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学姐谈论一些有关生活学习方面的电台,从学姐的介绍可以学到更多的方法,也能反思我自己,调控我的行为,我知道身边的朋友都在坚持奋斗,但我有时候静不下来,虽然坚持很不容易,但我也没有勇气放弃。
星星的教育梦 回复 @Shaddy希希: 你讲的很好其实很多时候,很多方法都可以使用,而且真正有效的方法并不是繁琐的,是大道至简。它需要你付出时间精力去验证,但很多时间,部分小可爱们不愿意去尝试~希望我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生活感悟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9月6日夜,应该是今年在家的最后一晚。经过反复考虑,还是打算去读二学位应用心理学。现在能勉强下地行走,也该出去走走;目前也没有其他去处,一直待在家休养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但现在心里的忧虑还是挺大的:首先是身体上的问题,第二是学业/前路,第三点是命运。这些问题不时困惑,边走边看之后发展吧。 先梳理下关于放弃医学,客观原因是基础不牢,学了皮毛,难以深造;主观上是对医学希望崩塌,它并不能完全解决疾病问题,更不能保障安全健康与幸福。(医学越分越细,越来越成为一门技术;医德与仁心无疑是高贵的,可知识不等于道德,道德的产生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要不计算机也有高尚品质了)。还对许多事物感兴趣,似乎一切理论知识,
Annnnny 回复 @Annnnny: 都想去思考一番。求智慧,有点哲学的感觉了。至于为什么选择心理学呢?首先是它的研究对象特别,不是具体的物质,也并非抽象的定律,而是意识,是普遍的心理现象,也可以说是研究思维本身。这点能极大满足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第二点是它的作用/应用:一方面是可以帮到自己,不仅是心理自助,更多的是自我提升。心理学能教你一种特别的角度审视自己与他人,理解,进而接受或改变思维和行为。另一方面是助人/社会,这是哲学很难直接做到的一方面。而这点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值得深思。我们为什么学习?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知识是如何获得/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看到建构主义相关的问题开辟了点思路。从孩童客体永恒性的获得,到自然规律的探索,进而对终极真理的追寻。外部世界是重要的,物质也应是永恒存在的,可脱离了主体(人类本身)而言,它们都是毫无“意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客观事物与规律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人也为之制约(从根本上讲,人不“产生”任何东西,任何生命本身也来自大自然)但只有人赋予它们和自身以意义。这也算一种“建构”过程吧。从这个角度说,起点不存在意义,终点也可能是空空如也,但这一“过程”才是人生意义的追寻。而如何“去过,去建构”取决于环境,也决定于我们自己。
现在是2021-7-28 本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专注小妙招的, 但是有朋友在不方便,哈哈哈,明天自己一个在的时候偷偷录音频。 今晚,我安排它是个不眠之夜, 我已准备好咖啡~ 今晚熬夜,逼自己一把,把文献综述搞出来! 不想今天搞一点,明天搞一点, 干脆,要痛苦就直接痛苦一晚上吧, 明天又是一天好汉!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