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颜回的“欲罢不能”是什么?

224.颜回的“欲罢不能”是什么?

00:00
15:45


阳明先生解释颜回在《论语》中说“欲罢不能”,是真正见到道之体的不息之功,如《易经》中所说“自强不息”,是停不下来的。张讲师解释的更清晰,这个道之体就是我们身中的这股气,当真正明心见性时,这股气中本有的造化就会启动,开始返本还原,拨阴取阳,通三关过九窍,金刚法身就要开始炼了,势如破竹,永无停止一般。如果没有感觉到欲罢不能,说明还未见到道体,未曾验证到身中的这团气跟心意起动之间到底发生什么关系,还未真正明心。这个奇妙的造化产生虽为普通夫妇也是具足,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干涉,一路前进,没有底,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造化会是什么,这门学问是如此深啊!


1、颜回的【欲罢不能】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内心的学问,让人有无穷尽的乐趣?

《传习录拾遗》

(三四)

先生曰:“颜子‘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罢时,只是未曾见得道体。

(三五)

先生曰:“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又曰:“夫妇之所与知与能,虽至圣人之所不知不能,只是一事。

各位好,欢迎继续来欣赏《传习录拾遗》,我们继续看下文。

“先生曰:‘颜子‘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先生说,看《论语》里面的这一段:颜回说“欲罢不能“,他的欲罢不能是出现在哪呢?颜回在赞叹孔夫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你以为他本来只有这么高,当你抬起头来要看他的时候,怎么发现更高钻之弥坚,你想要钻他钻破他,却发现他越来越硬,钻不破的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我见证到我的真性里面造化功程快速前进你想停下来,你见证到正在快速前进,乐在其中,你哪有办法停下来,没办法停下来,不得已也。“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我很想跟上他,跟他并驾齐驱,实在是毫无办法。

那么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先生在看《论语》,他就看到圣人当时的景象,当时的功程,当时的进度,其他的弟子,他也看到他当时进到什么程度,当然阳明先生本身就是个内行人。

先生曰:颜子之所以写到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他是真正真正从内在印证到说这个道体不息。什么叫作道体?道体就是我们全身的气;黄庭里面这团气我们就叫作心体。当然我们也可以扩而大之,说全身这个气有感觉的这个气都叫作心体。不过,当功程造化在前进的时候,有些地方的气是跟七情六欲无关的,所以我们就称它为道体。道体是什么呢?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气;气之所以称为阴阳,是因为它会变化:当它昂扬的时候叫作阳,当它低沉的时候就叫作阴;同一股能量,不是两股能量。那么他看得道体川流不息、变化不息,功程通三关过九窍势如破竹,不息,无可罢时。颜回很年轻,颜回三十三岁就过世了。要行这个造化功程,首先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而后那个性,就是造化方程式走向往河图的路线去变化,里面的气开始交媾变化交媾变化。

你说怎么变化?怎么形容?这是从何说起呀?不然我问一个各位比较懂的,我们做一个馒头是不是要先揉面团?揉面团之后就给它放在那儿,然后它就膨胀了?我问你中间发生什么事?你就说发酵。我问你什么叫发酵?里面发生什么?你说酵母菌怎样怎样。酵母菌怎么知道干这个事?大肠菌怎么不干这个事?我问你。你最后只能回答我说,这就是性,酵母菌的性就是这样!酵母菌的性在碰到面粉的性就是这样,不然酵母菌碰到石头也不会这样,各位对不对啊?最后你只能够回答说:哎呀,物物各有的性。对,这就对了。

修炼我们的金刚法身,你所缺的就是启动一个性,启动什么性?不好说,反正它就会产生这个变化的造化过程,会引导这个气产生那个特质,开始返本还原。它会开始通三关过九窍,它会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各位你就说:啊,张老师,你有没有搞错,你现在在讲儒家诶,你怎么满嘴都变道家?”真理有分家吗?和面团有分基督教怎么和面团、佛教怎么和面团吗?发酵有分回教怎么发酵,天主教就不能怎么发酵,有这样分吗?真理还跟你分教吗?没这个事情,只是它的名称不太一样。

为什么颜回说欲罢不能?真是欲罢不能。我跟我师父学道之后,就才真正感受到说:原来法身内是这样变化的。好多人都问我说:张庆祥,你看起来不像笨的人,为什么这么执着?我说:欲罢不能。你不去好好工作赚赚钱,你整天在讲这个又没钱赚,你在干什么呢?我说:欲罢不能,不讲难过。对不对呀?你赚钱,你不赚难过,我不讲难过,我们是同样的!我宁可做这个事,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为什么?因为里面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你说你怎么证明?我说我不必证明,你自己可以感受,我可以教你,你来感受。王阳明正在教我们。

