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

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

00:00
05:31

1.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了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其主要代表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讲义》,还有他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主要观点

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

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③将教育实验划分为提出假设、实验计划、验证结论三个基本阶段。

④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有差别,心理实验要在实验室里进行,而教育实验要在真实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⑤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2)评价

①优点∶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并且使定量研究成为 20 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极大地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②局限性,当实验教育学后继者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了文化教育学的批判。

2.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教育家,是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和推动者。他的主要著作有《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要义》等。

(1)公民教育理论

凯兴斯泰纳认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所谓"有用的国家公民"应具备三样品质∶

①具有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聪明);

②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 (能干);

③还要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祖国的品质(爱国)。

(2)劳作学校理论

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劳作学校理论既是公民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他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

(3)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

①"职业陶冶的准备"要求帮助学生将来能在国家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职务,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

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要求把自己的任务看作郑重的公事,不仅为自己更为社会进步而完成任务,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相结合。

③"团体的伦理化"要求学生在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其互助互爱、团结工作的精神。

④关系∶ 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与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在自动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中得到性格的陶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