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人物-蔺相如:团结+勇敢+智慧

素材人物-蔺相如:团结+勇敢+智慧

00:00
05:06

为了让你快速掌握笔试作文,17学堂额外送你《70篇作文真题范文》,关注“17学堂”微信公众号,回复“喜马拉雅”领取,另有5套《经典模拟卷》和《学霸笔记》帮你轻松过教资。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17学堂作文课,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们要讲的素材人物是蔺相如。

先简单介绍下他的经历。蔺相如,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壁”。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这个素材人物我们可以运用到“智慧、勇敢、团结”三个不同的写作话题当中,接下来我以“故事+论点”的角度来讲解一下怎么用。

论点一:智慧

赵王偶然得到了宝物和氏璧,秦王听说之后,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它。当时秦强赵弱,赵王不知该如何应对,有官员举荐蔺相如,称此人智勇双全,可担大任。于是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看出秦王只想骗取和氏璧,根本无意兑现诺言,便派人将和氏璧暗中送回赵国,并当众揭穿了秦国的阴谋。

由此引出论点:蔺相如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在关键时刻他自信地挺身而出,为国君分忧。面对秦王的威势,他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既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又保住了自己作为使臣的尊严。

论点二:勇敢

渑池之会上,秦王要求赵王鼓瑟助兴,并令史官记录,以此羞辱赵王。蔺相如见此,上前据理力争,逼迫秦王击缶,秦王不悦,蔺相如便扬言要与他同归于尽,无奈之下秦王只得从命。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寸步不让,说要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无功而返。

由此引出论点:蔺相如身为一个小国的使臣,面对虎狼之国而毫无惧色,敢于以生命来保护国君不受人欺辱。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份过人的胆识令人折服。

论点三:团结

蔺相如因功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中不忿,颇有微词,蔺相如却避其锋芒,从不与他正面冲突。时间久了,门客都看不下去,蔺相如说:“我若与廉将军争斗,秦国必定趁虚而入,我不可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前。”廉颇闻言羞愧,便上门请罪,二人尽释前嫌,一起为国效力。

由此引出论点:一文一武精诚合作、同心协力,这才保障了赵国稳定的朝局。和则携手并进,斗则两败俱伤,蔺相如目光深远,一早便看清了团结的意义。他用宽容的心态化敌为友,既得到了搭档,也收获了友谊。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的人物素材,蔺相如。简单回顾,蔺相如的故事可以用于阐述智慧、勇敢、团结等分论点,在写作练习中,大家也可以根据他的故事自由发挥,延申其他论点,有理有据即可。17出品必属精品,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41900090

    字都识别错误

  • 听友312010093

    感觉不看字幕会有点听不太清,但是内容很nice

  • 小小小Van

    有些听不清

  • 戒糖的Nancy

    趁虚而入的趁是第四声,不是二声,第一个主题没有说完整。

    一起考教师 回复 @戒糖的Nancy:

  • 听友452966178

    字幕识别正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