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离别都无法阻挡的诺言

《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离别都无法阻挡的诺言

00:00
18:38

邶风·击鼓【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完整文稿

(独白)新妇:你出发那天,我早就把行李收拾好了,可是,情不自禁地又忙起来。把包裹打开,一一看过,再系上,又给马儿喂了一大捧草料,我跟它絮絮叨叨地叮嘱了半天,对着你却一言不发,我在逃避和你告别的那一刻。但你拉住了我的手,你说,我们约定一下吧:不管生还是死,或者很多年不能再见,但我的心意不会变,我想拉着你的手,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两千年前,一个邶国人离开自己的家乡,随着大军一起南下,去到异国他乡,平息那里的战乱,也有人说,他们根本是为了讨伐邻国而去的。这场无名的征伐,最后不知道成功了没有,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战士有没有回到故乡,只有他临别时的约定流传了下来。他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两千年来,这句诗被无数的情人传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就引用过它。接着,这个受过西洋教育的男人,对这句诗提出了他自己的批判,他说,“战争,生死,离别,都是大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可我们偏要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绝不分开——就好像我们控制得了似的!”


在一场战争中,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他可能随时会死于兵燹。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资格给予爱人“偕老”的许诺。可是,他却许诺了。


是范柳原指出这句承诺很难兑现,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浪子。他声东击西,旁敲侧击,言为心声,他心中想的是:两千年前邶国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做不到。他想要品尝爱情的甜美,却对“偕老”的结局望而生畏,他只想跟白流苏在一起一阵子,从来没想过一辈子。可是战争,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战争,却偏偏在这件事上成全了那个女人。他们结婚了,他们偕老了。


然而战争并不总是这样成全人。而是相反。更多的爱情因战争而毁灭,《击鼓》中的邶国人,正在承受这种灭顶之灾。


如果命运仁慈一些,他也许不用加入军队。一部分征夫留在了边境,他们开始修筑军事,每天和泥土打交道。诗中说,土国城漕,土和城都是动词,指的是搬土筑城。这种工作异常辛劳,并不比作战轻松,《礼记》中给出了从军年龄的上限:六十岁。但劳役的工作五十岁就不能再担任了。即便如此,《击鼓》的作者仍然由衷羡慕着这些同伴。


(独白)新妇:昨天隔壁邻居收到了家书,她的丈夫是和你一起走的,现在在边境筑城。他好好地抱怨了一通辛苦,说是每天都在泥里打滚,收工的时候,露水把衣裳都打湿了,他问家里要新衣服,好替换着穿。你走之后,我做了好几件新衣服,可是,怎么寄给你呢?送信的人走到边境就掉头了。他们说,不能去,前面开战了。


劳役虽然辛苦,但却安全,没有生死之虞。邶国人盼着自己去服劳役,而不是打仗,却不能实现。军队一路向南,原本以为几个月就能打完的仗,拖到了半年,一年,从作战变成了驻守,最后谁也说不清他们什么时候能回家。这种不确定比死亡更能消磨人的意志,军心逐渐涣散。


这种麻木的状态持续着。有一天,黄昏扎营的时候,士兵发现从家里跟他出来的老马跑丢了。更糟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这一章是《击鼓》的神来之笔。它看似与正文无关,是突如其来,加插进来的一个小片段。但通篇叙述的节奏在这里放缓,我们从征伐的大进程中,忽然停下来,仔细打量作者从军生活的日常,进入了他的心情。


他说,爰居爰处,爰丧其马。爰是“哪里”的意思。我住在哪里,我在哪里停下,我又是在哪里,丢失了我的马呢?


在募兵的时代,战马还不是由国家统一配给,入伍的军士需要自己带。《木兰诗》当中就写到她出征的各项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如此精心地配置马具,是因为漫漫征途当中,马就像他们从家里带出来的一个亲人。而一旦上了战场,马更是他们生死相依的战友。这时候,男子却弄丢了他的马,这个事件,突然地,像一声惊雷,把他从神思恍惚的军旅生活中给震醒了。


(独白)新妇:昨晚我突然梦到了那匹马,是当年跟你出征的那一匹。我摸了摸他的耳朵,惊讶地发现他已经老了。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吗?还是回家的路实在太长,它走着走着,就老了。我突然开始恐惧,你呢,你也变老了吗?当年我们说好要手拉着手,一直走到头发花白。现在呢?你究竟在哪里?


