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前为什么要写下遗嘱

七十七、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前为什么要写下遗嘱

00:00
17:30

 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前为什么要写下遗嘱

                                   一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一生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个是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伟大的农民运动,而且还是汉族人试国光复中华,所以说曾国藩镇压了汉族的农民起义,是错误乃至罪恶。因此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个汉奸。另一个是处理天津教案,在处理过程中被认为向洋人妥协投降。所以又被称为卖国贼。


那么,什么是天津教案呢?


所谓天津教案呢,就是1870年,也就是同治九年的事。这一年河北一带出现了严重的旱灾。恰好前一年,天津建一个教堂, “望海楼教堂”,修得很高大,在附近低矮的中国传统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


于是有些人把法国教堂建立和天旱不雨这两件事联系了起来。“四乡百姓进城赴庙求雨,行抵一处天主教堂,见房顶上耸立着高高的十字架,议论纷纷,以为久旱无雨,系天主教堂十字架之故。”


就在这时,又一件不幸的事件发生了。


望海楼教堂隔河相望,有一座由法国修女建起来的慈善机构,叫仁慈堂,老百姓叫它育婴堂,里面收养了一百五十多名弃婴。1870年春夏之交,就在干旱越来越严重的时候,育婴堂内爆发了传染病,三、四十名儿童接连死亡。


和往常一样,修女们雇人把这些死去的孩子埋葬在城外的荒地。由于死的孩子太多,受雇佣者埋得非常草率,他们走后,薄薄的棺材很快被野犬扒开。鹰啄狗刨之下,残缺不全的尸骸零落遍地,招来大量的人围观。人们认为,这印证了一个流传许久的传说。


天津人传说,法国传教士办的孤儿院里,收养了许多中国孤儿。洋鬼子为什么要跑到中国收养孤儿呢?说法国人挖中国孤儿的眼睛和心脏来做药材,要不然为什么西药那么神奇,药效那么快呢?这个说法在今天听起来当然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在当时呢,几乎所有人都信以为真。


当时天津老百姓很气愤,到法国教堂前示威。法国领事丰大业为人很骄横,当众鸣枪未威,结果愤怒的百姓一拥而上,把他打死了,又一把火烧了法国教堂,把里头的传教士、修女,十多个人,都开膛破肚,把眼睛和心脏都挖了出来。


当时的记载是:“放火烧了一部分房屋之后,他们冲进了大门,将所有修女们拖到街上。在那里,他们把她们的衣服剥光,将她们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挖掉她们的眼睛,切割她们的乳房,撕裂她们,把其心脏拉出来,不慌不忙地将其切成一块块,把一份份的肉分给怒火燃烧的暴民。……据说,女修道院院长被活活地劈成两半。”


这一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外交危机,七个国家派了十几艘军舰,来到中国,威胁要和中国开战。


当时曾国藩正担任直隶总督。直隶,我们知道,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北,不过省会不在石家庄,而是在保定。也就是说曾国藩正在保定呢,慈禧太后给他发下一道上谕,让他到天津去处理天津教案。不过命令中说一一句话:


“曾国藩病尚未痊,惟此案关系紧要,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着前赴天津与崇厚悉心会商,妥筹办理。”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曾国藩此时正在病中。


什么病呢?高血压。


天津教案发生时,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刚刚一年半。直隶的工作非常繁重,一年多的辛苦工作让他的身体出了很大问题。他经常呕吐,后来又开始眩晕之症,而且非常严重。“头大眩晕,床若旋转,脚若向天,首若坠首。”以今天的医学知识判断,很可能是高血压。我们看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天津教案爆发,而五月十八日到二十五日,也就是教案前后,曾国藩每天日记头一句都是“眩晕如故。”


就在教案发生前一天,他刚刚向朝廷续了一个月的病假,朝廷也批准了。结果第二天,教案发生了。慈禧的命令中说,让他赴天津与崇厚悉心会商。原来,这个教案的事,本来是归驻扎天津专管中外交涉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管,但是慈禧怕崇厚处理不了,所以才让曾国藩去。


