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卦否卦之一:天地闭塞 小人道长(卦辞、象辞与初六)

第12卦否卦之一:天地闭塞 小人道长(卦辞、象辞与初六)

00:00
06:54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解】“否”者,闭塞之义也。《说文》曰:“否,不也。”否卦乾居外,坤居内,阳居上而上行,阴居下而下行,天地不交也。否为七月之卦,阳气往而阴气来也。当此天地不交之时,人道亦不畅也,故曰“匪人”也。值此时,小人之道长,君子之道消,故“不利君子贞”也。阳为大,阴为小,阳消而阴长,故曰“大往而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解】否卦与泰卦正相反,上下乖离,则邦国灭亡,故云“天下无邦”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解】天地不交,有否闭之象。君子观此象,当知以俭淡为德,以避小人之难也。值此时,自是不可以居高位为荣,以食厚禄为骄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此之谓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解】否亦以茅取象,因下三阴类聚牵连之故也。《本义》曰:“三阴在下,居否之时,小人连类而进之象。”三阴居下,以不动为宜,故曰守贞而吉亨。《正义》曰:“‘拔茅茹’者,以居否之初,处顺之始,未可以动,动则入邪,不敢前进。三阴皆然,犹若拔茅牵连其根相茹也。己若不进,余皆从之,故云‘拔茅茹’也。”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解】去除众阴如拔茅者,其责在上三阳之君子也。胡瑗曰:“否之初,是小人道长,君子不可用之时也。时既不可用,则必引类而退,守以正道,不可求进,然后得其吉而获亨也。”(《周易口义》)因此,否之初六以“贞吉”为断语之意,乃是言初之涉否尚浅,若小人失德未远,其志尚存成为君子之心,守贞而为吉也。初六与九四正应,处否之时,虽阴阳相隔,然仍存阴阳转换之期待也。或云:小人虽众,然可连根拔起者,君子也,故去下三阴者,必上三阳也,故曰“志在君也”。  

   --王绪琴:《周易重读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