人生中总会发生一些事儿,它本身并没有多强的破坏力,甚至只是虚惊一场,但那一瞬间的冲击,会把我们从按部就班的生活当中一把拉出来,审视自己的所处和所在。这匹马就起了这样的作用,从惊慌中回过神来的男子,定睛一看,才发现马并没有走远,它就在山林下面,悠然自得地闲逛着,吃着草。马没有丢,但他再也无法忽视自己失魂落魄的状态了,思念随之汹涌而来。


后来唐朝的一首边塞诗,恰如其分地描写了这个瞬间。“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茫茫大漠中的数万征人,被一缕笛声所感召,一时回首,沉浸在无边的月色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这个瞬间,是与自己真实内心相对的瞬间。《击鼓》的作者,也正是在这一时,百感交集,一直压抑住的回忆喷薄而出。


他记起临别那天与妻子的约定,每个字都言犹在耳。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他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契是聚合,阔是离别,成说,是约定,这一去无论是死是生,是有缘重聚,还是就此长别离,我们都说好了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要拉着你的手,穿过所有这些生死离别的阻碍,一直走到老。


那做出许诺的人,是真诚的,甚至是沉痛的。与其说是许诺,不如说它是一种朴素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却遭遇了最强大的不可抗力,那就是生、死、离别。两个人许下共同的愿望,意味着在这场漫长的离别中,两个人都要坚持活着,活到相聚的那天。长年的远行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家乡会一切如旧,爱人准备好了晚餐,永远在那里等待他归来,他要做的,只是努力活下去,然后用尽全部的力气,回家。可是在遥远的家乡,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真的会太平无事吗?


也许我们可以从一首汉乐府诗中,猜到那让人垂泪的结局。一位老兵,幸运地逃过了战场厮杀,在六十岁的时候,终于退伍回家了。长途跋涉之后,他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


十五从军征,六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他问村里的熟人,我家里还有哪些亲人呢?对方没有正面的回答他,只说,往那边看就是您家了。他看到一片松柏,走近了,才发现山林下面是累累的坟冢。新坟旧坟,其间长满了黍米和野葵。这首乐府诗用了一个惊人的、克制的笔调继续写下去。


羹饭一时熟,不知遗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三十年后老兵终于回家了,在家里的灶台上做了一顿热饭,但不知道能叫谁来一起吃。他走出门去,向远处眺望,终于泪落沾衣。东向望,也许是在还顾他来时的路途,这条艰难长路,从前怀抱着举家团圆的心愿,走起来甘之如饴。现在他终于回到了家,却也成了没有家的人。


而《击鼓》的主人公,我们祈祷他能获得善待。我们不愿看着一个人被生活重锤,步步后退,从控诉别离,控诉远行,直到被迫接受更残酷的真相。诗篇的最后,作者长长叹着气,说这离别让他许下的诺言空付。而他的爱人,那留在家乡的、满怀期待的女人,一生都在那个承诺里盘旋。


(独白)新妇:我已经记不清你走了多少年了,早上打水的时候,我俯身看,看见水里,我已经成了一名白发的老妪。青春年少仿佛还在昨日,却再也回不来了。变老原来这么容易,像一棵树突然掉光了全部的叶子。你在哪里?你一定也老了吧。


你只兑现了一半的诺言,你没做到执子之手,倘若你能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那该多好啊!但与子偕老,你做到了。你把自己留在这句承诺里,让这句话永远陪着我,让我天天想着你。我们是和你当年的诺言一起变老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骟心大发

    这首诗本意是同袍之情 只不过现在我们用来描述对爱情的坚贞不屈 讲诗还是按同袍之情讲比较好 毕竟原意是这个 而且里面还涉及到那个年代的故事 和写这首诗的本来要表达的 最后可以讲这首诗现在我们的表达是有关爱情的等等 一点拙见

    Nitrolove 回复 @骟心大发: 推评@喜马社区

  • 不止书法生活馆

    敏姐姐的声音很有磁性,感觉可以把听众吸引到那个场景里,环境和声效处理地也不错,非常喜欢

    昀在晴天 回复 @不止书法生活馆: @喜马社区

  • 笔墨余香_

    我们背的好像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landsinks 回复 @笔墨余香_: 就是八十始得归,应该是文稿打错了

  • u多多0110693

    敏涛姐读的太好太好太好了

  • 就是宠你93

    哇,敏涛老师读的感情转换真好!!

  • 在飘雪的时候想你

    那样深情,却又那样无奈。。。被迫分离,直到白发苍苍,或许还是死生不复得见。。。

  • 兰与Lisa

    战争带给人深重的灾难。愿世间不再有战争,愿所有人都能安享太平。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们能在安定的环境中欣赏故事,感叹战争的残忍。另外,我一直读的都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极言战争持续的时间长,对人民的伤害之大!

    Nitrolove 回复 @兰与Lisa: 推@喜马社区

  • 长安一片月iii

    敏涛姐姐的声音好有魅力,从少妇到中年妇人,到老妪,声音切换得很好,感情也拿捏得很好

  • 班小花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的是战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