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乡愁
【佛山古村落】
佛山一日,岭南千年。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的语境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角力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如何让两者相容相生,是一个难题。幸好,佛山人对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守望,对本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使许多历史的印记得以保存下来。时至今日,河涌交错的佛山大地上,依然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原生态村落,村民们也依然沿袭着世代相传的习俗,可以说,这些古老的村落正是佛山精神的初地,这些古老的村落正是佛山人乡愁的居所。
第一章 山环水抱必有炁
一间传统的民居,就是一曲曲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声。它们是历史的肌理,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乡愁的居所。
(图/烟桥村)
九江的烟桥,也是一块风水宝地。从空中俯视,烟桥村的布局如同一只展翅的飞燕,村子建于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至今已历经六百余年的沧桑,历史的沉淀,赋予了这座村庄静穆古朴的气质。在六百年间,村子几经更名,开村时名里海,后改名燕桥村,因终年水汽蒸腾,雾气缭绕,宛如仙境,清乾隆年间已有“烟桥”之称。久而久之,村子亦改名为“烟桥村”。此名一改,村子便平添了一份烟雨朦胧的空灵诗意,引人遐想。
(图/烟桥村)
村口的长木桥原名“燕桥”,该桥前后用12块40厘米宽的坤甸木铺成,中间铺以韧性十足的柚木,木板可随意抽开,以方便来往船只通过。走在桥上,却如同行在船上,晃晃悠悠,令人心惊胆颤,美女们行经此处,个个花容失色。但此处却是孩子们的天堂,每至夏日,古桥就成了他们跳水的绝佳之处,他们个个身手敏捷,纵身一跳,像像泥鳅一样消失在碧波之中。
(图/烟桥村)
遮天蔽日的古榕、雕梁画栋的古屋、茂密幽深的竹林、争相吐艳的荷花……让烟桥有一种遗落在时光之外的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时刻都在提醒着你,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图/烟桥村)
清嘉庆年间,烟桥人何文绮曾在朝廷任兵部主事,村中的“节孝牌坊”乃其奉旨建成。他与林则徐交情甚深,在鸦片战争时期,曾参与策划三元里抗英。此外,康有为的老师朱次琦未中举前,曾每年步行一个多小时,到烟桥找何文绮举杯邀月、把酒论诗,可谓其入室弟子。
(图/烟桥村)
村子的布局严谨,寓意深远,体现着深厚的人文积淀。节孝牌坊后,就是以《周易》内容命名的元、亨、利、贞四巷道,“元巷”、“亨巷”、“利巷”、“贞巷”呈东西走向,四条巷道并列分布。这个布局就是古先民取《易经》理中的“与天地准”来规划的。以前从北门开始东西两边后面有两排鱼塘,用石板路覆盖其上,下面纵横交错的水道能将全村的生活污水集中排到村后的池塘 ,而村前的护城河则常年保持清冽不污染。水道与水道之间共种两层棘竹,厚密成墙,可以挡风和净化空气水源。
(图/烟桥村)
“一过烟桥,必行正道”这是烟桥人人皆知的一句话。“烟桥正道”贯通南北,是村子的轴心,它由何氏先祖牧野公在清同治年间修建的,他希望借此提示后人“知廉耻、行正道”。或许正因为如此,这里人才辈出。正如祠堂中对联所写的那样:“距樵麓十里以南,有乡贤、有画师,胜地英豪齐鹊起;计男丁六百余口,若举人、若进士,秀才文武更蝉联”。如今,烟桥村每年都会为年满18岁的后辈举行成人礼仪式,在成人礼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在长者的带领下走过烟桥正道。正所谓:“道正而行远”,“烟桥正道”不仅是村子空间布局的轴心,也是烟桥人精神世界的轴心,它虽然静默无语,却又时刻提醒着后人,人生当行正道,当养浩然正气。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