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奖励和惩罚都已失效,那什么才是高绩效的真正驱动力?

《驱动力》:奖励和惩罚都已失效,那什么才是高绩效的真正驱动力?

00:00
27:01

奖励和惩罚都已失效,那什么才是高绩效的真正驱动力?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喜马讲书”重金招募撰稿人,详情点击进入>>>


精华笔记  


一、传统的驱动方式是什么?它有哪些负面表现?


传统的驱动方式是:奖罚并举。奖励要鼓励的行为,惩罚不鼓励的行为,人们就会根据奖惩做出不同的反应。


然而,这种驱动方式暗含着两个假设前提:第一,工作本身很没意思,必须通过奖惩来刺激人们去完成这些枯燥的工作;第二,人的本质是懒惰的,他们总是安于现状或者总是逃避工作,如果没有人督促,就会停下来偷懒。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奖罚并举的驱动方式都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机械式地、不需要太多创意的工作。但是,当面对那些需要创造力,需要激发人们内在热情的工作时,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往往就失效了,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总结起来有下面四种负面表现:


第一种负面表现是,奖励让内在动机消失了。有形的奖励实际上会对内在激励因素产生消极影响。也就是说,奖励的存在,让兴趣和玩耍变成了工作和任务,原本好玩的事儿也变成了一件苦差事。


而且奖励还会让人上瘾,如果总是用奖励去刺激人们工作,一旦停止,人们就会有抱怨。要想维持现状,必须提供更多的奖励才行。


奖罚并举驱动方式的第二种负面表现是,奖励在扼杀创造力。当不存在奖励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是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当有奖励的时候,奖励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它让人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如何快速获得奖励上了。这难免会让人变得目光狭隘,很难转换思路想出创新的法子。


奖罚并举方式的第三种负面表现是,容易让人短视,甚至是产生不道德的行为。比如,企业通常会给员工设置月度、季度目标,或者半年度、年度目标。如果员工达到了目标,就会得到奖励,如果没有达到就会有惩罚。这样的奖惩方式很容易造成短视行为,因为人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眼下的目标,至于公司长远的发展则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


有时候,人们为了完成目标,甚至会发生不道德的行为。比如说汽车4S店给员工下达了维修收入的指标,维修工为了实现目标,很可能会给客户做一些不必要的修理。


奖罚并举方式的第四种负面表现是,惩罚让错误变得合理化。很多人会觉得,我愿意接受惩罚,那么我犯这个错误就是理所应当了。


二、怎样唤醒人们的内驱力呢?


有三个要点:分别是自主、专精和目的。


先是自主。自主是唤醒人们内驱力的核心所在,给人们的自主越多,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就会越高。


而自主又由四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内容自主、时间自主、方式自主和团队自主。


1、内容自主。内容自主需要企业相信员工会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负责,而不是一找到机会就偷懒、推卸责任。


一个公司想要正常运转,完全的内容自主可能一时间很难做到,但是公司可以进行循序渐进的尝试。比如,谷歌公司允许员工每周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副产品,也就是每周花20%的时间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熟知的谷歌新闻、谷歌邮箱、谷歌翻译都诞生于这20%的时间。


2、时间自主。有一个叫冈瑟的管理者在自己的公司做过“时间自主”的尝试。他只要求员工能够将工作按时做完就行了,至于工作地点和时间则不做要求。


事实证明,冈瑟的公司在这种新制度下完成的工作量更大,而且人员也更稳定。


3、方式自主。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拨打客户服务热线的经验?像接线员这样的工作,对于“怎么做”要求特别严格,他们有统一的脚本。所以接线员的工作特别枯燥,离职率也很高。一家在线上卖鞋的网站Zappos,就尝试着让接线员自己决定该“怎么做”。公司不要求他们用统一脚本,只要他们在公司给出的大方向之内,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答客户的问题,能够服务好客户,让客户满意就可以了。因此这家公司是消费者认为的、美国客服最好的公司之一,它的离职率也很低。


4、团队自主。有大量研究证明,在自发组建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比在成员早已固定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满足感更强,团队的效率更高,产出也会更多。


说完了自主,我们再来看专精,这同样是调动人们内驱力的重要举措。


专精是人们希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精益求精。


要做到精益求精,我们要牢记三条法则:


第一,你要相信通过努力,你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你还要知道,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痛苦的、需要大量、反复练习的过程。


第三,你要知道,没有所谓的完全的精通,你只能无限接近于它。


除了自主和专精,还有一个唤醒内驱力的方式是目的,它指的是一个人远大的志向,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超越自身的渴望。


以目的作为目标,人们要做的可能是如何学习和成长,或者怎样帮助其他人改善生活,而不是凡事以利益为重,除了升职加薪不想其他。


作者不否认金钱的作用,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追逐利益都是正当的,然而仅仅追逐利益的目标并不能真正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被誉为“世界第一战略大师”的加里·哈梅尔曾提出,财富最大化作为一种情绪催化剂,缺乏调动人类全部精力的能量。如果认真追逐内心想做的事情,只是将利益当作副产品,反而会让人更有动力。


那有了内驱力,也不是要完全摈弃掉奖惩并举。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将“如果……那么……”型的方式改成“既然……那么……”型。用这种方式,员工不会事先知道自己会有奖励,奖励成了一个附带的事儿,而不是一个目标。作者也推崇考虑非物质奖励,一句称赞或者中肯的正面评价虽然简单,但很有效,相信没有人是不希望被肯定和认同的。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有意义的工作上有所成就。但大多数企业没有更新对人们工作动机的理解,企业的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积极性也随之被磨灭。


个人升级驱动系统,企业用更科学的方式激励员工,才能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书           名:驱动力

作           者:丹尼尔·平克

主    讲   人:陈曦

主讲人简介:从事财经工作,多平台撰稿者

主           播:路琨

策 划  编 辑:左宓

总    编    辑:徐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