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称: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文稿内容: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局部)
公元1015年,一个叫做朱说(yuè)的年轻人,来到了北宋首都——汴京城。在这个楼台林立、奢靡成风的国际大都市,他穿着简单破烂的衣服,背着一个破书包,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不过没有关系,贫寒书生的身份不会跟他太久:一场考试之后,他将跻身这个国家最有前途的一批人;几十年之后,他将成为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一颗明星;几百年后,他还会因为文武双全、才德兼备,而成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儒家文化精神的一座丰碑。只不过,历史书上的他,没有用朱说这个代号,而是另外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范仲淹。
范仲淹本是徐州节度使掌书记范墉的儿子,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谢氏改嫁给淄州一位姓朱的人家,于是范仲淹的名字就被改成了朱说。
朱家家境殷实,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让他从小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相传,16岁的某一天,朱说和几位朋友到一个古寺求签。朋友们都在问富贵姻缘,朱说却问“我日后能做宰相吗?”,签答“不能”;朱说再问“那我能做良医吗?”,签再答“不能”。这个结果,让他深感不服,于是发奋,更加刻苦读书。后来,朋友们问他,“大千世界,为何只做宰相与医生呢?”他笑着说,“良相可医天下人,而良医可医身边人,这都是是救人的行当。”
如果岁月一直静好,日后进京应试的就应该是一位翩翩公子,但命运偏偏有自己的安排。朱说22岁的时候,朱家父亲去世了,几个兄弟因为无人管束,每天沉溺在酒席之中,连学业都荒废了。朱说义愤填膺,便找到酒店大骂兄弟对不起死去的父亲。没想到,兄弟反而大声喝到:“我朱家的事和朱家的钱,与你有何干系!?”
朱说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姓范,并非朱家亲生骨肉。他的心情很复杂,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只好灰溜溜地收拾行李、告别母亲,到应天府求学去了。
应天府在今天的河南商丘。著名教育家戚同文,在此地开设书院,广招门生,一时间学术氛围浓厚。朱说刚到应天府时,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为了节省粮食,他都是下午两三点钟开始吃饭,煮一碗粥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
有一次,宋真宗御驾到应天,下诏请臣民吃酒席,应天城万人空巷,众人都想一睹当今圣上的风采。唯独朱说一人,还坐在书斋里埋头苦读。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只回答:“书读不好,面圣也没有用;书读好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四年之后,26岁的朱说,来到汴京参加殿试,果然一举登科,中了乙科第九十七名,授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有了朝廷俸禄的朱说,把母亲接到身边来孝敬,同时恢复了宗亲姓氏。
“朱说”这个名字,与寒门儒生的身份一起,成为了过去式;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宋]刘松年《秋窗读书图》
多年的苦学让范仲淹厚积薄发,在工作中连连升迁;不过他并没有仕途的顺利,而染上半点官场陋习,他还是那个刚直不阿、一身正气的朱说。他从不私下妄议朝政,有问题就公开讨论;他从不让自己闲着,在母亲去世丁忧期间,还向宋仁宗递了一封万言书,奏请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此时,晏殊遇到了官场中的一个小挫折,被贬到了南都应天。他在这里听闻了范仲淹的种种事迹,大受感动,于是就请他回应天书院当老师。
范仲淹很愉快地答应了,他明白——无论是做宰相还是当良医,他的最终目的,是为天下苍生谋福;而此刻,当一名老师、让学生们像自己一样用知识改变命运,是更好地选择。执教期间,他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凭一己之力使应天学风为之一振。也是在这段时间,他针砭时弊,积极表达自己在基层发掘的政治改革建议,得到了晏殊的大力推荐。
可当范仲淹越往上走,他的特点却也慢慢成了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他实在是锋芒毕露,太过耿直,大家发现,朝廷突然一下居然多出一个刺头,而且专挑位高权重的人下手。
当时,宋仁宗已成年,刘太后依旧垂帘听政,于是范仲淹在入京的第二年就提出——太后应该把政治大权还给皇帝。太后听说这事儿,怒不可遏,一道命令又将他贬到地方。几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念范仲淹的好,这才把他调了回来。
谁知,宋仁宗根本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想废掉郭皇后,范仲淹马上站出来反对,还带着人到殿上高呼:皇后没什么大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仁宗无奈,只得又把范仲淹贬出了京城。
三年后,范仲淹在地方取得了不俗的政绩,再次返京。这一次,他又对准宰相吕夷简。他向宋仁宗进言:吕夷简任人唯私,升迁不公。结果不出所料,他又又又被调离了京城。
为此,范仲淹的好友,诗人梅尧臣专门写了两首《啄木》诗:“中园啄尽蠹(dù),未肯出林飞。不识黄金弹,双翎坠落晖。”啄木鸟偏要把园中的害虫啄清,不愿意离开林子;连攻击他的炮弹都不认识,最后只得被打落下来。梅尧臣的意思很清楚,他劝范仲淹不要当啄木鸟,应该懂得收敛退让,否则会一直吃亏。
