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应向大论》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用白话文可做如下解读:我们知道,所谓的方向方位实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日本在中国的东方,法国在中国的西方,方位方向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在哪里。就地球而言,方位方向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而成。可以这么说,地球因公转和自转形成了相对的“南方”位置,这种公转运动产生了“火”的能量场,火的能量场形成了一种燃烧、释放、繁荣的自然规律。火产生形成了一种苦的味道(我们把不同的味道如果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由于振动频率的不同而形成),这种苦味的能量在人体上形成叫心的脏器,人体的血脉是由心这种带有苦味和生发的能量来滋养的的,脾这个脏器和提供运转的能量场是由心的能量转化来的(火生土),心开窍于舌,舌头之所以能品尝出味道得益于心提供的能量供应和滋养,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气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则又能生脾。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颜色、声音、味道的本质是不同能量场振动波),在情志的变动为喜。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热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这个规律在自然界是深远微妙而无穷的,在人能够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在地为生化万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产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能产生一切智慧;宇宙间的深远微妙,是变化莫测的。
我们在生活中碰到“心”的问题的病症实在太多了,胸闷、高血压、各种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心情不高兴等等。以笔者经验为例,几乎所有的病案都与“心”相关,很多人在经历重大疾病后会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也有很多人在爱情、家庭生活不幸和工作压力下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有时碰到的一些严重病症,笔者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其心理的阴影和创伤对身心的伤害要比疾病本身的伤害更严重得多!而且很多的慢性疾病,如果仔细分析,都是长期处于负面的一些想法和情绪对身心的伤害而造成。心性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下,实在太普遍和太重要了,很多的疾病,实际上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得益于正确的治疗,一方面呼吁道德与信仰的回归,需要在精神上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精神寓所,心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生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重大而值得去探索的问题。
在治疗“心”的疾病方面,笔者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思路和方式:例如脉象分析,心脉有阻滞和障碍引起的心脉跳动不正常,可能会用到一些“宽胸利气”的药物组合,如瓜蒌壳、薤白等。之前我们介绍过天下第一方桂枝汤,桂枝实际上是振奋心阳的第一要药,很多的抑郁症,如果是想法太多太痛苦造成,也经常会用到祛除心胸“郁结”和“邪气”的药物,如法半夏、白豆蔻等,法半夏能祛心中有形之痰饮和邪气,白豆蔻之香味能宣散心包之无形邪气,实际上,很多芳香宣发的食品和香料对治疗“心”的疾病皆有帮助,有益于情绪的释放。
在治疗中发现,很多心的问题和情绪的问题都是心阳不足导致,心中的能量如果充足,很多负面的邪气是不能长期左右人的心性的。振奋心阳的药物可能有党参、黄芪、炙甘草、干姜、附子等等。当然也有些问题是“心”的烦躁不安导致的,宁心的药物通常有茯神、石菖蒲等等,滋心、养心的药通常有酸枣仁、柏子仁等。
在治疗“心”的疾病当中,我经常会使用的一味药叫“远志”,通过联想分析,可以感怀到中医的伟大和古圣先贤的洞察力,赞叹中医所认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远志这味药的功效可以增强记忆,宁心安神。
就形体而言,远志这味药的根很大,可是露出地面的草只有一点点,从形而上的角度讲,好像人的志气,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活很久,偶而到地球上出生为人。“远志”的苗称为“小草”,因为它的苗只有一点点,所以它凝聚气的力量很强,像小炮台一样,把肾脏的能量像打水枪一样打得很高。在实际中发现,“远志”可以把心肾的能量连接起来,把肾里存储的能量提供给心而滋养心,因此李时珍称远志可以“交通心肾”,从远志的形状看,远志细小的叶子,却有极长的根,可以从大地的深处吸取营养,这正像人体五行当中肾主管能量的储存,心主管能量的释放,而远志则吸取天地之气有效的实现了这种能量的连接和转化。
“远志”被用来嘲笑人说‘在家为远志,出外为小草(指远志苗)”。
讲得好
踏石学中医 回复 @小小老茶客: 感谢您的意见和建议哈!
讲得好,比喻形象生动
踏石学中医 回复 @1829770hftg: 共同感谢同人老师哈!
很好很好👍👍👍
踏石学中医 回复 @13712293vyg: 感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