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进退之道
一
上一集,我们讲了慈禧在湘军拿下南京后开始防范湘军,收拾曾国荃。
那么对朝廷的猜忌,曾国藩实际上早就有心理准备。他熟读史书,更精通易理。《易传》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当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因此,越是辉煌的时候,越应该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个时候稍微处理不慎,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危险。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曾国荃说过:“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善终者极少。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
古来成大功名者,除了郭子仪之外,很少有安全着陆的,我们兄弟一定要小心谨慎。
不要以为曾国藩说的耸人听闻。不信你去翻翻历史,中国传统政治史上那些特别有名的文臣武将,大多数,下场都不怎么样。你看,商纣王时的比干,是被掏心而死的。秦朝的李斯,最后是被秦二世腰斩。汉朝的韩信,被刘邦给剁了。宋代的岳飞血洒风波亭,明代的于谦上了断头台,明末的袁崇焕则惨遭凌迟。清代的那些名臣,鳌拜、年羹尧、隆科多、肃顺,都是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有些人不是直接被杀,但下场也不怎么样。比如唐代的魏征,生前虽然得了善终,但是死后,却被唐太宗“亲仆其碑”,把坟给扒了。宋朝名相寇准,为国家立了大功,最后的结局却是丢官罢职,死在发配的路上。
怎么趋吉避凶呢?关键是处理好权和利两个字。
早在攻克南京前,他就写信给朋友说:我“入世已深,居位过高,中宵默念,但觉世味日多,天机日泄,若不早谋引退,将来斗智竞力,日入俗吏功利之途而不自觉”,就是说我入世这么多年,当到这么大的官,把这个世界已经看透了。如果不早点引退,陷入到这个世界的纷争当中,就会一天比一天庸俗下去,也会像别人一样争名夺利。所以倘若攻克金陵,“决计引退”。
所以他的应对措施,一个是主动裁撤湘军,另一个是让曾国荃辞职返乡。
清廷对曾国藩最不放心的,是他手里的军队。所以攻占金陵还不到一个月,曾国藩就下令裁撤曾国荃直接指挥的湘军二万五千人。一年之后,曾国藩直辖湘军全部被裁掉。这样,就解除朝廷对曾国藩的疑虑。
光裁撤湘军是不够的,曾氏两兄弟同居高位,势力太大,要让清廷放心,不妨让曾国荃先回家避避风头。等到时过境迁,清廷的猜疑之心解除之后,自然还会想起曾国荃来,重新任用的机会还很多。现在外间虽有闲话,但随着老九的隐退,也必然会慢慢消解。曾国藩劝解老九说,“弟少耐数月以待之,而后知吾言之不谬也”。
所以曾国藩写了道奏折,说曾国荃身体欠佳。“万难再当大任”。要回乡调理。
奏折上去,朝廷马上就批准了。可见慈禧是多少讨厌曾国荃。
曾国藩的韬晦之计,今天看起来非常高明。但是曾国荃哪能理解长兄的苦心。他满心愤怒和委屈。就在曾国藩在两江总督署举行宴会,庆祝胜利当天,曾国荃当着满堂宾客的面,大发脾气,大发怨言,说了很多乡野村夫才能说的话,大失高级官员的体统,致使曾国藩也狼狈万状,无地自容。后来,曾国藩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三年秋,吾进此城行署之日,会弟甫解浙江任。不平见于辞色。时会者盈庭,吾直无地置面目。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也不好说他什么,只能听之任之。过了不久,曾国荃带着满腹委屈返回湖南。
事实证明,曾国藩是很厉害的。他这一招,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做官做得像曾国藩这样成功的,立了这样大功还能平安降落的,并不多见。
那么关于曾国藩攻下南京后的举动,曾经有一个传说,说曾经有湘军将领劝曾国藩起兵造反,说左宗棠就派人送过一封密信给曾国藩。说什么“鼎之轻重,似可问焉”,问鼎就是问鼎天下的意思。据说彭玉麟也曾写了封密信给曾国藩,信中只有一句话:“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意思是说,就算不取天下,至少我们湘军可以独占东南,划江而治。不久,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鲍超在南京的玄武湖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坚决不出来见大家,只派人送出一副对联,上联是“倚天照海花无数”,下联是“流水高山心自知”!