可是范仲淹呢?只回了八个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后来也被胡适引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
一个人的一生中,哪怕一次鼓起勇气反抗权威,都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可范仲淹却一而再,再而三,愈挫愈勇;七八年间,他竟遭三次贬官,又三次进京,这没有坚定的信仰是坚持不下来的。
[宋]佚名《大驾卤簿图书》(局部)
公元1041年,西北战事告急,范仲淹和欧阳修拜谒宰相晏殊。
晏殊请二人到园中赏雪,酒过三巡,气氛十分热烈。晏殊按照惯例,与范仲淹、欧阳修题写诗词,以助酒兴。欧阳修耸拉着脸,做出一《晏太尉西园贺雪歌》: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宴会的主人位高权重,理应与国家同悲欢、共命运。哪能因为一时的高兴就大摆宴席呢?他难道不清楚,边关还屯留着几十万大军,在寒风中与铁甲为伴吗?欧阳修表面上贺喜,实际上讽刺晏殊,忝为宰相,不能体恤边疆疾苦。
不等晏殊回应,一边耿直的范仲淹也说话了:欧阳老弟,此时作诗似乎不太应景,还是应该做首词吧!范仲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现在看来,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体裁,但在北宋时期,诗与词其实有很大差别。诗的地位更高,多用于士大夫抒发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等重大题材。而词呢?多由歌女所唱,是宴会娱乐的应时之作,表意也更加委婉含蓄。
所以,范仲淹建议欧阳修作词,而不是写诗,其实是在隐晦地告诉他:要注意场合,跟晏殊提意见,用撕破脸的方式不可取;不如更应景一点,毕竟他也不是个不通事理、听不出好赖话的人。
范仲淹看欧阳修没反应,于是拿出了一首自己的旧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这是一首反映边关军事的大作,是范仲淹在西北守边时写下来的。词的上阙低沉婉转,下阙慷慨雄放,与花间词完全是两个气象风貌。
塞上秋景与内地大为不同,一片肃杀苍凉,连南飞的大雁都毫不留恋,唯有将士们在此留守。连营军阵的号角四处响起,全军严阵以待。崇山峻岭之间,长烟缭绕、残阳斜照。眼前一座紧闭的孤城,真让人感慨无限。
饮下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故乡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去的打算。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才发现夜已经深了,地上打了厚厚的一层霜,在外征战的人没有一人入眠。这战争多残酷呀,霜雪染白了头发,泪花迷离了眼。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词人所在的时空,“塞下”指的是延州边关——防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秋来”指的是初秋。初秋时节,大雁南飞。古代传说,雁南飞的终点在衡阳,“衡阳雁去无留意”说明候鸟早已厌恶了塞下萧瑟荒凉的环境,心里只想着南飞的目标,没有一丝留恋。“无留意”三个字尽显笔力遒劲,像一个惊叹号,把整首词推向第一个小高潮。
“四面边声连角起”军号声的出现,渲染了一种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继续用全景镜头描写延州周边环境,“长烟落日”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缀以“孤城闭”三字,更突出了大漠的肃杀之气。
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弛。恰逢西夏元昊称帝,宋仁宗本想讨伐,结果事起仓卒,将不知兵,兵不知战,宋军连连失利。范仲淹在这种情况下,被调到边关稳定局势,责任非同小可。
上任后,他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这才暂时稳定下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现了形势的严重性。这一句就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这是词人浓重乡愁与单薄军力的对比,也是重大责任与千钧一发形势的对比。功败垂成尚无定论,回家的事只能从长计议。
“燕然”指燕然山;“勒”是刻的意思。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乘胜追击,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颂汉威德。“勒石燕然”是 胜利的代名词,而“燕然未勒”则有两层意思:其一,范仲淹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其二,力克西夏功在千秋,范仲淹有这个野心与志向。
只不过,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眼下边防军人想家思乡情绪浓重,又有谁能体恤那种英雄好汉为国垂泪的心酸呢?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范仲淹想用这首词,告诉情感细腻的晏殊,边防吃紧,将士心寒,与眼前的酒池肉林不一种景致。不要再做一个太平宰相了,为长烟落日下的征夫,做点事情吧!
从题材来看,范仲淹的词反倒有些像诗,其中感情也远比一般词曲高远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多年的军旅生涯。他在与西夏的交兵过程中,鲜有败绩,这在一众读书人中十分难得。他深知戍边将士的不易,对待他们如家人一般,力排众议提拔了许多像狄青、张亢这样的名将。
在我国历史上,经略天下,雄辩文章者有许多;坐镇边关,纵横捭阖者有许多;不顾安危,立志变法者有许多;但能同时做到这三者的,当属“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