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一只大象震撼一群蚂蚁,用温柔手段做冷酷事情

处理一只大象震撼一群蚂蚁,用温柔手段做冷酷事情

00:00
05:37

昨天我们谈了马谡为什么守不住街亭,今天我们接着谈进一步的问题,他守不住街亭以后应该怎么处理?这个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段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不过在这段故事背后还有一些基础的历史资料,我想跟大家分享。街亭战役当中,曹魏一方的主将是张郃。大家注意,这时候司马懿还没有上前线,主将是张郃。在《三国志·张郃传》里边谈到这一战的时候,它是这样写的: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这大概意思就是说张郃率领诸军来与马谡作战,本来街亭南山下边是有一座城池的。大家注意,这是个重要的历史信息,不像《三国演义》说的街亭那地方全是荒山,它居然有城池。但是马谡没有守城,带着部队就上了山。张郃非常巧妙地断了这部队的水道,最终大破马谡。


在马谡的副将王平的传记里边,关于这次战役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三国志·王平传》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实际上,王平发现了应该守城,不应该上山,而且舍弃水源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但是马谡听不进去合理化建议,最后导致了街亭的大败。街亭大败之后,部队都被打散了,唯独王平所带领的千余人鸣鼓自持,缓缓撤退。张郃就怀疑蜀兵有埋伏,所以没有敢继续追击。最终部队被打散了,却没有被全歼。


分析马谡在街亭的失败,应该抓住四个要点:

第一,战前诸葛亮提醒他,要依山傍水,当道扎营,他没有听从。

第二,到了街亭之后,山下是有城池的,他没有守城。

第三,副将王平建议他不要舍水上山,他没有接受。

第四,部队吃了败仗以后,作为主将一路逃亡,把部队就给扔了。要是没有副将王平的努力,整支精锐部队就会遭遇被全歼的灭顶之灾。


分析完以上四点,大家就会看到,即使没有军令状,这马谡也是个死罪。


在《三国演义》小说当中增加了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战前立军令状,第二个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当然必须接受最严厉的处罚,斩了马谡以后才能服众立威。带队伍的时候有个基本规律,就是赏小取信,罚上立威。在小事上兑现承诺,别人才会相信你讲信用,处罚了位高权重的人,才能树立个人权威。


大家想想,公司副总都不听从指挥,那老总上任第一天,把门口门卫保安给开出了两个,你说能震慑这些副总吗,那只能让副总嘲笑这老总的软弱。所以罚下不立威。


相反,大家想一想,公司副总不听指挥,老总有理有据,斩钉截铁,把最资深的副总给开了。接下来,连门口门卫保安那个站的姿势他都规矩了,这就是罚上立威。找个地位高,根子深,脾气急,性子猛的,一刀把他挥于马下,收拾完这一个人,所有人就都服气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碾死大象给蚂蚁看,获得的是震撼;碾死蚂蚁给大象看,获得的是嘲笑。你看,带队伍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听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召开大会,面对这些小蚂蚁,二话不说,抡圆了,啪这一巴掌把大象拍死到地上,那场面震撼啊,当场所有小蚂蚁都站起来举起小拳头说,支持领导。这一下子权威就树立了。


另外三国故事里边为什么强调挥泪斩马谡呢?其实是在说一个更深的道理,就是用温柔手段做冷酷事情。真的要下狠手的时候,要动感情,咬牙切齿把人给杀了,确实权威性上升了,但是个人的亲和力会下降。相反掉着眼泪把人给杀了,一方面能树立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能让下属感觉到领导还是重感情的,这样在亲和力上就不会减分。这个就叫做掉着眼泪杀人,用温柔的手段做冷酷的事情。


以上这些就是斩马谡的玄机所在。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非要安排马谡去守街亭呢?这个问题背后又有怎样的来龙去脉?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