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正在召开之际,如何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是眼下国际舆论场最热的话题,也是大国暗暗角力的重要领域。
对于如何减少碳排放,方式有很多,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包括减少工业排放、用电动车代替燃油车等等。但其实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可以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比如最简单的,少吃点肉,多吃点素食。
问题是,有多人愿意为了减少碳排放而少吃肉呢?
一说起“气候变化”和“吃肉”这两个关键词,许多中国人应该还记得,之前有些西方媒体不断炒作“中国人吃肉太多破坏环境”,以及《纽约时报》那句经典的双标“名言”: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孙雨林里就得冒出一股烟。
嫌中国人吃肉破坏环境,那西方人愿意少吃肉吗?
3日,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BBC,发布了一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答疑,其中一条讨论提到“是否该限制吃肉来解决气候变化”。BBC记者在互动中提到,吃肉尤其是吃牛肉,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每周吃一到两次牛肉汉堡背后增加的温室气体,约等于为房间供暖95天的排放量。在谈及解决方案时,BBC记者还提了一句“设定食肉限额”、“给肉制品增税”等做法。
结果,看到这儿,不少外国网友就急了。有人表示,明明有那么多产业造成的碳排放都更严重,为什么非要从限制大家吃肉下功夫呢?
另一部分网民则认为,正所谓“开源节流”,除了节流,咱们可以考虑开源呀!比如发展污染和碳排放都更小的新能源设备等。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环保可以,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不行!
当然,西方网民这种反应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吃惯了汉堡、牛排,谁愿意天天只吃面包、西蓝花啊!
说到这里,逻辑很清楚了,既然西方人不愿意为了减少碳排放少吃肉,凭什么时不时拿中国人吃肉说事?西方人不是最讲究人权吗,怎么只准自己大口吃肉,中国人就该天天喝玉米碴吗?
况且,如果单论“吃肉”,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比美欧国家还少许多,要少吃也得先从西方开始啊。如果发达国家的民众不肯少吃肉,这个担子有什么理由要中国人来挑呢?
吃肉的争论,只是碳排放问题的一个领域,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经常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甩锅中国,但有一个核心问题,他们有没有深入地跟世人说一说:究竟谁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大责任?
“德国之声”2日难得地发表一篇相对比较客观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文章说,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于任何其他国家。对很多人来说,结论很明显:中国对气候变化负有巨大责任。但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净排放量本身并不足以将气候变化归咎于中国。
为得到不同认知,不妨看一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将2019年全球碳项目数据综合起来看,众多加勒比岛国和海湾国家位居前列。美国排在第14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吨。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7.1吨,还不到美国数字的一半,排在第48位。
但这也只是一个缩影。从人类角度看,二氧化碳可在大气中残留极久。根据国际研究项目“全球碳预算”的估算,自1850年以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有40%留在了大气中。专家们指出,要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重要的是研究历史上的排放。挪威一家气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罗比•安德鲁表示,中国很晚才开始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用科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事实上,中国不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
安德鲁也指出,还有一点,在标准统计中被忽略了,但它对责任问题很重要。想一想,人们使用的物品中,有多少贴有“中国制造 ”的标签?电热水壶?花园里的塑料椅子?笔记本电脑?如果用这些产品的是你们,为什么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该由中国而不是你们的国家负责?迄今,统计数据通常基于生产者原则而非消费者原则。今年早些时候,荷兰和德国研究机构的3名学者提出一个方案:碳排放的责任应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
是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确有责任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下更大功夫,也应该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既是为了整个地球,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环境。不过,西方一些什么事都惦记中国的人也应该想想,什么责任可以往中国身上推,什么责任不能推给中国。
当西方人大口吃肉很久,并且不愿少吃肉的时候,让刚富裕起来不太久、吃肉没多少年的中国人少吃,真的合适吗?
好文章
人工肉是趋势吧
中医讲究气血,气顺了,身体健康,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养血,所以我们中国人长寿秘诀应该是这两点。西方人我不懂,但养牛场的牛过的也太惨无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