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姆第二集 不可知论者

休姆第二集 不可知论者

00:00
08:20
世界上没有天使,也没有天堂,我们如何会有“天堂”、“天使”的概念?笛卡尔说,假使我们对某些事物有清楚分明的概念,则这些就可能真实存在。休姆又追问,这个概念是从哪一个印象而来?他审查这些观念,看看它们是不是以不符合现实的方式复合而成。遇到一个复合观念时,他要先找出这个观念是由哪些“单一概念”共同组成,这样他才能加以批判、分析,并进而厘清我们的观念。

对于某些清楚分明的观念,现实中并不存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譬如上帝这个概念,休姆解释为,假设我们想象上帝是一个无限智慧、聪明、善良的事物,那么上帝这个观念就是由某个无限智慧、某个无限聪明与某个无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

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何为智慧,何为良善与聪明,然后才能形成上帝的观念。也有些人把上帝描述成“严厉但公正的父亲”,但这个观念同样是由“正义”、父亲、严厉等元素组成。许多人指出,人类之所以对上帝有这些观念,可能和我们孩提时代对父亲的感觉有关,我们对于父亲的观念导致我们对于“天父”的概念。

但是人们不总是认为上帝一定是男人,有时上帝也被称作“天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一些复合观念,但又不去思考这些观念是否站得住脚。休姆认为,无论如何,凡是无法回溯到特定感官认知经验的思想与观念,休姆便不接受。休姆曾说,他要推翻那些长久以来主导哲学的思想,使得哲学蒙羞的无稽之谈。举例来说,自我这个概念,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础,是他全部哲学赖以建立的一个清晰判明的知觉。

我就是我,这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认知,但在休姆的思考研究中,就不能妄下定论。他用复合概念的方法分析我们认知的自我,判断它是复合概念,还是单一概念。有的人承认自己挺复杂的,比方说,他很容易发脾气,但有时却特别温柔。有时能当机立断,思路清晰,也有时优柔寡断。他的朋友家人,对于他这个人是又爱又恨。

那么,这个人通过自我分析,得出自我的概念,就是一个复合概念。当我们试图思索,自己是否曾经对于“自我”有过这样的复合印象。人不断改变,对自我的印象也在改变。今天的自己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自己,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态度已经改变,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

心灵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融合。休姆指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由于银幕上的影像移动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出这部电影事实上是由许多不相连的单一图像所组成的。而实际上,一部影片只是许多片刻的集合而已。所以,我们也常会忘记,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一长串你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我们以为自己有一个不变么自我事实上是一种不真实的认知。

休姆的这些理论在两千五百年前世界的另一端已经出现,来自佛陀。人生来就是一连串心灵与肉身的变化,使人不断更新、不断成长。今日的我已非昨日的我。佛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我。因此并没有不变的自我,没有不朽的灵魂。佛陀在圆寂前对弟子说,世间复合之物必然衰朽,应勤勉修持以求己身之解脱。

休姆的心灵没有任何成见,在他临终时,有一个朋友间他是否相信人死后还有生命。据说他的回答是:“一块煤炭放在火上也可能不会燃烧”。他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他认为除此之外,一切事物都有待证实。休姆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存在。这并不是因为他认为人没有不朽的灵魂或上帝不存在,而是因为他认为要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

休姆不排斥奇迹,但他认为奇迹属于信仰的范畴,与知识或理性无关。可以说在休姆哲学的影响下,信仰与知识的关系终于被切断了。虽然他并不否认奇迹可能会发生,但这并不表示他相信奇迹。相反,休姆指出,这些“超自然现象”的奇迹似乎很少发生。假设一个人从未体验过任何奇迹,但他也没有体验过奇迹一定不会发生。如同我们放掉一块石头时,会体验到石头掉在地上的事实。但如果石头不掉在地上,那也是我们的体验之一。

根据休姆的看法,奇迹是违反自然法则的。有人说奇迹是超自然现象,但这样说的前提是,相信有两种自然,一种是“自然的”自然,一种是“超自然”的自然,这又回到理性主义的空谈,我们不能宣称自己体验过自然法则,也不能用理性证明这些事,休姆被认为是“不可知论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