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7月,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拜登的重要对华政策智囊、美国“80后”知华派学者杜如松(Rush Doshi)的最新关于中国外交的著作出版,名为《持久战:中国取代美国主导秩序的大战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由于该书作者是拜登政府现任对华政策幕僚,与当前美国政府对华战略设计高度相关,因此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整体来看,杜如松通过该书论述的是他对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整体看法,并根据他的这一认识,来设计美国未来对华战略应对的方案。
从他的当前观点来看,美国已经无法避免与中国进行直接的战略竞争,唯一的问题仅仅是,美国应当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态势,如何增强美国自身的优势加以应对。
对华判断:具有取代美国的长期战略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杜如松对大量中文文献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包括领导人的讲话、《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社论与评论文章、外交官与将军的回忆录、智库学者的学术研究以及评论等。
在经过长期的跟踪分析之后,杜如松认为,中国具有一个长期的逐渐取代美国领导地位与影响力的战略,这种战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处于持续演化的过程中,并逐步构建出较为成熟的系统方案。
在该书中,杜如松认为,霸权国在国际体系和地区体系的权力地位通过三种形式实现,分别是强制能力、鼓励合作机制,以及合法性。而崛起国要取代霸权国的地位,要通过三个阶段的行动,逐渐破坏霸权国在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实现。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首先削弱霸权国的影响力(blunt),其次建立新的影响力(build),最后通过全球扩张(expansion),完成对霸权国的取代。
而具体到对我国的分析中,杜如松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2008年,“韬光养晦”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2009年至2016年,“积极有所作为”阶段。主要为重点推进多方面实力建设,建立属于中国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个阶段则是自2017年至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阶段。
这三个阶段与杜如松在开篇所提出的崛起国取代霸权国的方式相对应。
杜如松表示,针对中国具有的对外,特别是对美战略,有部分声音认为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对外大战略,或者说中国根本并不寻求取代美国,近来也鲜有文献能够系统地说明中国的确存在着取代美国的大战略,而他的研究能够在这方面填上空白。
杜如松在该书中,认定中国就是要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他代表的美国精英界、决策界,已经在考虑以中国作为最大竞争对手来设计美国的对外战略了。这与美国之前的几代知华派学者以及不少决策界人士相对温和、重视合作的对华认知产生了显著差别。
美方对策:削弱中方策略,巩固自身优势
书中,杜如松提出,美国要与中国进行不对称竞争的战略,旨在削弱中方影响力,同时重视美方自身战略优势的保持与建设。
这与目前拜登政府所采取的对华战略方针,已经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
杜如松指出,要阻止中方取代美国的战略意图,按美国之前的内部讨论,适应中国崛起,通过给予战略保证、与中方进行合作来减弱其意图,或者通过所谓“和平演变”等方式改变中国,都是不太可能达到目标的。
他认为,当前的中美竞争态势与冷战时期、二战时期美国所面对的国际局面截然不同。在中国之前,没有一个美国的对手在经济实力方面能够达到美国GDP的六成以上,但中国的经济规模却在逐渐赶超美国。
杜如松认为,中美同时具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同时在战略竞争中都具有调动资源的能力,因此美方不能采取对称性的冒进战略,与中方陷入特定领域的激烈竞争,而是要充分利用美国自身的法治与开放性保持吸引力。
他指出,一方面,美国应当致力于通过非对称的战略,寻找中国扩展对外影响力的弱点,削弱中国构建影响力的效果。这包括在军事上强化非对称的遏制能力;经济上,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多边化和制度化,协助伙伴分析中国投资实际情况,反制中方获取新技术等;政治上,加入中方主导的多边机制阻碍其发展,提供中方领导机制的替代方案,与中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内竞逐影响力,推广能抵御中国信息影响力的制度标准等。
杜如松认为,另一方面,美国应当致力于建设巩固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这可能需要投入相对较大的成本,因此是更加对称的策略。
他认为,军事上,美国应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全面的军事存在,强化信息与情报能力建设;经济上美国则应当维持美元的主导地位,支持通过全球基建投资扩大美方影响力,审核供应链情况,在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支持力度,对金融市场和税收体系进行改革等;政治上,美国则应与盟友共同建立包括技术标准、贸易供应链等方面的治理联盟。
对华认知趋向负面,这值得警惕
实际上,拜登政府在当前的对华政策上,已经将杜如松所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落实到了对华竞争的行动中。
如在6月中旬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拜登就提出了联合盟友支持全球基建的意见,在最终的公报中也写入了所谓“建设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倡议。
此外,拜登政府也已经启动了针对供应链的审查,而且出台了相关评估报告,组建相关跨部门小组协调供应链调整战略;军事态势上,美方已经在通过适当减弱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加快从阿富汗的撤军行动,航母与舰只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部署与巡航等行动,明确宣示美国的军事安全重点转向印太,特别是防范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图片来源:新华社
然而,杜如松的这本书里,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其透露出的美方的对华策略,旨在破坏、削弱中方逐渐巩固国际领导地位,阻碍中方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一步公平公正所做出的努力。
从该书中可看出,其战略目的十分显著,就是阻止其所认为的中方逐步取代美国的目标实现。
因此,杜如松在著作中,将中国描述为一个谋划已久、准备全面的最大竞争对手,这意味着美方目前对中国的认知已经进一步趋向负面。
作为白宫国安会的成员,杜如松一般直接参与涉华的国安政策讨论和规划,尤其是参与拜登的对华决策商议,因此,杜如松是目前美国对华政策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由此,杜如松在其著作做出的判断,以及提出的建议,可能将会成为美国今后对外战略转向的一部分,这值得警惕。
而我们根据其具有敌视意味的判断,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全方位的准备,也显得很有必要。
特约撰稿人| 陈定定 (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信荣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张笑缘
校对|吴兴发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