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剧重聚成风潮,别让情怀只有剩余价值 | 睡前聊一会儿

老剧重聚成风潮,别让情怀只有剩余价值 | 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5:55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经典老剧的剧组重聚频频出现在荧幕上。从《还珠格格》到《天龙八部》,从《我爱我家》到《家有儿女》,这成为许多综艺节目的收视密码,也让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直呼“爷青回”。前不久,我们探讨过n刷老剧的原因,今天我们再来聊聊老剧剧组重聚的风潮。

对许多人来说,手握遥控器,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电视剧开播,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记忆。因此,多年以后,蓦然回首,在荧屏上看到当年演员的重聚,重温经典桥段的再现,不免唏嘘怀念。有人因时光易逝而泪目,“我们长大了,他们也老了。”每每听到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想到的不只是追剧的旧时光,或许还有一起追剧的人;有人被老一代艺术家的敬业和执着所打动,当年逾六十的六小龄童再次变身美猴王,说起拍摄时的细节,眼里依然闪着光……可以说,“再聚首”为经典剧集画出延长线,其击中观众的正是“回忆杀”和“情怀杀”。

从主创团队回忆拍摄轶事,到主演担任综艺节目导师,再到重演经典场景与桥段,剧组重聚吸引的受众,正是那批看着老剧长大的观众。随着年龄增长,记忆中的信息往往在某种刺激下触景生情、喷涌而出;加之在高节奏生活中难免滋生的焦虑、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美好回忆或许能为忙碌后的人们提供些许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当怀旧的心理机制发挥作用,人们就能在老剧中寻找难得的快乐,积蓄更加积极的情绪。

情怀与回忆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周期。事实上,不少国产经典老剧开播距今已有二三十年。《还珠格格》播出时,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紫薇”“小燕子”的身影;《武林外传》风靡后,男女老少都会模仿“葵花点穴手”和“排山倒海”。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剧集在当年便是现象级的全民爆款,经过了观众和市场的锤炼。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老剧常常成为被翻拍的对象,而每到暑期档,不少电视台会反复重播经典剧集,例如《还珠格格》据说在20多年里被重播了两三千次。

同时,在“互联网没有记忆”的“冲浪时代”,经典老剧画出的超长长尾曲线,也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景观。在视频网站,一些老剧的观看量毫不逊色于新剧,“名场面”“YYDS”“特地来考古”等弹幕铺满屏幕。随手打开社交平台,经典老剧时不时变成热门话题。不管是经典台词的“鬼畜”视频,还是截图制作的表情包,熟悉的梗以新鲜样式继续活跃,在网友一次次的“再加工”中,老剧内涵被不断重构和诠释,延展出更为丰富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看,在大众参与、众口相传中“层积”中,经典老剧经久不衰,剧组重聚等最新动态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其实,近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逐渐走向成熟,新剧也层出不穷。但提起全民爆款,不少人脱口而出的还是老名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过去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不同,时下大小屏联动,创作者迭出,短视频、综艺等形式蓬勃生长,网络视听内容愈发多元,稀释着观众的注意力;悬疑等小众题材受追捧,微剧、互动剧等新探索频现,分众化、创新化剧集生产在开拓蓝海、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使一些新剧无法更好对接大众市场;此外,新剧质量的良莠不齐让观众对行业有了更大期待,老剧成为无可奈何的一种替代。

创新是影视行业的唯一出路。这既是对新剧生产的更高要求,也是对老剧重聚的一种善意提醒。时下,当一些老剧用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动观众时,也有一些电视台频繁发起剧组重聚、不断“炒冷饭”,将经典桥段演绎为搞笑剧情,甚至邀请原班人马拍摄低质续集,将“重聚梗”玩坏了。难免有观众说:按照当下荧幕上的重聚速度,只怕经典剧目很快要不够用了。如果重聚只是为了利用IP的高关注度来收割流量,如果重聚只是单纯榨取情怀的剩余价值,这样的重聚不仅带不来惊喜,还有可能毁了经典。

这正是,曾忆否,围坐一堂,津津乐道
再回首,恍然如梦,还看今朝

大家晚安。

(文 | 管璇悦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