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河南郑州,陇海路严重积水,一市民涉水穿行,图片来源:IC photo
近期,河南多地发生超越历史极值的强降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中国气象局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截至目前,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郑州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河南的降雨还在持续,全国汛期也才刚刚开始,各地防范超警戒河流漫堤、水库溃坝、城市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的任务依旧严峻。反观这次河南的极端天气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应急管理必须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方面发力,将灾害风险与后果降至最低。
预防:兼顾“黑天鹅”和“灰犀牛”
从预防角度来看,要兼顾“黑天鹅”和“灰犀牛”。从性质上看,此次在河南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其发生概率低、损失结果重。
比较而言,“灰犀牛”的发生概率高、损害结果重。单只“灰犀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灰犀牛”群的踩踏,即一些熟视无睹的常见问题耦合在一起,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预防突发事件,一定要摒弃确定性思维,着力塑造社会系统的韧性,以减缓、吸收、抵抗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扰动。
此次暴雨冲击城市基础设施,受困群众除了水、电、粮匮乏以外,应急通信这条“生命线”也受到了威胁,灾情牵动亿万人心。
此后,通信运营商抢险、平台企业纷纷开通互助通道,让受困群众查询救援队电话、附近避难场所信息或发布求助信息,这些举措让在场者与外界保持沟通,增加了获救的可能性。
▲7月21日,郑州市区街道,大量车辆浸泡在水中。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准备:立足“灾情就是国情”
从准备角度看,要立足“灾情就是国情”。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河南这场洪灾昭示,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农村现代化等大趋势的交织作用下,城乡系统相对于自然风险更加脆弱。脆弱的城乡系统若与极端天气事件相叠加,其后果不堪设想,往往会形成复杂性巨灾。
此次郑州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运行受到严重扰动,城市运行几乎瘫痪,甚至医院、救援等应急部门的保障也面临威胁。
一些乘客长时间在被浸泡的地铁中,那种苦守待援的场景,令观者万分揪心。新郑机场的大批航班被取消,部分铁路列车停运,耽误了许多人的行程。清醒地认识“灾情就是国情”,必须直面灾害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特征,更加关注灾害的次生、衍生效应。
只有以复杂的危机情景为假设,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编制才能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才能发挥实际效用。
响应:党政军群多元力量协同应对
从响应层面来看,则要立足“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与其他部门的专业优势”。
如此次河南水灾所示,极端天气事件所导致的复杂性巨灾决不是应急管理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党政军群多元力量协同应对。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其他部门的专业优势,这是衔接好责任链条各个环节的必然要求。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应急管理部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积极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责任,成为健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撑部门。自组建以来,应急管理部始终瞄准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来提升自身能力。
未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需提升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更好地发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等高层次协调机构的价值,把水利、气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部门整合起来,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巨灾大难的“拳头”,从而更好地完成保民平安的政治任务。
在极端天气事件应对中,乡镇、社区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基层与老百姓离得最近、贴得最紧,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针对性、差异性的应急措施,进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之路任重道远,基础薄、基层弱制约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能力。在河南洪灾中,如果基层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充沛人力、物力、财力,其结果应会大有不同。
灾后:重建与改进
恢复层面,要立足“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发事件的恢复既是社会系统复原的过程,也是应急管理改进的过程。
这次灾情发生后,我们要做好后续的防汛抗洪工作、防止大灾之后的大疫,并按照“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模式,开展全方位的恢复重建。这主要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恢复重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避免因灾返贫;
第二,尊重自然、理解自然、顺应自然,贯彻绿色发展,树立“减负即增正”的理念,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做出贡献;
第三,在恢复重建中建设韧性城市、韧性社区、韧性乡村,提升整个社会系统的韧性、降低脆弱性,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特约撰稿人 |王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李潇潇
校对 |李立军
这是机器人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