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第2集 文忠公(下)
 20.46万
试听180

苏东坡传 第2集 文忠公(下)

00:00
16:31

苏东坡死后一年,政客小人当道,北宋还没有断送给横跨蒙古野地而来的狼主,一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了。这就是元祐党人碑的设立,也是整个时期斗争的象征和总结。


元祐是苏东坡党人当权时的年号 (1086—1093),这个党人碑有309个元祐时代人物的黑 名单,以苏东坡为首。圣旨规定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弟永远不能在朝为官。忠贞家庭的子孙不准嫁娶元祐党 人的子女,如果已经订亲,也要依皇令解除。列有黑名单的石碑在全国各区设立;有些至今还留存在中国山区里。这里根绝一切反对势力的措施,也是作者心目中让这些人永远受辱的方法。


因为中国被社会改革家断送在北方强敌手中,这些石碑所带来的效果也就和作者当初的意愿大不相同。一百多年间,黑名单人物的子女为先人名列石碑而自夸自豪。因此元祐党人碑才会名留青史。事实上有些人的祖先并不值得尊敬,因为党人碑的作者一心要根绝反对势力,把所有仇敌都列上名单,其 中有好人也有坏人。


仿佛是天意,崇宁五年1106年).一月天空出现了一颗陨星,文德殿东墙上的石碑被闪电击中,分裂为二。再没有更清晰的天怒指标了。徽宗大惊,又怕首相反对,就叫人连夜将端(礼)门上的另一块石碑偷偷 毁掉。首相发觉,十分懊恼,但却愤辙地惊叹说,碑可毁,这些人的名字却永远难忘!” 现在我们知道他的预言实现了。


闪电击中党人碑使苏东坡 死后名望不断增高。最初十年,一切刻有他笔迹或文章的石碑都奉命拆毁,他的书本被禁,他也被除去生前的一切头 衔。不过当时有一位作家在杂 记中写道: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崇宁大观间海外 诗盛行,是时朝廷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 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

谓之不韵。”


电击后五年,一位道士对皇帝说,他看到苏东坡的英灵在天宫担任文相。皇帝更加害怕,连忙恢复苏东坡生前最高的爵位,后来又加封一个比生前更高的荣衔。政和七年(1117年)皇室在同一个君主治下竟也收集苏东坡的文稿,每件出价高达五万钱。


宦官梁师成花三十万钱(约三百美金,以当时生活水准来说算相当高价了)买英州石桥上(被人妥善隐藏)的碑文,还有人出五万钱来买苏东坡在一位学者书斋匾额上所写的 三个字。生意旺盛进行着,不久这些珍稿就收入宫中或富豪的家里。金人攻下京城,他们特别爱搜掠苏东坡和司马光的作品,因为苏东坡生前大名就已传到中国域外的北方部族里。苏氏某些最好的字画随着两个身死异邦的皇帝被运往敌国,(当时徽宗已退位给儿 子)。不过还有数万件苏东坡的文稿获得保全,由物主带到南方。


现在苏东坡已死,政治狂热的风暴已经过去,南宋的皇帝坐在杭州新都内,开始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奏议表状。他们愈读愈钦佩此人大无畏的忠心。他的孙子苏符因皇上顾念他出名的祖父而获得高位。这一切都使苏东坡死后的盛名和地位达到最高点。乾道六年(1170年)孝宗谥给他文忠公的荣 衔,并赠太师的官位。皇帝写下至今留存的最好赞文。圣旨和皇帝亲笔题的序文印在苏东坡全集一 切版本的前端。颁谥文忠公头衔的圣旨如下:


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 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睹, 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 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下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祐全盛,当膺特起之招; 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 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蝴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 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阍而彰,是以论世。说九原 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 命。可特赠太师。馀如故。



因此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不但是基于 他诗和散文的魔力,也基于他敢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 则和主张。他的个性和主张构成了盛名的骨干, 而文风和用语的魅力则形成了灵性美的肌肤。我 认为一个缺乏正气的作家无论文笔多么灿烂,多么迷人,我们不可能真心仰慕他。皇帝为苏氏全集所 写的序文强调他气节的伟大,使他的作品不同于 一般佳文,也使他的盛誉名实相符。


不过我们别忘了苏东坡主要是诗人兼作家。他的盛名也靠这方面得来。他的作品有一种难以解说的特性,在译文中比较看不出来。名作就是名作,只因为各时代的人都觉得佳文应该如此,追根究 底来说,文学上不朽的声名要靠作品给读者的乐趣而定,谁能说读者要怎么样才能满意呢?


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取悦心灵的音律、感官 和风格的魅力。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超越 一时的文风而留传下去,必定是基于一种所谓“真 诚”的特质,就象真宝石能通过一切考验。“文章 如精金美玉”,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说,“市有定 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贵贱也” 


但是构成永恒特质的真诚性究竟是什么 呢?苏东坡清清楚楚表达了他对写作和文体的意见。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 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 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 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杨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


苏东坡为文体下定义,正好贴切地描述了他自己写文章的过程,动笔收笔都象行云流水,揭露出文章和修辞的一切奥秘。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时候结束都没有一定的规矩。如 果作家的思绪很美,只要他能忠实、诚恳、妥当表 达,魅力和美感自然存在。这些不是硬放入作品的东西,词达而造成的单纯、自然和某一种自由感正 是好文章的秘诀。这些特质具备了,文体不虚浮空 洞,就可以写出真诚的文学作品。


