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这么一件事,有个农村来的小伙子刚参加工作,他被分配去公园搞卫生。这小伙子跟我说,一想到这件事就火冒三丈。别人有资源有背景,都分配了一个好工作。我农村来的没靠山,就让我去搞卫生,大好的青春时光都耽误了。在公园里边看到人家出双入对,花前月下,享受美景,我就只能抱个扫帚给他们服务搞卫生。
我觉得自己活得真失败,这世界真不公平,就越想越生气。这几天吃不下睡不着,睡眠出现了明显的问题,而且身上还起了皮疹。一气之下想辞职吧,但是又觉得工作来之不易,还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出路。进一步来说,这种纠结痛苦的状态还直接影响了工作表现。于是周围的领导和同事对他还挺有意见的,这个小伙子就问我,赵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小伙子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扎根基层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我想先给大家推荐一个研究,大家先想一个问题:那种简单枯燥、反复重复的任务,会不会对一个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很多人都会觉得会,专家做了一个大样本的观察,进一步发现从事简单枯燥工作的人,有些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些人的状态可以概括为三种:
第一种是抱怨,就是心里充满了恼火,充满了愤怒。先是怨社会,再怨单位领导,再怨自己的家庭出身,再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反正就是各种吐槽,各种负能量。
第二种类型是无奈,这样的人也不接受现实,也否定环境,否定自己。但是他并不抱怨,也不吐槽,所有当初的怒火和不满都变成了一声深深的叹息。哎,没办法,谁让咱就是这命呢。认了吧,基本上就处于放弃人生,放弃自我的状态。
第三种是麻木,整个人都表现得特别迟钝,这属于通过降低敏感程度来应对内心的压力和痛苦。这种敏感程度一降低,就导致了整个人都显得未老先衰。
以上是三种受伤害的类型,紧跟着也有三种不太受伤害的类型:
第一是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事物上,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人际关系上面来。比如有人热衷于下棋,有人抽时间就听听音乐,有些人只要有空就坐在一起聊天,谈家庭,谈烹饪,谈子女,谈成长,这聊着聊着就有一种“好嗨”的感觉。
第二种是合理化,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挑战都会有很合理的解释。比如说我也没什么能力,我又没什么资源,这吃苦受累是我最基本的能力。个人要生存,家庭要发展,孩子们要上学,干这个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这挺好的。看好自己的门,做好自己的事,也不用瞎比乱比,这样就可以了。
第三种是应付,为了降低强度,改善心理状态,这种人就会偷工减料,找一切机会偷懒。即使没有偷懒的机会,也来个出工不出力,看起来是懒洋洋的,其实心里还有点美滋滋的。
了解完以上六个类型之后,专家做一件事,就是在这些从事简单枯燥工作的人群里边,随机地选那么几个人,对他们进行理念导入。比如说做做公益事业,进行参观走访、榜样学习,让他们读书或学习讲座,接触“平常心就是道,小事上进行自我提升”的这种理念。
以上这些动作核心只为一件事,就是给这些人导入一个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简单粗暴的任务,它不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对身心健康反而有好处”。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实验组的这几个人不管之前处于什么状态,只要进行了这样的观念导入,在不久之后,他们的身心状态真的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伤害你的不是你遭遇的事件,而是你对这事件的理解方式。拥有积极的理解方式,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强大武器。
所以我就跟开头年轻小伙子说,事情还可以换一个理解方式。想一想公园里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到这里边你对健康养生有好处。别人买门票进来,你不用买门票,每天就可以欣赏美景、锻炼身体,而且这样的工作能让你身心清净,有利于学习,有利于了解基层情况。进一步的,你还可以学习技能,结交朋友,积攒人脉。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将来机遇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迅速提升和进步的。事实证明这种观念的转变效果特别好,用他自己话说有几天上班的时候,一旦想到自己不用买门票就可以来欣赏美景,还有锻炼身体。看着周围那些买门票进来的人,他自己一边走一边都想乐。而且过了一段时间,领导看他积极上进,而且能扎根基层,跟同事们关系处的也不错,大家对他评价也很好,很快就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就进步了。
所以提醒大家,特别是各位年轻朋友,在起步阶段往往没有那么理想,没有那么如意,可能会有很多不满,很多可以吐槽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调整心态,转变理解方式,正所谓“观念一变天地宽”。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明天接着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