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终于确定了皇帝的态度,就来到京师,破例获准“越位”进言,不必遵循礼规的限制。
“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皇帝问他。
“选择适当的政策。”王安石答道。
“你认为唐太宗如何?”皇帝提起唐朝最受爱戴的君主。
“陛下应该以尧舜为表率,不该只学唐太宗。尧舜的主张其实很容易实现。因为后代学者不了解他们,才以为这种标准遥不可及。”(尧舜是孔子笔下的理想圣君,统治公元前二十三到二十二世纪半传奇的中国。)
皇帝表示满意,但却廉虚地说:“你对我期望太高了。我只怕没法达到你过高的期许。”
后来皇帝屏退左右,让王安石单独进言。这是王安石的一大机会。
“坐下”,皇帝说,“我要和 你长谈一番。”于是皇帝开始问他唐太宗和刘备为什么要让两位名士拜相治国。其中一位名相就是诸葛亮,他是历史上最出名、最能干的行政人才。王安石又把话题拉到三千年前传说中的圣君身上。王安石说,他宁愿谈谈尧舜的贤臣。“在 上等人才眼中,诸葛亮根本不值得一 提。”
诸葛亮的政治天才在于一步步 走向既定的目标,这位急功自信的财政鬼才觉得很不对胃口。
王安石继续说:“陛下正治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 帝国。百年太平,国内又有那么多学者,竟没有一位 贤臣出来辅佐陛下,岂不怪哉? 一定是陛下没有固定 的政策,不信任贤才。虽然当代有人才高可比尧舜的贤臣,他们会因政客小人的阻碍而罢官。”
“每一朝代都有奸佞小人,”皇帝说,“尧舜时代也有著名的四凶。”
“不错,”王安石说,“正因为尧舜知道四凶的 真面目,处以极刑,所以他们才能达到那么高的成 就。如果四凶继续在朝廷阴谋作乱,良臣贤佐早就离开了。”
神宗深受感动。他年方二十,充满青少年的野 心,想使国家强大繁荣。他为人善良公正,面孔圆称匀润,和他的祖先十分相像。直到神宗以后,宋朝皇帝才开始显出生理退化的特征。他的热诚被王安石对他的高度期许所煽动,从此以后,年轻的皇帝就准备 赴汤蹈火来实现此人的政见,就算要牺牲其他的大臣,也在所不惜。不知怎样,每当老贤臣进言反对王 安石的新政,皇帝心中就出现“四凶”的影子。
熙宁二年(1069年),苏氏兄弟到达京城,王安石 被任命为参加政事。此后两年内老臣纷纷离京。皇帝的谏官遭到清算,由王安石的手下一一接替。王安石一登相位,马上整肃所有政府官员。抗议连连发生, 整个官界一片混乱。所有才高望重的大臣都公开反对 他。年轻的皇帝大惑不解,不过,王安石设没让他觉得,一切纷乱喧哗都是皇帝和犯上的恶臣间猛烈的斗争。
“怎么回事?"皇帝问他,“为什么朝廷所有的 大臣、御史、学者都联合反对新政?"
“您应该明白,"王安石说,“陛下想遵循古圣君的伟大教训,但是要达到目标,您必须先克服流俗。因此陛下与流俗之间的斗争,在所难免。他们若赢了,政府就落入他们手中,陛下若赢了,政治权利便掌握在陛下手中。这些自私小人想阻止陛下实现古圣君的伟大训示。所以才议论纷纷。"
有了少年皇帝强国富国的野心,又有一个对自己政治、财政理论过度自信的参政,王安石的激烈改革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些改革的动机不容置疑。事实上,宋朝在五十年的分裂和斗争之后,政府的力量始终不强。西夏、契丹(后来改名辽国)和金人不断侵略中国北面的疆土。中国和他们打仗,事后往往签订辱国的休战条约。条约的项目总是中国皇帝吃亏,这些国家承认皇帝,纳贡的却不是他们,而是我方皇帝献上金银财帛,每年花费十万到二十五万缗。国库为之空虚,内政松弛,政府经常闹赤字。王安石相信,他可以玩弄税制和兵制,替府库筹钱。
我相信神宗欣赏王安石,主要就因为他想在西北征战,拓展国力、增加帝国的声威。王安石一上台,我方就向北部蛮族发动几次战争,有几次胜利,有一次败得奇惨。为了打仗,皇帝需要财源;为了财源,国家的财政制度必须重新调整。我们对改革家的动机毫不怀疑,但是我们将会发现,这些财政和经济的改革产生了性质完全不同的悲惨结果。
王安石刚到京师不久,司马光和他就当着皇帝面前发生争吵,这次的论点似乎总括了双方基本的差异。当时府库空虚,春祭之后,皇帝想免掉大臣的银钱丝帛例费,替皇室省钱。司马光和王安石为此热烈争论。王安石坚称,国库耗竭是大官不懂财政的结果。
