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侠骨与柔情——南营罗家的故事之二

战火中的侠骨与柔情——南营罗家的故事之二

00:00
12:20
战火中的侠骨与柔情——南营罗家的故事之二


原创 洁老板 洁老板与二小姐(公众号)2018-11-13


在罗毅前的记忆中,她父亲是个随和慈爱的小老头儿,小时候在西安,天气好的假日里,常常带全家人去公园野餐,草地上铺一大块塑料布,撑两把遮阳的伞,就这样慢悠悠度过愉快的一天。事实上这样温馨的亲子场面在当时仍为温饱奔波的中国传统家庭中相当罕见,所以罗毅前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通常被我简称为作。


然而她的父亲罗孝珪,正是罗家族谱中最为沉重壮烈的那个梯队——“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的战争英雄梯队中的一员。这是一份冗长的名单,非常有损阅读文章的快感,然而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上,也应该有一角之地,纪念这些面对战乱,明明有机会远离,却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毅然负笈离家乡,扬眉剑出鞘的书生们。

罗家先祖入闽以来,就不计牺牲地钉在了保卫台湾的战争里,延至罗毅前的高祖,就是那个身体弱得从小吃掉数百斤燕窝的葫芦娃们的爹,也在16岁时坚持投笔从戎,驻守海疆。到了九兄弟时期,罗家算是从武转文了,大量子弟就读于马尾船政学堂,然后他们面对的,是风雨飘摇的中国与外来列强的侵略。
由于马尾船政学堂的存在,旧中国的海军,几乎是福州人的天下,连舰上的官方语言都是福州话,而罗家,就是当时的海军四大家族之一。
马江海战、甲午海战之前,南营罗家有九人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保定北洋军官学校、天津水师学堂,除了罗忠彤、罗忠铭继续在学校任教,罗忠尧、罗忠海、罗忠钦、罗忠霖、罗臻禄、罗丰禄、罗熙禄都投身进入战争,有四个人参加了甲午海战,罗忠霖在此役中以身殉国。

罗臻禄领导建造军舰,武装起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并参加了马江海战;罗丰禄不仅建成了北洋海军基地雏形,还参加了甲午海战。他们都是旧中国极为稀缺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足够优越的生活条件远涉重洋,却在国难之时,义无反顾,投身血火连天的战争之中。

甲午海战后,南营罗家又有十个人参加了卫国战争:
萨师同:海军第一舰队轮机长;
萨师俊:中山舰舰长,最后与中山舰共沉;
萨本炘: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毕业,江南造船厂、马尾造船厂设计师,曾经负责督造宁海舰;


罗孝珪:(这个就是罗毅前的老好父亲)宁海舰、江犀舰电信官,宁海舰沉没时泅水生还,后又转战西南维护战时通讯;
罗孝武:海军上校;
罗忠猷:民国海军上校、国民党海军少将,先后获得文虎勋章、文麾勋章;


罗忠耀:海军部司长;
罗忠寅:海军驻闽练书记;
罗孝侗:海军部舰政司少校科员
罗忠祎:天津水师学堂执教。
据不完全统计,甲午海战前后,南营罗家有19人投身于海防第一线。
当然,除了海军,空军也有罗家人,不然怎么叫大家族呢?
罗孝师,唐山交大二年级学生,弃学从军,明知随时有血洒碧空的危险,仍然义无反顾加入了空军。

抗战时期,日军侵入鼓浪屿,协迫会审公堂堂长罗忠谌停止抗日担任日伪官员,罗忠谌冒着生命危险据理力争,在狱中受尽磨难后坚持步行一个多月走回家乡。



抗战后期,战线转移到湘黔地区,为了筑路湘黔,确保军需,南营罗家又有8个人投身其中,他们是:
罗孝斌,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参加重庆空军百树驿机场建设;
罗孝登,唐山交通大学毕业,交通部西南公路局工作;
罗孝铿,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参加浙赣、湘黔、湘桂铁路建设;
罗孝珪,(罗毅前的爸爸又出现了)湘桂铁路工程师;
罗孝僔,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参加黔桂铁路建设;
罗孝倬,唐山交通大学毕业,交通部滇缅铁路局段长;
朱少松,战斗在湘桂黔铁路;
罗孝祚,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参加黔桂铁路、四川泸州飞机场建设。


名单太长、太枯燥、太沉重。即使在罗家族谱上,这些名字大多也只是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然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是一群鲜活、英俊、满腹诗书兼洋书的年轻人,擅长英语,爱打网球,生活优裕而平静,性情谦和而柔软,勤快温和怕老婆是福州男人的共同特征。都不是身高体壮的武夫,却在战火连天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书和笔,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投身而入。这样的族群,我们通常称之为贵族。



这个山温水软的南方城市里长大的福州男人以爱家著称,没有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草莽精神。我的邻居林觉民那一封荡气回肠传颂百年的“意映卿卿如晤”,其温存小意,不过是一个普通福州男的日常。然而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温和细腻的性格下隐藏的刚强和血勇就迸发出来,放下牵挂的亲人与优裕的生活条件,踏碎凌宵,一去不回。我笔下写着罗家,心里想着当年的民国,忍不住泪盈于睫,我为家乡的先人感到深深的骄傲。

在南营罗家,家族这个大单位,在战乱时发挥了巨大的组织作用。孤儿寡母由全体族人奉养,没有后代则由族里安排过继。中山舰萨家四兄弟是罗毅前姑婆的儿子,老大和老三分别娶了罗毅前的两个姑姑——罗伯申与罗仲连。老大萨师同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萨师俊,让他有后人可奉香火;而老三萨本炘当年想抱养罗毅前的四姐,她的父亲没舍得又给抱了回来。



在家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族群中,女性温柔而沉默的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必须温婉,同时必须坚韧,才能在战乱时为子女撑起一片赖以生存的天空。而百年前注重女性教育的罗家似乎对乱世早有预见,他们对女儿的教育,使罗家的女性得以坚强、独立、有见识,在长达数十年的战乱中,成为维系传承的中坚力量,贫穷艰苦不改其志,面对风雨仍然从容。据说,连她们暮年时穿的最朴素不过的蓝布长衫,都浆洗得干净笔挺,如果没有条件熨烫,就用手细细掐出笔直的线条,走到人前,必然得体諯庄。

2006年,罗毅前途经武汉,带儿子去看了刚打捞出来的中山舰。和家人偶然提起,他们说:“哎呀,你怎么不申请登舰参观?你是萨师俊很亲的亲人啊。”罗毅前的两个姑姑住在离南营不远的朱紫坊萨家,虽然因为家道中落而没能上学,却可以读书算帐,知识广博,精通庶务,年长时居然成为娘家大事小情的仲裁者与调解人,威望素著,可是你看这1977年的照片,三姐妹站在一起,她们的笑容依然温婉而羞涩。



每年春天,快清明的时候,我总追着罗毅前要吃她家做的芥辣饼。新鲜的长杆芥菜晒干后加盐略腌,大火炒熟,盖紧焖一阵子,就有鲜呛的芥辣味儿,夹入刚刚烙过的芝麻光饼,鲜香酥软,是春天的味道。这道福州传统小吃我总是做不好,于是前几年,先是吃她妈妈做的,后来分别吃到大姐做的、四姐做的,很羡慕她有这么多爱意满满的家人,在想象中,春光明媚,岁月静好,那个好脾气的老人,散去一身铁血硝烟,正满足地坐在妻子和女儿们身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