总而言之,苏氏作品的特色就是给人快感。写作的时候最快慰的是作者本人。生平最快乐的时刻”,有一天苏东坡对他的朋友说,“就是写作时笔端能表达一切思 想的脉络。我自忖道 '人间自乐莫过于 此’”。苏文对他同时 代的人也有类似的效 果。欧阳修说他每次收 到苏东坡的新作,就会快活一整天;神宗皇帝 的一位侍从曾经对人说,每次皇帝吃饭半途放下筷子,一定是读苏东坡的表状。甚至在苏东坡放逐期间,每次有新诗传到朝廷,皇帝都会当着众臣赞 叹一番。正因为皇帝的赞叹使群臣惶恐,只要神宗在,他们就尽量让苏东坡流放久一点。


他曾一度坚称,给人快慰的力量便是文学本身的报酬。他晚年曾想弃笔不写文章,因为一切麻烦都是写作惹来的。他给刘沔的回信中写道:轼穷困,本 坐文字。盖愿削形去皮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益 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这时出一篇见娱,由为数日 喜,寝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具,未易鄙弃 也。由于作者自由创造活动中所得到的满足,以及 文章给读者的快乐,文学便自有存在的价值。


苏东坡具有非凡的天分,可以破除一切限制,似乎毫无疆界可言。他的诗词永远清新,不象王安石偶尔会达到完美的境地。苏东坡不必求那份完美。别的作家都受诗词字汇和传统题材的限制,苏东坡可以写诗描述澡堂按摩的滋味,可以结合俚语,使它在诗中 产生美好的效果。就是那种别人达不到的特殊风韵使 后辈诗人不得不佩服他。


本来限于描述相思, 他对的主要贡献是他能将这一种格调化为描写佛道和哲学议论的工具,这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冒 险工作他却做得很成功。他通常写得比别人好也比别 人快,因为他常常要在宴席上当众赋诗。他的思想比 别人清新,类比和掌故也用得较恰当。


有一次朋友在黄州为他饯行,席上一位女歌姬请他在披风上题诗。 他驻黄州期间没有听过这位歌女李琪的名字,他叫她 磨黑,并提笔写了一个平淡的开头:

东坡七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

然后他停下来继续和客人谈天,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两句平淡无奇,而且全诗又没有写完。苏东坡继续吃喝谈笑,李琪上前要他写完。喔,我差点忘 了。苏东坡说。他再度提笔,马上完成后两句: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音韵完全吻合,这首诗的效果有如一颗小宝石, 照例充满他漫不经心的美感。诗中微妙地恭维这个少女,李琪因此变成文学上不朽的人物。中国诗的技巧限制很多,用典及用同一韵脚来朋友的诗需要高度的技巧。不知怎么苏诗押韵比别人自然,仔细检查,他的典故也含有更深的意义。他的散文具备各种力量,由最庄重的质朴古文到流俗作家,可爱的闲话,无所不包。两者之间原本很难选择。他被公认为大文豪,原因在此。


难怪苏东坡被列为中国的大诗人兼散文家。此外他还是第一流的画家和书法家,著名清谈客,也是大旅行家。他善于理解佛家哲理,经常与和尚为伍,也是第一个把佛教哲学注入儒诗的诗人。


他曾说月亮上的黑点是山脉的影子,果然猜得不错。他开拓一种新画派“士人 画”,使中国艺术独具一格。他开凿湖泊和运河,对抗洪水,建筑堤坝。他自采药草,被视为药学权威。 他试行炼丹,几乎到死前还兴致勃勃寻找不朽的灵 丹。他祈求天神并与魔鬼争吵——偶尔还赢哩。他想夺取宇宙的奥秘,半受挫败,却含笑而死。


要不是今天民主一辞已遭到滥用,我们会说他是一个民主大斗士,他接触人生百态,朋友中有皇帝,有诗人,有大臣,有隐士,药师,酒店老板和不识字的农妇。他的至交好友包括爱诗的和尚、不知名 的道士以及比他更穷的人。他喜爱作官的荣誉,但是群众不认识他,他最高兴。他为杭州和广州建立良好的供水系统,建立孤儿院和医院,设置狱医,对抗杀婴的恶俗。


在社会改革的余波中,他一个人热心赈 灾,不顾官僚制度的巨大阻力。简直好象只有他关心广泛的饥荒和流浪的灾民。他始终替人民对抗政府, 为穷人争取债务免还的德政,最后终于成功。他只想维持自己的本色。今天我们可以说他真是一个现代人。

精选用户评论
  • 阿黄阿黄

其他用户评论
  • 沛沛的声音

    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 这位主播我给绝对好评!!

  • 艾米妮Amy_

    前几天在听另一位主播播讲,实在听不下去了,放弃了,今天试试听这位主播的播讲,真的不一样啊,以前以为只要书写得好,照书读就行,现在知道了播音好坏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成绩。

  • 伙伴489

    主播水平很高

    旭思读书君 回复 @伙伴489: 谢谢

    大河小芳 回复 @伙伴489:

    JerryTomRen 回复 @伙伴489: 🏹

    查看全部4条回复
  • 嘟小朵朵

    昨晚听完全部,舍不得,今天又开始二刷了

  • 拥有英音的Chinese

    读的很好,试听了好几个版本,这个最能听得进去。求AI 文稿~

    彩叶8020 回复 @拥有英音的Chinese: 网上有书苏东坡传,林语堂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