“你所谓的财政,”司马光反驳说,“只是增加 人民的税金和例费罢了。 ”
“不”,王安石说,“好官能增加政府的岁收, 却不加重税款。”
“一派胡言!国家的财富有限,财富不是在人民手中,就是在政府手中。不管你执行什么策略,运用什么名义,只不过收集民财交给政府罢了。”
皇帝和司马光意见相同,于是他的措施暂缓了一两个月。
一般人不是经济专家,只认定国家财富的两大要素就是生产与分配。要增加国家的财富,就必须增加生产或善加分配。然而在王安石的年代,既没有工业,根本不可能增加生产。于是财政鬼才只能在分配方面动脑筋。王安石志在充实国库,所谓增加国家财富就等于增加政府的岁收。王安石明显看出,自由企业制度下富商和地主非常赚钱,他认为政府可以收取自由企业的利润,自己做生意赚钱。结论十分有力。 他用的名辞也很新鲜。他要“钱平”;要平均财富, “抑兼并济贫乏”;他要阻止农人向地主借高利贷。
政府可以在春耕时期借钱给农民,等收成再叫他们还钱,这是便民的伟大措施。王安石告诉皇帝,这些措施都是“富其民”;但是史籍记载,他迟疑良久之后终于决定放债,却是因为一个小官说,政府投资五十万元,每年就可赚进二十五万的利息,因为一年收成两次,每年可两度收到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利钱。
各项改革由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八年后王安石和皇帝对新政都很厌烦,彼此也不太满意,变法就惨兮兮结束了,我们不愿多谈改革的细节,只谈谈这些措施的概略。
最重大,最知名的有九项,为了方便起见我把它们归成三类。一共有三项国营企业措施,三项新税, 和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三项国营企业措施是: 均输法,市易法和利息二成实收三成(加上申请和登记费)的青苗贷款。三项新税是免役税,商税和所得税。 登记制度是把人民编成十家一组的军训单位(保甲法),重新登记土地和马匹(方 田均税法和保马法)。大体说来,这些措施接近现代的集体经济政策。
国营企业由熙宁二年 (1069年)七月开始,先设立全国或省际的批发机构。皇帝相信政府可收到极大的利润,就拨出五百万缗现金和三百万石的稻米做本钱, 接收省际货物和原料的贸易。这一制度马上发生实际的困难。那一年二月政府先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研究计划和条款加以公布。
东坡的弟弟子由也是条例司的人员之一。子由上表指出,政府接收全国贸易,自由企业马上就会瘫痪,因为各地批发商无法和政府竞争。政府和商人难免互扯后脚。而且他否认府库有利可图。私人商业有既定的信用系统,政府却没有这些便利,势必要先用高薪聘请人员,建立堂皇的官舍。这种生意将不是依照供求关系来经营,而是看佣金的多少来处理,照私人交情分配利益与合同。子由说,由于官僚制度的缺点,政府无法压低买价,进货成本一定比独立商人更高。因此赔钱是必然的。
因此,所谓的均输法搁置了一年,从长计议;政府后来又用新名辞提出修改的计划。批发和零售的划分并不严格,于是成都、广州、杭州等大都市成立了市易务。为发展这些贸易机构,政府又由国库中拨出一百万缗,由京师当地的货币中拨出八十七万贯。成立这些机构的理由是“富商大贾因时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 “宜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 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他们任命了一位能干的首长,他能向政府报出愈多的利润就被视为愈能干的人才。这位吕嘉问变成全国的市易务官,对小商人具有垄断控制的权利。例如京师市易务规定,小贸易商要做该机构的会员;他 们可以把货物和该处的资财合并联营,或者由政府出资购买他们店铺所卖的存货;万一商人想结束业务, 可以把货品卖给政府;也可以用部分货物做保险,向政府借钱,半年付息一成,或者一年付息两成;和该处无关的商贾也可以把存货卖给该处,价格由政府订定;最后,不管哪一部门的皇家用货都由该机构办理。
