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项目分类“国标”出台,为落实“双减”划出界限

校外培训项目分类“国标”出台,为落实“双减”划出界限

00:00
03:17

鉴别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的“国标”出台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各地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鉴别工作。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准确区分辨别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成了一个不时引发争议的话题。区分学科和非学科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并不简单。

尤其是英语之类的语言类培训,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边界确实存在一些模糊空间。因一时难以拿捏标准,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时,甚至干脆“一刀切”,传出“唱一首英文歌也是学科”、“只要是英语就是学科”之类的消息。此次《指南》的出台,对推动“双减”政策准确落地执行,大有裨益。

“双减”不仅要减负,更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育和全面发展。对于学科类培训,必须严格进行限定规范,而有助于青少年素质提升的非学科类培训,理应予以鼓励支持。

此前,为了避免对非学科培训造成“误伤”,一些地方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尝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标”,各地只能“摸石头过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佳,甚至因说法不一,令人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情形下,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谋求转型过程中,受困于非学科类培训项目概念不明晰,陷入迷茫和焦虑的尴尬境地。家长们也呈现踌躇状态,想拓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又担心一不小心违反了国家政策。对相关部门而言,同样面临如何防范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问题。可以说,制定清晰可操作的统一鉴别指标,实乃当务之急。

手中有《指南》,鉴别不会偏。《指南》的出台,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有了权威的鉴定标准。具体而言,《指南》提出可以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对培训项目进行综合考量,符合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等特征的即为学科培训。依照这样的标准,英语等语言类培训的鉴别就不再成为难题,可以把语言能力与“语言类文化教育培训”区分开来,同样,戏剧、口才等语言能力提升都可以算非学科类培训。

《指南》的出台,无疑为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照标准。一方面,要强化机构行业自律,进行自我研判、自评自查,自觉按照“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相关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不得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

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也可以对照“国标”,根据自身特色争取顺势转型。比如,原本从事儿童英语的学科类培训,可以转向面向儿童戏剧、美育、口才、益智等非学科类培训服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