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中的猫腻

字画中的猫腻

00:00
23:42

题目:某领导在职期间去书法协会任职当领导,该领导在职期间其作品很价值很高,但退休后作品价格一落千丈,无人问津,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个现象不仅需要批判,更值得警惕!领导干部插手文艺市场不仅不利于风情气正的环境,也不利于文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更不利于维持干群关系的紧密性。

领导干部之所以对文艺市场趋之若鹜,我认为是有一定生存土壤的

一是个别单位没有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协会兼职的相关规定,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

二是部分领导纪律意识不强,自律性较差,认为其行为没有违反相关纪律。

三是有部分居心叵测个者高价捧场,购买的不是艺术品而是一份特权。

文艺腐败往往会给人一种温和的错觉,但我认为正因如此,更加值得警惕,更需要重拳整治:

一是要给精神补补钙。充分利用纪律学习月、“三会一课”等平台,结合党史教育,反复强调纪律,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纪律方面要先人一步,高人一等,严人一层,不能把自己与普通干部或普通群众划等号,要自觉地把制度的围栏围的密一些,权利的笼子扎的严一些,欲望的盒子盖的紧一些,严于律己,做好表率。

二是要给协会洗洗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开展对领导干部在协会兼职的整治行动,先通过自查让有在协会兼职行为的领导主动向单位纪委坦诚情况,主动退出,并签订纪律承诺书,承诺不再出现类似现象,纪检部门要根据掌握的线索情况,对拒不主动交代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限期内退出协会,如果有严重后果的则按照纪律条例进行处理。

三是要给市场治治病。文艺市场应当是文艺创作者的舞台,文艺作品价值应当以其艺术性、技巧性和艺术家的经历精神作为评判标准,禁止领导干部,尤其是有一定权利、地位的领导干部的“文艺作品”在市场上搅浑一池春水,禁止文艺协会为领导干部的作品开画展、拍卖会等经营性活动,对文艺“雅贿”要重点关注,断绝一些附庸风雅的同时还攀附权贵者的歪路。

四是要给群众吹吹风。让人民群众加入到纪律监管的大军中来,对类似的投诉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对想公众展示“雅贿”的打击成果,让群众了解到有关部门对类似现象是动真格,下重手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动员根除“雅贿”土壤

为官发财,理应两道;从政与搞艺术,也理应界限更清晰一些,让权力的归权力,文艺的归文艺,这不仅是政治文明的进步,更是文艺市场的净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在蒙恩路上

    文笔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