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爱抬杠的人都是“活在对面的人”

其实,爱抬杠的人都是“活在对面的人”

00:00
06:03

十一长假已经开始了,大家是在出游的路上,还是在睡懒觉的床上呢?利用这几天假期,我们可以陪陪家人,调整调整身体,读几本书,或者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给自己的身体、心灵和感情都充充电。


今天想跟大家谈谈学习方法的问题。昨天我们推送的主题是#给别人提意见或挑毛病,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关于这个话题留言互动的朋友也不少。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每次在后台留言的朋友都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认同型,就是说的好有道理,我觉得太有用了,这个很棒,我学习了;

第二类是关切型,老师你得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多喝水,多睡觉;

第三类是追问型,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有点疑问,这个事我还想不太清楚,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帮我解决一下;

第四类叫疑虑型,这种类型比较独特,主要的反应就是这个道理好像不是这样”“这件事其实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方式”“我怎么不是这么认为的”……疑虑型的人有一个特点,每一次你提一个观点的时候,他都能想到反面的不同的例子和不同的想法。每次你在山上谈人生的时候,他都能跑到山下,而等你到了山下谈人生的时候,他又能跑到山上去。


做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把疑虑型的人称为生活在对面的人。当一个人不安全感比较强,或者说是对自己有发自内心的怀疑的时候,就会为人处事走向疑虑型,就会变成一个生活在对面的人。


在网上大家会看到有一种留言的风格叫杠精。其实所有爱抬杠的人、所有杠精都是生活在对面的人。他的每一次抬杠都反映了发自内心的疑虑,发自内心的不安全感。


记得有一个学生跟我交流过这个事情,说:老师,我发现每一个人说话都是有漏洞的,总是有些特殊情况,他是想不到的,所以我就忍不住想给他纠偏。这也不是想出风头,这也不是想自我标榜,就是忍不住有纠偏的热情和动机。我当时就乐了,大家看看,没有杠精的世界,其实还真是不完整的。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首先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一切情况下都通行的方法


道理也分常道和非常道,大概98%的一般情况属于常道,2%的特例属于非常道。我们每个人就要想这个问题了,你在思考的时候,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在工作生活的时候,你的思维是基于98%的一般情况,还是2%的特例?


关于这种思维模式转化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为什么守不住街亭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详细讲过,如果有很多朋友没听过的话,我们考虑明后天拿出时间来再讲一遍。核心的观点就是平常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事,我们要启动常道,启动常识思维,想98%的一般情况


大家注意一下,凡事爱钻牛角尖的人,他往往容易碰壁,为什么抱着那么多的道理却处处碰壁呢?为什么那么有思想,每次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大家都不接受不认可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的人他的思维模式是基于2%的特殊情况,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建立在这样极端的思维模式上,总是考虑2%的特殊情况下的解决方案,那这个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其实就相当于在针尖上立鸡蛋,即使立住了,风险也会特别大。


所以提醒大家,如果写论文、做研究,我们就启动极端思维,我们可以研究2%的特殊情况,研究每一种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研究各种小概率事件。比如我们谈领导,万一领导不正常呢?对,这个万一就可以做研究了。我们谈同事关系,万一同事心理不正常呢?这个万一也可以做研究了。不过大家注意,这是做研究,这不是生活。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为人处事遇到问题了,首先要想98%的一般情况是什么。如果你一不小心启动论文思维,先想2%的特例,想万一如何如何,生活的道路可真是要越走越窄,处处碰壁了。所以说到这儿,大家就能理解,爱抬杠的人其实是把生活过成了一篇论文,把日子设计成了一个万一的小概率事件。


其实生活是正常的,世界是广阔的,不要把自己困在深井里边去研究那一方窄窄的天空,这才是学习方法的核心所在。


最后提醒大家,谨慎启动极端思维生活不是一篇论文,常道才是大道


祝大家节日愉快,假期吉祥,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932526ddx

    认知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