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三章》文(李刚)

《“背影”三章》文(李刚)

00:00
13:49

“背影”三章

文/李刚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上世纪问世以来已近100年。它朴实的文字、深挚的感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最近又读到这篇文章,听到了这节课,也亲自教了一遍,有些小小的思绪萦绕在心,于是记下来,缀成以下三章。


第一章他的课堂


10月15日上午,太原新时代双语学校,浙江名师刘飞耀先生执教《背影》。

轻松热场之后,刘老师首先出示一个问题:“有人主张《背影》应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你同意吗?”学生回答不可以,并说出自己对本文主题的初步认识——浓浓父爱。

在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刘老师的课堂依靠两个抓手完成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一是“读读父亲的话”,二是“读读作者的话”。

“父亲”的语言在文中不太多,却均匀地分布在每一处情节。在对这几句朴实语言的赏读中,刘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父亲”的心境。刘老师通过补充资料拓宽背景,引导学生认识文中父子的关系和“父亲”的形象,并进一步理解本文创作的初衷。在对文末“父亲”来信的逐句品读中,“父亲”心中父子家庭地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父亲”内心世界的波澜,由此归结到“生离”与“死别”的人生遭遇。

作者在文中的语言更少,学生勾画出来后,刘老师问大家,这里有两个“我”,表现的是同一时间吗?让学生读,读出其中的自责和忏悔。结合此前的分析,刘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亲情的天地,体会文章感情的诚挚。

最后,刘老师范读了文末一段,深情地寄语学生要牢记心中的“根”,并回顾最初的问题——这篇文章真的不能删!

整节课刘老师带着学生关注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从文句出发,将文本与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在启迪、点拨、延伸中走进文章深处,走进那一场分别,走进父子心里。课堂除了文本,刘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呈现了文字、声音、视频资料,拓展了文本内涵,为学生范读,进行了朗读指导,并随机对学生进行学习理念和方法的点化,如“不要用现在的规则评价过去的情况”“读散文,要从字缝里读”“读散文要关注文中的‘我’”。

他的课,贴近文本,贴近学生,贴近情感,让人感受很深。


第二章我的解读


我们的语文也到了这一课,该我上场了。

可以说,这篇文章很好教,又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很难教。它文字浅白,情感熟悉,人人都有发言权。它一直挺立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圈,被誉为经典篇目,历来解读者甚众,观点五花八门。前年韩李之争更是将对本文再次置于语文教学的焦点。我不敢随便赞同谁,也不敢随意反对谁,我希望能有自己的理解,哪怕浅显。

读了几遍之后,我布置了两个问题,一是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或者说你读出了什么?二是你还能读出什么?

大部分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都有话说,他们普遍认为文章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对第二个问题就没有看法了。这本在意料之中。

“你从哪里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纷纷举手,谈自己从文章句子中得到的感受。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两个“忙着”、“给我拣定椅子”“给我铺好座位”、“嘱我”“嘱托茶房”、买橘子的动作、“紫毛大衣”与三个“布”的对比……父亲把20岁的儿子当成长不大的孩子,这些细节都足以体现“父爱子”的主题。

“父亲的爱是怎样的爱?”是艰难的,是倾尽全力的,是毫无保留的,是小心翼翼的。

那“子思父”呢?最后一段表露无遗。

倘若如此简单,也就没有什么争议了。还能读出什么?我补充了一些父子关系的资料,尤其是朱父当年的所作所为,学生非常惊讶。他的父亲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这与文中那个温柔得令人感动的父亲迥然相异啊!

对呀,虽然他是父亲,但他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呢?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借钱办了丧事”这些不动声色的句子背后是内心复杂的情感。朱自清说得很有分寸,写文章时的心情与当年已有很大不同。但当时,在徐州看到的情景,想到家境竟然江河日下,簌簌流下的泪水中除了悲哀,也还有一些怨愤。接下来的“游逛”“勾留一日”有漠视父亲的味道,父亲决定送他去车站时自己“聪明”的言语和心理能反映出当时的嫌弃,一直到望父买橘时的感动,到最后的思念。文中“我”的情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高潮当然是买橘子时看到父亲艰难而又坚定的背影时,他的头脑里一定像过电影一样,种种不愉快,种种隔阂与埋怨,都在那一时间被一个叫亲情的东西消融掉了。朱自清心里清楚,虽然他们之间有不被认同的隔膜,但他终究是父亲啊!

“他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我”是不是也逐渐忘却了他的不好?

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文章要表现的除了亲情之外,还有生命的宽容,以及在生命的无涯的旷野中父与子依靠亲情维系起来的彼此之间的相互慰藉与依靠。
    没有逐段分析,没有赏析买橘的描写,没有关于眼泪的刻意强调,甚至课上得并不成功,但我觉得这是我感悟到的真切的滋味。


第三章她的背影


那天晚上,念到朋友家送书,我要下街办事,两个人可以相跟一段,很短的一段。

她背着包,握着手电筒,我们出了门,穿过操场的水泥地,来到操场外的路上。这里是个岔路口,我们就在这里告别。我想起了《背影》中的“浦口”,朱氏父子分别的地方。

她要走的是一条胡同,没有路灯,虽然不长,但常有小狗出没。

“爸爸,你看着我走过去啊!”

“没事,去吧,我看着你。”

她打开手电,从光亮处走进了胡同口,路灯光线渐暗,她的手电光愈来愈亮。她每走一步,脑后的马尾就跳动一下,红衣服后的双肩包也跟着起伏一下。她的青春的背影,在我的视线里愈走愈远。

她走在自己照射的光亮里,鞋子交替踩在亮处,那渐亮的光团又随着身体移动向前推进。脚边的枯叶杂草被光圈扫过,两侧的老房斑驳的外墙在光线外隐约更替,头顶的黑暗越来越深,她的背影渐渐地看不清了。

在胡同尽头的拐弯处,她回转身来,朝我大声说:“爸爸,你走吧!”

我向她挥挥手,她举起手电筒挥一挥,光影在她头顶一阵乱舞。然后,她转身走了,身形被墙角挡住了。

我头脑里浮现出的是朱自清望着父亲背影的情景,眼前却是自己望着女儿背影的现实。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深秋的夜里,在这个胡同口,我感受到了一种凉意。

今后还有很多次,我会注视她的背影。每一次凝望,我都会把己所有的牵挂与祝愿铺在目光里。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我能陪伴她的只有半程。我多想每一次都牵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走,但我知道这是徒劳,是妄想。

天下父母,都有我一样的心情吧!

《背影》能引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是因为背影是所有人的情感窗口。

珍惜美好的文字,珍惜美好的人,给别人留下美好的背影吧!

作者简介:

李刚,山西省泽州县语文教师,语文湿地栖居者。根不深挚爱大地,叶不茂迷恋春风,信奉“死磕就能靠近,硬抗终会抵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