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矛盾多,如何应对争名夺利带来的不团结问题

人多矛盾多,如何应对争名夺利带来的不团结问题

00:00
05:06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合作模式的问题,相信大家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现象,有些集体是压力越大越团结,还有一些集体是压力越大越不团结。课堂上老师给布置了特别挑战的小组作业,而且设定一定有20%的人不及格。在这种压力情况下,人家有的小组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也有的小组纠纷不断,来了一个“耗子动刀—窝里斗”。这种现象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合作模式问题,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话说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一个大师父,一个二师父,两人共同带了两个小徒弟。今年天大旱,这二师父就派两个小徒弟去取山泉水,浇庄稼地。二师傅给每个徒弟发了一个木桶,然后说浇地很辛苦,你们要努力,看一看谁能浇更多的庄稼。两个小徒弟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起的很早,天又黑路又远,这山泉水又稀少,走在路上还容易摔跟头,两个小徒弟你追我赶,互相比赛。结果三天以后两个人连话都不说了,浇水的时候咬牙切齿、怒目而视,就像仇人一样。


二师父觉得这样可不行,本来是一件好事,怎么变得这样跟仇人一样,于是他来找大师父商量,大师父说这件事交给我。早晨把两个小徒弟叫来,大师父准备了一个木桶和一个扁担,然后他告诉两个徒弟,今天我带着你们俩去抬水浇地,看一看我能积攒多少功德,成就多少菩萨心。


天又黑,路又远,这山泉水又稀少,走在路上还容易摔跟头。两个小徒弟抬着水,你扶我,我扶你,起早贪黑浇了一天的庄稼,看着旱地里庄稼喝饱了水、欣欣向荣生长的样子,两个小徒弟手拉手,有说有笑,高兴得像亲兄弟一样。大家想一想,同样都是浇庄稼地,同样都是资源紧缺、困难重重。为什么二师父带队伍的时候,队伍就出现了矛盾,而大师父带队伍的时候,队伍就团结一心了?


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先要推荐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是《战国策》里的名言,同欲相憎,同忧相亲。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当欲望目标相同的时候,人们就容易互相排斥;当痛苦艰辛相同的时候,人们就容易互相亲近。比如那两个小徒弟,一开始他们各自拿着木桶浇庄稼,每个人都想通过浇庄稼这件事,在二师父面前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美。这种相同的欲望让他们产生了斗争,产生了排斥。后来大师父给了他们一个木桶一个扁担,在艰辛的浇地过程中,他们有了同样的辛苦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小徒弟就变得亲近了,这就是同欲相憎,同忧相亲。


在这个原理背后,我们总结三个要点:

一是共同目标二师父只给两个小徒弟设定了个人目标,他并没有给二人设定共同目标。在资源紧张、流程挑战的情况下,个人目标导致了内部的不团结和分裂;而大师父设定了两个小徒弟的共同目标。这种情况下资源紧缺、过程挑战反而促成了内部的团结。

第二个要点是合作方式。二师父让两个小徒弟各自拿着一个木桶去打水,这属于各自为战;而大师父用一个扁担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两个小徒弟合作去打水。这种合作模式有机会让两个人共同去面对挑战,从而增加了认同感,培养了感情。

第三个要点就是高层需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不要光想着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名利。大师父提醒两个小徒弟,从个人利害得失当中要解脱出来,要有公德心,要有成全心,要有菩萨心。在挑战性任务面前,低层需求只会激化矛盾,高层需求才能促进团结,这个也是我们经常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越困难越要加强文化的建设,越困难越要强调精神的传承。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