政府吸收小企业是这个制度最差的一环,私人商业几乎完全停顿。几年间贸易和商务实际上一天天减少,政府的岁收大受影响,与理论上的高利润大相径庭。皇帝发现自己在人民眼中沦为卖水果、冰、炭、 日历、草席的小贩,心里很不高兴。最后京师市易务和商税的丑闻闹进皇室的耳朵里,皇帝才下令终止改革中最不受欢迎的项目。
不过新政中最著名的却是“青苗法”,直到今天大家谈起王安石的新政,还免不了先想到农民贷款、 这个措施影响到国内的每一村庄,也促成朝中大臣最剧烈的政治斗争。计划本身完善合理,令人想起农民银行。王安石以前担任地方官,曾在春耕时期贷款给农民,收成时再连本带利收回来。他发现这样对农夫很有帮助,因为他在地方作官,可以确定农民是真正需要才来借款,一切由他亲自调查。陕西的地方当局也曾试行这个办法,绩效不错,就因为陕西试办成功,农民贷款才叫做“青苗”贷款。
丰年政府确定会有好收成,就贷款给农民买耕具、麦种;割麦时再连本带利收回来,给军队当粮饷。照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说法,“诸路常平广惠仓钱 谷,略计贯石可及千五百万贯石以上,敛散未得其宜,故为利未博。今欲以现在斛斗,遇贵量减市价巢,遇贱量增市价巢。可通融转运司苗税及钱斛,就便转易者,亦许兑换,仍以现钱,依陕西青苗钱例, 预借者给之。随税输纳斛斗,半为夏料,半为秋料。 内有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又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必待年俭物贵,然后出汆, 所及者不过城市游手之人。今通一路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为民,而公家无利其入,是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之意也。"
这一个美丽天真的计划却摧毁了不少农夫的身家性命,我们以后就明白了。不过,我要解释一下,这个新措施是常平仓古法的延续,后来渐渐取代了常平仓。宋朝初年,政府在各地设立粮仓,以平抑谷价。 丰年“谷贱伤农”,政府尽量收购剩余的稻麦。荒年粮价上涨,政府就把存粮抛入市场,压低价格。很多官员不肯贱价收购一切余粮,所以效率不能达到最高峰。不过由治平三年(1066年)常平仓公布的数字看来,他们一年内曾收购五百零一万四千一百八十担谷物,卖出四百七十一万一千五百七十担。现在仓禀的财货都化为青苗贷款的本金,常平仓的正常作业就自然而然终止了。
问题的重点是贷款难免强迫。王安石不容人反对,非成功不可。他必须向皇帝证明,贷款是一大德政,为人民所欢迎。他不希望部下放款松懈。他不懂农民为什么不要贷款。贷款若不达到配额,他就大发脾气。他开始晋升成绩较好的官员,处罚贷款不力的人,每一个官员都重视自己的前途,一心想留下好政绩。人事竞争的诱导很象现在推销政府公债。官吏知道自己卖不够配额会因“阻碍新政”而被撤职降官, 王安石所谓的“积进”好官难免要靠势力强摊贷款。 每一户人家都得向政府贷款,每隔三个月就要交三成的利息。好官知道这些贷款对人民不利,确定他们付不出本利会下狱坐牢。他们遵守政府的明文规定,宣布贷款完全出于“自愿”,心中打算有一天会因“阻 碍新政”而丢官。
免役法也是如此,官厅本意和实际执行完全是两回事。这也许是王安石最好的新政,日后苏东坡的同党得势,决心去除王安石的一切新法,唯有苏东坡据理力争,支持这一道政策。
王安石过于左,也就是激进;司马光过于右,也就是保守。而苏东坡介于二人之间。可惜的是,苏东坡未得机会掌朝廷柄权,而王安石和司马光缺轮流折腾国家——当然,他们本意都是为国家好的
雲无心出岫 回复 @林生yy: 王安石会不会嫉妒苏东坡呢!
年轻人啊,容易被老头儿忽悠
有点儿小瑕疵,应该是税(shui)收
白头邵翁 回复 @雨馨198: 可能说的是 岁收。
王安石性格走极端啊
大才都挺奇怪
王安石太理想化了
怎么听着像在讲王安石呢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讲苏东坡,怎么一直讲王安石?
林生yy 回复 @快乐的海盗lxw: 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思想,需要互相比对才方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