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我觉得自己能力也可以
为什么带团队总是失败呢
其实掌握一定的专业能力
是带团队必备的条件
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
因为有些环境
不是说你有能力就可以大展拳脚的
如果做不到下面这三点
即使有能力也照样寸步难行
第一点 看清自己的定位
当初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
广招天下能人
只要有使秦国变强的办法
就封官 封地
卫鞅慕名而来 想要在秦国施展抱负
他跟秦孝公说了自己想要变法图强的方法
秦孝公听完很高兴
想要推行 不过又担心秦国的人们不愿意
就安排卫鞅跟大臣们展开了一场辩论
其实这场辩论的真实目的
不是非要在口舌上争个长短
而是为了把卫鞅推出来做挡箭牌
如果秦孝公用强权压制群臣说
我就是要变法 你们谁也不许反对
那么那些反对者
就会把怨气直接撒在秦孝公身上
这对秦孝公的权位不利
毕竟他也是刚继位
让卫鞅跟群臣辩论
不一定非要把群臣辩倒
只要让他们知道是卫鞅主张变法的就行了
有怨气 都冲着他去
这不是说秦孝公这人不地道
而是这么做对变法更有利
因为大家攻击卫鞅的时候
秦孝公还能护着他
可要是大家直接攻击秦孝公
那谁来护着他呢
还有 秦孝公这么做
也有试试卫鞅成色的意思
也算是对他的一次考核
看看他是否有能力推行变法
以及是否有魄力跟众臣作对
别再你跟我说的天花乱坠
结果众臣站出来一反驳就哑口无言
那还变什么法
哪来的再去哪吧你
卫鞅的表现没有令秦孝公失望
跟那些反对者据理力争 分毫不让
最终成功通过秦孝公的考核
拍板儿让他主持变法事宜
这里 卫鞅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他就是来跟这些大臣做对的
如果想做好好先生 跟谁都打成一片
显然这不是秦孝公想要找的人
看清了自己的定位
也就知道了自己工作的大致方向
这是做事的第一步
得知道往哪走
然后 第二点就是建立诚信
你卫鞅初来乍到
那你说的话可不可信啊
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一点卫鞅也清楚
所以 他让人拿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放在城南门
宣称 谁要是把这跟木杆搬到北门
就赏他黄金十斤
大家都觉得荒唐
啊 搬个木杆就给这么多钱
这说着玩呢吧
所以没人去尝试
卫鞅又提高了赏额
给五十斤
重赏之下有勇夫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了
心想不就搬个木头吗
就算他不给钱 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于是 把木杆搬到了北门
没想到 卫鞅还真给了他五十斤金子
这下 大家都知道卫鞅说话算数了
建立了诚信
接下来 第三点就是建立威信
做对了真赏 做错了也真罚
当新法推行了一年以后
很多秦国人跑到都城上访
投诉新法的弊端
正在舆论汹涌的时候
太子赢驷触犯了新法
我想 这里的赢驷应该是战略性的犯法
因为 秦孝公支持卫鞅变法
那些大臣去秦孝公那里投诉卫鞅不管用
所以都跑到太子面前诉苦
你得管管卫鞅啊
再让他这么折腾下去 大秦就完了
赢驷如果对这些声音不管不顾
会丧失人心
可是要管呢
又会跟自己的父亲作对
怎么办呢
干脆 我也犯个法吧
既表示了跟大秦人站在一起的立场
又给了卫鞅抓典型的机会
太子是储君 不能施加刑罚
于是逮捕关押太子的老师公子虔
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处以黥刑
黥刑 就是先用刀在脸上刻字
再用墨涂在伤口 使他永不褪色
跟现代的纹身差不多
只是那会儿的纹身师可不像现在的这么温柔
卫鞅对太子老师的处罚 举国震惊
再也没人敢说新法不好了
就这样 新法推行十年后
秦国变得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
山林里也没有土匪盗贼
家家富裕 人人满足
百姓都勇于为国家打仗
不敢私下斗殴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邑都秩序安定
当初那些说新法不好的人
如今又都跑来赞颂说新法好
卫鞅却说 这些都是乱法之民
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边境地区
从此再也没人敢议论法令的好坏了
立信 是为了让人们愿意听他的话
立威 是为了让人们恐惧 不敢不听他的话
总之都是为了让人们听话
这些都好理解
可是 卫鞅把那些夸新法好的人
也给处罚了 这是为什么
我想 这是因为不管是说新法好
还是说新法不好
都是在议论新法
议论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
而一旦思考 就容易出事
为了防止出事 于是禁止人们议论
人们只需要知道
新法是用来执行的就行了
不需要知道他是好还是不好
从商鞅变法的成功
也可以印证我们前面说的话
想要做成事 只有能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手段
二者相辅才更能成事
好了 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
我是灿官 让我们下期再见
不听了,音乐声太大
法家下场都很惨
未央? 不是商汤?
洞悉人性,目标明确。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哪儿有完整版的
哥们快更新,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1看清自己定位 2建立诚信 3建立威信 又一位前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