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310: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申论范文310: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00:00
06:42

                                                                 写在前面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你一定不陌生

                                                                  但要说到

                                                                 “东数西算”

                                                            你就不一定熟悉了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

                                                                   “数字经济”

                                                                   “东数西算”

                                                             于创新间见治理智慧

                                                                     大国优势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大数据时代,算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更好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壮大,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布局建设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这为优化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擘画了蓝图。

【解析:第一段——开头段。“数字经济”毫无疑问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但是在申论和面试答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说起来“数字经济”谁都听说过,但真要具体说说什么是数字经济,怎样发展数字经济,大家就词穷了,随着考试难度的升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了,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学习每一个热点知识,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无论怎么考、考哪个细节便都能从容应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懂弄通“数字经济”,首先,“数字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和模式,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技术支撑,以信息化进行要素配置,以因特网为载体,整合各种经济资源,促进“虚拟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简单的理解“数字经济”就是“网络经济”,这样看“数字经济”这个概念就非常宽泛也非常容易理解了。本段中提到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布局建设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分别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快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使得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近年来,以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正在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可以说,算力“底座”夯实与否,关系到数字经济这座“大厦”能否巍然屹立。

【解析:第二段——中心论点段。“数字经济”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念,本文主要论述数字经济的底座,这个底座就是“以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本段以习总说+背景+论点的结构展开,论述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文章论述的重点定位在了关于算力“底座”上。】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要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今天,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超大的数据“体量”。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国数据增量年均增速超过30%,数据中心规模从2015年的124万家,增长到2020年的500万家,成为全球数据资源大国。同时也要看到,尽管我国数据中心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供需失衡问题。一些东部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布局日趋密集,却面临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等瓶颈;一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数据中心产业绿色发展潜力较大。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就是要把东部的数据拿到西部处理运算,通过有序“算力西移”,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既跑出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度,也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高度。

【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东西部之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就是不平衡、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是我们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夯实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底座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就是要把东部的数据拿到西部处理运算,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这与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输”的底层思路是相同的,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大国优势。在本段的论述中,反复运用了“对比”这一论述方法,例如数据中心规模2015-2020之间的对比,发展中东西部之间的对比等,可以说对比是申论写作中最重要的论述方法,一般情况下,申论考试的写作材料中会给出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其中便暗含了大量的对比,如果我们能带着对比的思维和眼光,在阅读给定材料时有意识的标注出分散在材料中存在对比关系的素材,就可以在阐述论点时给出更有力的论述。】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要充分注重绿色集约发展。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既是新兴产业,也是能耗大户。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必须成为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应该看到,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再加上近年来承接东部地区传统产业转移需求,能耗强度和总量增长压力较大,在“算力西移”过程中,需要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强化能耗监测管理,从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践行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真正实现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能耗问题是“东数西算”工程中最受关注的点,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并不代表是绿色产业,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因此其能耗之高不容忽视。西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合理,能耗强度高降耗压力大,如果在“算力西移”的过程中,坚持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复杂任务。本段在论述时采取了“论点+问题+对策”的写作结构,由于难度较大、尚在摸索,因此对策给得比较概括,仅仅占了一句话的篇幅,这也给我们写作一个很重要的启发,当对策并不充分、丰满时,可以将更多笔墨集中在背景和问题的分析上,然后用精简的语言、排比的方式给出对策,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写作方法。】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目的。东部供“数”,西部算“数”,但只有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让发展动能更加澎湃。数据中心是支撑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应用的基础,在算力基础设施落地西部后,不妨以此为发端,打开产业发展想象空间,延展大数据产业链,将数据中心作为支点,撬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车联网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种类、提升应用发展水平,不断创造新型信息消费市场,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

【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将数据中心建在西部,那么数据中心本身能解决的就业、能为西部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都是非常有限的,怎样借数据中心建设这一契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更根本的问题。本段写作中能主动提出这一点,可见作者求真务实之文风,敢碰真问题之作风,值得点赞。】

  数字化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相信以率先布局建设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为战略支点,推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为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开拓新蓝海、在新发展阶段壮大新增长点注入更多信心与动能。

【解析:第六段——结尾。六段结构是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最常见的布局,也是我们申论写作中最好用的谋篇布局方式,如果你是刚刚开始学习申论写作,我希望你从一开始就将“六段式”作为自己写作的框架和目标,开头+总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尾,这个结构清晰明了,非常利于我们模仿,当然熟练之后也会有更多基于此结构的变形,可以使文章更具有特点,给阅卷者意外,但那都是后话,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当然是练好“六段式”。】

  (根据2021年07月06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文章修改)

        文字版和更多的内容请移步公众号“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19826310

    感谢辛苦付出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回复 @听友119826310: 谢谢同学

  • 听友62393023

    今天的这个音乐属实是不大适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