应该说这些说话都很好听,这个故事也很有趣,但是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讲过,湘军是一支有精神力量,有信仰的军队。什么信仰啊?理学,或者说儒学。儒学最强调的是什么?是忠和孝。当初曾国藩是打着忠义的大旗,大家才跟着他干的。他如果说要造反,别说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和他走。中国人对这个名声是特别在意的,王莽和袁世凯如果不称帝,就不是这个结果。所以这个只是一个传说,不是真事。
同治三年十月,曾国荃拖着沉重的病体,心情抑郁地从南京启程返乡,十一月十六日抵达老家。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你成天在中枢面前积极表现自己,表功请功,他们看着你反而心烦。你知趣地离开权力中心,不久他们就会想起你的好处来。
曾国藩兄弟自剪羽翼,朝廷自然是松了一口气。第二年,朝廷就感觉到离开曾氏兄弟还是不行。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大清并没有马上天下太平。特别是同治四年,北方捻军势力死灰复燃,“名王”僧格林沁迟迟不能平定。朝廷深感乏人之患,这一年年初降旨,令曾国荃“来京陛见”。还说“朝廷以该抚功绩昭著,且年力盛强,正可借资倚任。着曾国藩传知曾国荃,如病已就痊,即行来京陛见。现当勤求治理、需才孔亟之时,该抚慎勿遽萌功成身退之志。”
曾国藩却一再嘱咐曾国荃不要轻易出山。他知道曾国荃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怕他急于以立功来洗刷自己,一诏即起,更显得这个人不沉稳,于是他在同治四年三月家书中说:“有识之士与相爱之友多劝弟暂缓出山。余意亦欲弟久养病躯,闭户三年,再行出膺艰巨。”五月信中又一次说:“不必轻于一出。”
曾国藩在家书中替曾国荃安排如何打发时光。一是修身养性,不要干预湖南地方事务:“弟素性喜抱公愤,又待友甚厚,此时告病在家,切不可干预丝毫。”二是趁休闲之际攻补文章之学,提高奏折写作水平:“弟以不能文为此生缺憾,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他还如同在京之时一样,在家书中与弟弟约定,曾国荃每月作文三篇,其中千字以上一篇,千字以下两篇,寄给曾国藩批阅。曾国藩鼓励他说,“弟此时讲求奏议尚不为迟,不必过于懊悔。弟此时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弟以不能文为深耻,……目下用力于奏议文章,亦当稍存昔年拼命之意”。
曾国荃也铁下心来要好好端端架子,替自己找回些体面。这一年朝廷四次命他出山,他都以有病为由拒绝出行。连朝廷诏他出任山西巡抚,他也坚辞不受。他一面“料理山中种竹、塘内蓄鱼”,一面又领导捐修湘乡县城的城隍庙和褚公祠,行善乡里,造福百姓,日子过得到也有滋有味儿。
慈禧太后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当然知道曾国荃心中的委屈。同治五年二月,朝廷又一次发下诏书,任命曾国荃为湖北巡抚,并帮办剿捻军务。
曾国藩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转而力促曾国荃出而任事。盖前一年四月,僧格林沁命丧捻军之手,朝廷命曾国藩出师剿捻。湖北是捻军活动的重要省份,令曾国荃任湖北巡抚,也是让他配合长兄,一起完成剿捻事业之意。所以曾国藩说:“朝廷为地择人,亦即为人择地。圣恩优渥,无以复加。而余办捻事,正苦鄂中血脉不能贯通。今得弟抚鄂,则三江两湖均可合为一家,联为一气。”
我办理剿捻事宜,正愁湖北这个地方归别人管,军事上血脉不能贯通。现在你出山当湖北巡抚,则两江三省,两湖二省,可以联到一起,打起仗来就好办了。
除了这一原因外,湖北巡抚一职地位本身就非常重要,想当初曾国藩多年渴望这一职位,咸丰就是不给,后来胡林翼正是在这个职务上做出了一番事业。以此职相饷,可见朝廷起用曾国荃之意非常诚恳,面子已经给足。所以曾国藩说:“唯决计出山,则不可再请续假,恐人讥为自装身分太重也。余此信已为定论,下次不再商矣”;“君恩过厚,无令外人疑为装腔作势也”。
不要自装身份装得太重了,不要让别人以为你装腔作势。
曾国荃于是再度出山。
同治五年四月,曾国荃自长沙启程,踌躇满志地赶赴湖北。以前他虽然任过浙江巡抚,但因在战争期间,未履其实,所以他还没有尝过做地方官的滋味。这次,可是实打实地做封疆大吏了,而且还是湖北这样重要省份的长官。他发誓要一鸣惊人,做出些成绩来让朝廷看看。
当然,在家里呆了一年多,他也不是没有反思和总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上一次跌挫和自己的“贪名”之间的关系,决定吸取教训,作一个清官。在和曾国藩的通信中,他表示在巡抚任上要“谢绝陋习,慎重公事,严密以防门内”。事实证明他践行了这一诺言,曾国藩后来说他“自任鄂抚,不名一钱,整顿吏治,外间知之者甚多。”通过清廉之行一定程度上修改了自己的形象。
当然,朝廷起用他做湖北巡抚,重点不是治民,而是让他配合曾国藩剿捻。因此一到湖北,他就抓紧时间裁汰湖北冗军,训练新湘军,准备重施故伎,再立军功。
但是出山之后不久,曾国荃因为不听曾国藩的话,又惹了一个大祸。什么大祸呢,我们下一集再讲。
收藏,下载,讲的很好。
好听
谢谢。
有细节有数字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真棒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打工人,打工魂
这讲没接上回?
进退有据,有兄如此真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