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远古玉器与距今44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
《玉见文明远古玉器考证》一书里的北方远古玉器来自距今4400年以前没有文字没有金属的时代。
距今44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地球自转着绕着太阳转,白天与黑夜,冬去春来,地球上各地与太阳距离的不同,带来气温的差异,带来寒暑。地球的自转轴在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段里会有微小的偏移,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影响气候,进而影响环境。今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五千年前曾有过江河和绿洲,今天在干燥的撒哈拉沙漠深处,多处岩壁上可以看到画着水牛,河马等动物。位于新疆西南部的罗布泊,五千年前湖水面积大于两个青海湖,那一带曾是东西方交流的通道,现在干涸成荒漠,寸草不生。
涉及天气的神话故事口口相传,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距今三千年前有了文字,掌握文字的人记录下了身边的气候,诗词里也有这类描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和记录了一场夜间的降雪。现代做学问的气候学家,把文献里有关气候的记录整理出来,绘出气温与年代相关的曲线,这个由文献记录整理出来的曲线与现代科学测得的气候变化曲线高度吻合。文字对记录气候做出了贡献。
没有文字的时代里,气候的历史要靠藏在冰川里的,湖海里的,岩洞里的,古树木上的,古墓葬里的气候变化留下来的痕迹来研究。
气候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在生产工具简陋的远古时代,人类的耕作和生存被气候左右。
近年对五千年前的安徽尉迟寺遗址进行过十三次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发现尉迟寺古人曾在这里建有78间红烧土房,墙厚达50厘米,在聚落的周围还筑有围壕。考古又发现是古尉迟寺人亲手捣毁成排的红烧土住房,整平断垣后离开了家园。为什么尉迟寺的古人会离开生活了几百年的家园。
科学家运用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尉迟寺遗址土层里的元素同位素含量作出量化分析曲线,发现在距今4400年的时候,人类生存活动的第一因子含量急剧下降,甚至消失。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的活动踪迹,这里没有人了。同时发现,代表环境风化和干旱的第二因子曲线骤然升高,形成惊人的交叉线,这就是古尉迟寺人去屋空的原因,环境风化和干旱。科学研究称为生态对气候的响应。天旱绝收,人不能活了只有挪。
距今4400年左右是气候的拐点,在这之前有持续近百年的干冷,河渠见底,树木凋零,野兽消失,古尉迟寺人被迫放弃生活了数百年的家园,去寻找能生存下来的地方。
气候科学家将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800年的全球气候事件称为古文明衰落小冰期H。气象科学家亦称距今4400年-距今3900年前的气候事件为全新世事件3。
经专家研究,距今4400年以前发生的气候事件,造成植被“崩溃式”突变。
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影响遍及世界。同一个天穹之下的方国,族群,文化随着人群的迁徙,溃散,飘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良渚,陕北等地的文明之星陨落。
恶劣的气候驱使人群背井离乡,四散飘零,习俗和文化随着人群发生挪移。人群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气候事件后玉器上出现了用金属工具钻出来的直筒形状的孔。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在距今4200年时已经有了青铜器,近年那里出土了大玉刀,大玉刀上面的孔就是圆柱形状的直通孔。考古发现在距今三千多年中原大量出现青铜器,气候事件以后的玉器上有着用金属工具琢制出来的繁缛的纹饰。
距今44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成为分水岭,气候事件前用石质工具制玉,玉器上的穿绳孔是石质小钻头钻出来的漏斗形状。气候事件以后,玉器上开始出现金属工具的加工痕迹。金属工具在玉器上留下直筒形状的孔。
气候事件划定出远古玉器的制成年代。用石质工具制成的玉器,诞生在距今4400年以前风调雨顺,气候温暖,富足安逸的数百上千年间。
距今44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成为制玉工具材质的分水岭。
下一讲,第四讲 北方远古玉人见证文明-富足是文明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