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在滁州时,见很多学者为文字见解不同激烈辩论,对于心体没有帮助,于是教他们静坐返观。一时之下,大家若有所悟。但是时间一久,众人就不喜欢讲学,经常盘腿打坐,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先生就指破“致良知”的工夫,因为这样讲最无害,动静皆可用。如果学者真正看得到良知本体,则一切昭然若揭,是是非非,都合于天道。无论有事无事,静坐也好,与人应对也好,都可以精察克治,归于良知这个共同的主轴上面。这样才是格致的实功,不会产生弊端。所以,阳明先生经过很多次的考量和深思熟虑后才发现,致良知这三个字最为恰当。诚如张庆祥先生所言,这几个字是经过百死千生才出来的,学者不可轻易放过,当好好参悟才是。
1、为什么【良知】二字有诸多好处?
2、为何【狂者】较【狷者】离道更近?
《传习录拾遗》
(三十八)
先生曰:“吾昔居滁时,见学者为口耳同异之辩,无益于得,且教之静坐。一时学者亦若有悟,但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故迩来只指破致良知工夫。学者真见得良知本体,昭明洞彻,是是非非,莫非天则,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俱归一路,方是格致实功,不落却一边,故较来无出致良知。话头无病,何也?良知原无间动静也。”
(三十九)
曰:“昔孔门求中行之士不可得。苟求其次,其惟狂者乎!狂者志存古人,一切声利纷华之染,无所累其衷,真有凤凰翔于千仞气象。得是人而裁之,使之克念,日就平易切实,则去道不远矣。予自鸿胪以前,学者用功尚多拘局。自吾揭示良知,头脑渐觉见得此意者多,可与裁矣!”
(四十)
先生尝语学者曰:“作文字亦无妨工夫,如‘诗言志’,只看尔意向如何,意得处自不能不发之于言,但不必在词语上驰骋。言不可以伪为。且如不见道之人,一片粗鄙心,安能说出和平话?总然都做得,后一两句,露出病痛,便觉破此文原非充养得来。若养得此心中和,则其言自别。”
心即是气; 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 勿妄勿助;观自在; 定慧等持; 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感恩!20210402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704
学习近两年的心学,老师的分享,就是听不够
南阳小胖墩 回复 @南阳小胖墩: 谢谢
先生曰:吾昔居滁时,见学者为口耳同异之辩,无益于得,且教之静坐。一时学者亦若有悟,但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故迩来只指破致良知工夫。学者真见得良知本体,昭明洞彻,是是非非,莫非天则,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俱归一路,方是格致实功,不落却一边,故较来无出致良知。话头无病,何也?良知原无间动静也。
曰:昔孔门求中行之士不可得。苟求其次,其惟狂者乎!狂者志存古人,一切声利纷华之染,无所累其衷,真有凤凰翔于千仞气象。得是人而裁之,使之克念,日就平易切实,则去道不远矣。 予自鸿胪以前,学者用功尚多拘局。自吾揭示良知,头脑渐觉见得此意者多,可与裁矣! 先生尝语学者曰:作文字亦无妨工夫,如‘诗言志’,只看尔意向如何,意得处自不能不发之于言,但不必在词语上驰骋。言不可以伪为。且如不见道之人,一片粗鄙心,安能说出和平话?总然都做得,后一两句,露出病痛,便觉破此文原非充养得来。若养得此心中和,则其言自别。
文笔中和处在真情自然流露。
土豆、马铃薯、洋芋,虽名字不同,但都是一个东西,关键不是它的名字,关键是我们真实、客观、全面的认识它。 经文也罢,儒释道也好,不在字里行间,不在门派之别,关键在以心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