明心才能见性,见性才能成佛。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是什么?穷心。心即理,我们现在知道了,穷理不是穷物理化学,一定要搞清楚。我们跟着王阳明走就知道:穷理就是穷心,把心里面的良知给它发挥出来了叫作穷理,就尽性。穷理尽性就是明心见性,跟佛家是一样的。以至于命,就要开始炼命,炼命——金刚法身就要开始炼了。这个命还没有炼之前,造化没有启动之前,你总以为你在研究文章,你总以为你只是在观照自己的心,但是当这个造化开始启动的时候,势如破竹,你就会发现,欲罢不能,想不讲都难过!这个就是为什么孔夫子周游列国他不觉得累,因为怎么样?不讲难过。人家说,孔夫子好伟大!这么老了还周游列国。我告诉你他精神好得很,他不讲难过。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有尝到味道,跟没尝到味道不一样的地方,他说他真的是见到道体不息。

《易经》怎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天体的气是这么样运行刚健,所以造就了宇宙万物。君子以,君子以,马上拉到身上来了。一个君子,一个正人君子就是明心见性的人。“君子以自强不息,“气是自强的流动不息的,流动不息要干嘛?产生造化。你看那棵树,小小的树,苹果树慢慢长大,开花结果,长出苹果来了,它靠的是什么?自强不息,在果树里面果皮里面有个东西一直循环一直循环一直循环,永远都是那样循环,只是靠着那样的循环川流不息,它就产生了很多很多变化,什么变化?两片叶子,四片叶子,分枝,茁壮。然后呢?开花。然后呢?结果,慢慢成熟。靠的是什么?道体不息!无可罢时!就一直往前推进,功程一直往前推进。

“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罢时,只是未曾见得道体。你未曾见得道体,你就未曾观照到心中那团气,未曾验证到身中的这团气,跟你的心意起动之间到底发生什么关系?你就未曾尝到明心,那就更不可能有见性,没有见性就不可能有功程的进展。所以如果功夫让你有了一个开头,然后你一直做一直做了已经无可进了,然后你就要停了。有开始,有停止,而不会真的感觉到无可罢时,那就是未曾见得道体,是没有真正的明心见性。见得到道体造化一定是一路往前开进,势如破竹,永无停止的时刻!当你发现说,永无停止的时刻,乐趣无穷。

为什么“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必定有一个乐趣处。我们大家都很忧愁,却有一个人很快乐,你一看他在干嘛?打电动,快乐得很,他必定有一个东西让他很快乐。但是打电动,你的快乐是很有限,颜回的快乐无限。为什么?因为在一个自强不息、无可息、无可停止的一个道体上,体验到了真乐。

孔夫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他宁可曲肱而枕之,连枕头都没有,叫作曲肱而枕之。那你就可见得,连枕头都没有,哪来的棉被,家徒四壁,乐亦在其中矣。粗茶淡饭他就快乐得不得了,为什么?没有比道体更值得我们专注,更值得我们乐在其中的,就这个道理!阳明先生也体会到这样的状态,所以一看到颜回所说的“为什么欲罢不能“,他只是回想到自己的欲罢不能,所以才能够下这样的注解。

下一段:“先生曰:‘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这段的原文在哪呢?原文是在《中庸》,《中庸》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之道, 从很简单的地方入手,它可以到达很大很大的结果,费说是大,“而隐“,入手很简单。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说夫妇之愚就可以能够参与,但是等到它很深很深的时候,连圣人都不知道到底还有多深!“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说夫妇的不肖,不肖就是不像,不像什么?不像圣人,说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他也能够做的;可是这个奇妙的造化产生的时候,“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这些造化不是圣人能干涉的,圣人只是顺从他的佛性而成佛而已。

那好多人又说了:讲师,你这个讲儒家讲讲讲,怎么又讲到佛家去了?真理不分家,佛家的人不会罣碍儒家的人引用他的话,儒家的人不会罣碍道家的人引用他的话,道家也不会罣碍佛家的人引用他的话。天下只有一个真理,天下本无新鲜事!真理只有一个,人性只有一个。所以这边说夫妇能知能行的,夫妇之与知与能,他能够参与的知能够参与的能,那肯定是很平凡。亦圣人之所知所能,那圣人所知所能也不过是这样,为什么?致良知而已,因为佛性本来俱足有。那“圣人之所不知不能,”圣人有没有不知的啊?当然有! 各位都别吹牛的,不要说你的教主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是对凡夫来说的一个形容词而已。站在老天的眼前那都跟个小孩子一样,所以圣人也有所不知不能!与夫妇之所不知不能也是一样的,这段话是根据《中庸》来的。