这道命令让曾国藩陷入到焦灼之中。首先是这次教案事端重大,自己身患重病,可能无法支撑。


其次,介入此案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为这个教案如果处理不当,肯定要和法国发生战争,以清王朝的国力,当时打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应该是打不过法国,结果很可能是再一次割地赔款。要避免战争,势必要和洋人妥协。然而晚清以来的中国,有一个规律性现象,那就是在对外交往中,凡是主张强硬,通常都会获得民众的热烈欢呼,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主张和洋人“妥协”的,几乎都会被骂为卖国,被称为汉奸,声名尽毁。曾国藩的老朋友郭嵩焘曾经说:“一袭南宋以后之议论,以和为辱,以战为高”。南宋以后,凡主战者在历史上都得美名,主和者都得骂名。所以鸦片战争以来,凡是涉及夷务的人,大多数都落不到好下场好名声。


因此曾国藩的幕僚几乎一致反对他接管此案。说“谓毕生威望在此一行,国家大计尤关此举”,“略一失足,千古无底”。确实,几乎可以确定,这个事不论怎么处理,都难以让各方完全满意。自己一世英名,很有可能毁在此案上。


曾国藩也完全有理由不介入此案。首先,他虽然是直隶总督,但是当时的直隶总督并不谦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的职责范围中并不包括外事,外事是由崇厚这个专管三口通商的专员专门负责的。第二,上谕中说“(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着前赴天津”。如果他说我病没好,去不了,朝廷也不会强迫他前去。


但是想来想去,曾国藩最后还是决定,到天津去一趟。为什么呢?


他担心的是如果朝廷派一个不合适的人,处理不好,引发战争。他说“事端重大,义不敢辞。”准备病情稍缓,就起程赴津。


六月初三,曾国藩感觉身体勉强可以支撑了,因此决定出门。这次出门,曾国藩预感到自己很有可能会病死天津,不一定能活着回来了。所以他在灯下给自己的儿子们写了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份很长的遗嘱。


他说:“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1853)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这个案子很难办,我反复思考,也没有好的办法,可能会死于此事。我从咸丰三年创建湘军以来,就已经下定为国牺牲的决心。现在已经老了,更不会怕死,不会自负初心。有些话向你们交待一下。


他说: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中间虽有临清至张秋一节须改陆路,较之全行陆路者差易。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


我如果去世了,灵柩自然从运河运回江南归乡,较为方便。中途虽有临清至张秋一段须改走陆路,但比起全走陆路要稍好些。沿途谢绝一切招待,概不收礼。


接下来曾国藩又对儿子提了些要求。他的遗嘱与普通人不同,其中并没有什么遗产分割之类的常见内容,重心是放在对后代品性的期许上。他把自己一生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心得又向儿子们交待一次,那就是为人一定要做到“不忮不求”。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则仁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1]


意思是说,我生平略读了些儒学之书,看到圣贤教导人们修身,千言万语,而总的来说要以不嫉妒不贪求为重。嫉妒,就是嫉贤害能、妒功争宠,贪求,就是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没有得到时,总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嫉妒不常见,每每出现在名望功劳、权势地位相当的人中。贪求不常见,每每出现在分钱分物、职务晋升相互妨碍之时。人要想得福报,先要去除嫉妒之心。人要想树立美德,先要去除贪求之心。妒忌之心不去,满心都是荆棘;领求之心不除,满腔都是卑污。我在这两方面常常加以克服改正,只恨还没有完全清扫干净。你们要想心地干净,就应在这两方面痛下功夫,并愿子孙世世代代戒警它。


确实,人这辈子,最难去除的是嫉妒和贪求。克制自己的嫉妒心,克制自己的贪求心,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事实上很多人,特别很多当世名公,都处理不好。连左宗棠、郭嵩焘这样的大人物事实上都常在这两点上犯错误。所以他专门强调,这两点不去除,则既难立品,又妨造福。希望曾氏后人能克掉这两点,做到“心地干净。”


写完遗嘱,六月初六日,曾国藩从保定起程。六月初十日,到达天津。


那么,曾国藩怎么处理这个教案呢?


我们下一集再讲。



[1] (清)曾国藩撰:《曾国藩全集·家书》2,岳麓书社,2011年,第525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影翔moon

    以曾的能力,对大清的气数应该是有估算的

    周少侠来也 回复 @影翔moon: 对呀!

  • Blucecolin

    做人太难,因为你不是圣人,其他人更不是

  • 独孤大熊猫

    还是忧国忧民才会去尊重各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 听友293669961

    愚昧

  • Blucecolin

    太惨了…

  • 超级影子

    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