敬梓传》这本书里就提出,《儒林外史》的主旨是 “反对科举”。小说一开始就借王冕的口气,批评明朝科举的八股取士制度,他说,“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所谓的“文行出处”,“文”指礼乐文章,“行”指品行道德,“出”是在朝为官,“处”指退隐乡间,这就是说,八股取士严重损害了读书人的知识和道德品行。
所以,吴敬梓就以王冕和杜少卿为例,来说明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什么样子。王冕,淡泊名利,不参加科举,也从不与当地的官绅富豪交往,过着田园隐逸生活。小说中的杜少卿,更是直接反抗追求功名富贵的现实社会。他放弃科举考试,不独尊程朱理学,推崇古代礼制。
复古,恢复古代的儒家伦理,正是吴敬梓提出的解决知识分子功利心膨胀、道德沦丧的一条道路。在小说中,吴敬梓尤其推崇吴泰伯。这是代表儒家最高理想的人物。小说中,以杜少卿、迟衡山为首的几个人,出于对重振礼乐教化的理想抱负,集资修建泰伯祠,并于春、秋两季以古礼古乐致祭,借以提振教化,并让大家习学习礼乐,希望可以回到古代高尚的社会。吴敬梓借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即古代的儒者内在要求:学识高超、拥有忠孝节义的道德,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三、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是讽刺主义杰作?
《儒林外史》对于八股取士下知识分子穷形尽相的同时,也在小说艺术手法上影响深远。首先是把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推到了高峰。
吴敬梓笔下的文人生活,几乎是当时社会的立此存照,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吴敬梓关注的重点,是明清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切实的生存困境,他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吴敬梓描写人物,更擅长使用讽刺手法;实际上,《儒林外史》是当之无愧的讽刺主义文学杰作。《儒林外史》中的讽刺之所以传神,源于其真实性。含蓄内敛是吴敬梓讽刺另一个特点,鲁迅先生称赞《儒林外史》 “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也就是看透而不说透。
《儒林外史》的现实主义和讽刺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晚清时期很多人模仿吴敬梓,将小说题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官场、商界、战争等各方面,其中以写官场最为普遍,形成了晚清著名的“谴责小说”流派。
真正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发扬光大的是鲁迅,他不仅在理论上总结了《儒林外史》艺术价值,确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同时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继承了吴敬梓的讽刺艺术。
四、小说与吴敬梓本人的经历有何关联?
其实,从《儒林外史》到《孔乙己》,都是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这个主题正是吴敬梓的毕生关注所在,也跟吴敬梓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杜少卿,是吴敬梓本人的真实写照。吴敬梓出身诗书望族,家境富裕,祖上出了很多的举人、进士,是安徽全椒县有名的科举世家。养父去世之后,吴敬梓继承了大笔家产,但是他生性洒脱,行侠仗义,到处施舍,加上身边很多人连哄带骗,以致钱财全部被骗光。
从故乡全椒迁居南京,是吴敬梓生命中最大的转折。定居南京之后,吴敬梓从大富大贵掉到赤贫阶级,功名之心也越来越淡泊。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入京应试,吴敬梓断然拒绝了,从此绝迹科场,正式与功名社会决裂。
在当时的社会,参加科举是读书人的重要出路。如何能中举呢?书中说,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首先需要会揣摩。其次,还要学会攀附宗师找关系。读书人有业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有宗师,就是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清代的业师沦为教书匠,毫无师道尊严;宗师却成为读书人仕途中强有力的靠山,是争相攀附的对象。
那么除了参加科举,下层知识分子还有其他出路吗?吴敬梓本人也是未中举的生员,这些生员如何讨生活呢?小说中给出了三种出路:一是编选八股文教材。由于科举考试的指挥棒,”制艺“销路很好,许多科场失利文人为书商撰写、评点或校勘八股范文,借以谋生。二是坐馆从事教书工作。如果家里既无田产,也没有资产经商,只能到私塾授课谋生。清代的私塾老师地位极低,薪酬也相对低得多。三是成为富商的清客帮闲。科举失利的一些下层知识分子,通常给自己打造一个名士的人设,然后投入富商门下谋生。
对于生员生活困窘的问题,吴敬梓强调谋生能力的重要性,而这正与儒者应该具备的真才实学、道德精神是相通的。明清时期,土地兼并的情形非常严重,尤其在地少人稠的江南地区,绝大多数读书人无田可耕,也没有资产可以经商,而坐馆教书收入低下还要受尽屈辱。因此,意志不够坚定的读书人,很容易在贫困的环境中丧失良善本心。
在传统文化中,儒学追求的理想,是修行道德文章,即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实现王道,以发挥儒者的社会价值。但是随着科举的实施,明清时期开始的八股取士,尤其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的精力和志向都消磨于八股考试。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加上新型教育的普及和儒家意识形态的解体,古代的士大夫群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此后的中国社会,一部分知识分子最终走到了隐逸的道路上,寄情于道家和佛教,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谋生之路。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或从事科学研究,或从事实业救国。这些知识分子拥有自由的身份,建立了基于自己专业知识的价值系统,既能独立思考,又有益于世,形成一条民间知识分子的道路。而这,大概也正是吴敬梓的人文理想所在。
《儒林外史》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反对某项制度,而是引领读者对功利追求的反思。如果读书人的心性,屈服于权势和金钱,哪里还有什么独立的人格,又何谈儒者的社会价值,这正是《儒林外史》超越时空的重要思想价值。
书 名:儒林外史
作 者:吴敬梓
主 讲 人:不敏
主讲人简介:文学博士,自由撰稿人
主 播:秋安
策 划 编 辑:周向荣
总 编 辑:徐苑
主播是秋安?声音真是极好的,逻辑层次也清晰无比,也太好听了。
是aHua啊 回复 @安云雀: 我太爱秋安老师的声音了!!!!他好久都没再解读了!!!我终于等到他了!
又是一篇很棒的书评,有作者点评,有书内容的剖析,还有对比,以及最后的总结点评,拔高主题,写得很棒!👍……写书评的也很有想法。
Mina_YYM 回复 @courseX: 哈哈哈,哇,我要是有作者这个水平,我真的开心得好起飞了🛫️……,你太可爱了
业师就是普通高校教师,现在也是受尽学生欺负的,宗师就是博导,学生就不敢得罪了
讲得太好了
儒家把百姓教化成忠厚老实的良民,自己却窥视权力,站在高位对下指指点点,用心险恶。
小学时候把儒林外史带去学校看被老师没收了😄
11111111_6a 回复 @翁意: 师说:“小孩子,你在讽刺我吧。”
依然不过时的良心力作
严监生应该不是吝啬,妻子王氏生病丧葬时一点也不疼惜钱财。严监生之所以要临死前灭掉一根灯草主要是因为讨厌自己“老二”的身份,因为这个“老二”,他不得不接受大哥的各种欺压。而且个人觉着严监生只是一小段故事的人物,和葛朗台这样长篇累牍描写的人物放到一起说他们都是著名吝啬鬼,有失偏颇。葛朗台,泼留希金,阿巴贡他们放一起比较。
13761319bqo 回复 @金光宝宝: 谢谢。
问一下书评人是谁啊?特别想拜读一下其他的作品。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