“又曰:‘夫妇之所与知与能,虽至圣人之所不知不能,只是一事。’”说夫妇能够知能够能的,然后一直一直到圣人所不能知不能能的,那就到很奇妙。我们从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一路通关过窍开始,开始推进,造化功程大进,智慧就开始慢慢日开,智慧一直开,造化又进,心越明造化就越进,一路前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止呢?我告诉你永无停止的时刻,进入这个学问,那真是进入一个无底洞,你不知道有多深!你说孔子不是到了吗?如来佛不是到了嘛?我告诉你他是到那一个阶段叫作成佛,成佛之后还是无底洞。他在世的时候他也知道,他造化到这样无比的神妙,他也不知道,如果我这样秉持着这个良知下去,假设再给我多活一百年,到底造化会到什么程度?连他也不知道,只是他修行到那样的时刻,涅槃的时间到了,在人世间能够尽的就是这些了,然后他就回去缴旨了,不过是这样的差别而已!所以说我们从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着手,开始明心开始观照我们的良知,开始观自在。而后,性就慢慢显露,能够尽己性则能够尽物之性,人之性都能够尽了,那我们的气就是物!物的性就开始尽了!造化就开始展开了。

我们身中的气,它是赋着天命来的:第一个,我们活着的时候它要作为我们生命的主体;第二个,上天赋予它一个任务:说你要把我的小孩带回来。就是我们里面的气就是一艘宝筏,它要把我们从此岸带到彼岸,靠的是什么?造化。你说怎么造化?这个不好说,就是面团怎么变成馒头,这中间不好说;反正靠的就是性。靠着面团的性,靠着酵母菌的性,不就是这样一回事情吗?那你要让面粉的性展露出来,让酵母菌的性展露出来,它就能够变馒头。我想这样比喻四年级都听得懂。如果你用一堆石头加上酵母菌有用吗?还是没用。

所以我们有我们人的性加上里面的一团气,加上我们的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我们只要一明心,什么条件都俱足了,性是本来就俱有的,它就展开奇妙的造化,把你一直造化送到彼岸。到你已经被送到彼岸的时候,你还不知道说接下去的路还有多长,到底它有多深。这也正是这个学问永远让你学习,永远不觉得疲惫,永远不觉得无趣,永远乐趣无穷,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造化是什么?

各位,这是真话——性命双修,开始点燃了内在的造化。你永远不知道这一刻的造化这么奇妙,下一刻的造化到底是什么?因为你根本还未经历。你只是知道说:哦,对,没错!掌握了这个良知,掌握了这个心法之后,原来造化是如此的可观,原来我已经走在古圣先贤所说的那一条道路上。回过头看一下过去的发生,原来就是以前古人所讲的那一段的发生。当然也有很大一段古人所讲的你还没发生,但是你知道一件事情:对了,我就走在所有圣贤走过的那一条道路上,我正踏在他们的中途上!这个才是重点,可贵的是一切里面的发生,是自然发生、本性的发生。

所以《孟子》里面说知之安,你的靠山很厚!是谁?是本性。本性的靠山是谁?是道,道的靠山是谁?是老天哪!我们今天做这个事情产生这个造化,你会很不安说:我怎么知道这个造化是真的是假的?你不用担心,因为你的靠山是谁呀?是老天;老天叫作道,道里面拨一点到你身上叫作性,依着性可以返本还原。所有圣人都走过,给你写的说明书就是经,我们阅读说明书,返观回照到我们身体就是一部机器。你买机器要不要说明书?一定要,你要看完说明书才会使用。所有的圣贤都告诉你说:你要使用你这么精密的这个肉体机器,所要靠的是什么呢?性,性是什么呢?本自俱有,本自俱有是什么呢?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你只是放开你的阴私我慢,它自自然然它就会有所发生了。

好,我们这一节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之夭夭_5tu

    欲罢不能,因为本心自然而发,自然而然,理所当然,怎能罢了!

  • 一粒小虾米

    ❤讲师说“放开你的阴私,它自自然然就会有所发生了”,我觉得这个是良知的关键,等感受“欲罢不能”才算得道,即找到你根本停不下来的事做,祝大家早日找到。

  • 1527576ibfm

    这么好的学问学的人竟然这么少 唉

  • 香茶韵

    什么时候能看到张教授讲的文字版?

  • 无我而为2017

    生命就是一股气,这股气自会按照该有的方向前进。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4012335

  • 怀虚_ka

    感恩讲师 善哉!妙哉!

  • 梦唤真诚

    先生曰:颜子‘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罢时,只是未曾见得道体。   先生曰: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又曰:夫妇之所与知与能,虽至圣人之所不知不能,只是一事。

  • 1869576mgct

    家徒(tu)四壁

  • 立平_LP

    道体不息,老天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