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们谈到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有同学就问,老师,曾子那个时代有没有红烧肉?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而且我还去找了中国最早的红烧肉的菜谱烹调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红烧肉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央视有个著名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个节目里边是这么描述红烧肉的:
在汉族的菜谱上,红烧肉的历史不算悠久,却最受欢迎。猪肉、酱油,常见易得,烹饪不需要高深技巧,只需付出时间和耐心。这道红烧肉成为中国家常菜的经典。考究一些的先用猛火炙烧猪皮,猪皮在高温下迅速收缩,可以长时间炖制,仍保持坚韧的口感。红色是外观的标签,要获得这种诱人的色泽,可以炒糖色、加老抽,也可以借助红曲米或者豆腐乳,各家有自己的方法。
其实,红烧肉是咱们中国家常菜里边最有代表性的一款。一碗好的红烧肉,口感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而不烂,夹一块肉放在嘴里边,唇齿轻合。肉是五花三层的,瘦肉中间一层一层早已走了油的肥汁,一下子就会溶解在口中。这个时候再配上一碗米饭,这顿饭就变得特别完美。
中国人吃猪肉的历史很悠久,没有1万年也有8千年了,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普遍养猪吃猪肉了。不过红烧肉的历史却并不悠久。大家注意,史记当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鸿门宴,这段故事当中有一个场景,壮士樊哙出入中军大帐,项羽赐给他酒,还赐了他一条猪腿。樊哙把猪肉摁到盾牌上,抽出宝剑,直接切了片就吃,这是典型的猪肉寿司的吃法。那个时候吃猪肉,不是烤就是蒸,要不然就是煮。
南北朝时期有一本著名的书叫《齐民要术》,这个里边记载了一种猪肉的烹调方法,可以说是红烧肉最早的版本或雏形。具体的做法分成四步。第一步是热汤清洗,热汤就是热水,原文是这样写的「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净」。第二步是大锅水煮,原文说「四破,於大釜煮之」。也就是说,切成四大块,搁在大锅里面煮。「以杓接取浮脂,另著瓮中;稍稍添水,数数接脂」。也就是说,不断地撇油,不断地加水。第三步是下酒去腥,方法是等到油脂撇净了,把猪肉切成四方小块,然后加酒,再煮,使得猪肉的腥膻气都去除。原文是这样说的「下酒二升,以杀腥臊——青、白皆得」。第四步是葱姜慢炖,原文是这样写的「脂尽,无复腥气,漉出,板切於铜铛中缹之」,这个缹就是一个缶加四个点,煮的意思。「一行肉,一行擘葱、浑豉、白盐、姜、椒」。大家看那个时代都是铜锅炖肉,要放葱姜花椒豆豉,要加盐,一直炖到肉呈琥珀色就可以吃了。
现在大家公认,真正开发和推广红烧肉做法的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他可以说是中国红烧肉代言人。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我们的苏学士写下了著名的《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格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酌火,少酌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展示了猪肉的尴尬,价格比较便宜,富贵人家不愿意吃,穷人买得起,但是缺少烹调方法,肉做出来以后腥臊气比较浓,没法吃。所以苏学士就提醒大家,一定要文火,少放水,时间够了才好吃。
翻一翻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在唐宋年间,羊肉是富贵人家餐桌的主角,猪肉的地位特别低,只有贫寒人家才吃猪肉。不过到了明清时代,猪肉就打了翻身仗,尤其是到了清代,满族人是特别爱吃猪肉的,皇宫里边的宴席都是猪肉唱主角。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才子纪晓岚就特别爱吃肉,他每顿饭都是一大壶酽茶,几大盘子猪肉,饭后再来一袋烟。清代的大才子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里边记载了红烧肉的做法「或用甜醬,或用秋油(就是酱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醬。每肉一斤,用鹽三錢,純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須熬乾水氣。三種治法皆紅如琉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鍋則黃,當可則紅,過遲則紅色變紫,而精肉轉硬。常起鍋蓋,則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大抵割肉雖方,以爛到不見鋒稜,上口而精肉俱化為妙」。
大家看看,袁大才子的红烧肉秘诀就是甜酱秋油上色,文火慢炖,不要起锅盖,肉色红亮如琥珀,酥而不烂,精肉具化。
我们今天吃的红烧肉有酱油上色的红烧肉,也有炒糖上色的红烧肉。从北京到南京,从广东到山东,从四川到内蒙,各地的红烧肉配方都有所不同。而且毛主席特别爱吃红烧肉,常说吃点红烧肉补补脑子,所以红烧肉专门有一个流派——毛氏红烧肉。不过毛氏红烧肉有一个特点,是一点酱油也不放的,因为毛主席不吃酱油。
说了这么多红烧肉的做法,你要问我,哪儿做的红烧肉最好吃?答:自己家里的红烧肉最好吃。逢年过节的时候,妈妈端上来的那碗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妙的味道和最温暖的回忆。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