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第4集 童年与少年(上)

苏东坡传 第4集 童年与少年(上)

00:00
11:17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间,他父亲进京赶考,落榜后就四处游历,远达现在的江西省,由母亲在家教导他。有一件事宋史本传和他弟弟写的长篇墓志铭都有记载。母亲教他《后汉书》中的一篇。后汉由于治理不当,政权落入宦官手中;学者都反对中性人治事。 当时盛行贪污、贿赂、敛财和滥捕,地方官都是宦官的手下和门人。忠贞的学者一再冒死进谏。一再的改革和抗议风潮带来了一再的审讯。学者遭受酷刑,由圣诏逼供杀害。


这群正直文人中有一个名叫范滂的青年,母子两人读的就是他的传记。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 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 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 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 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 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 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 恩,勿增感戚!'母曰:’汝 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 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 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小苏东坡抬眼看看母亲 说,妈,如果我长大变成范滂,你容许吗?母亲答道:你能当范滂,我就不能当范母吗?


他六岁入小学。那是一间相当大的学堂,学生有一百多个,大家都由一位道士教导。 聪明的脑袋马上脱颖而出,一大堆学生中苏东坡和另外一个小孩最得老师的夸奖。这个学生姓陈(陈太初),后来也通过科举,但却变成道人,追求“不朽”去了。


陈氏晚年打算升天,前来拜访他的朋友。老友给他食物和金钱,他出来把食物 和钱分给穷人,就在门外按道家规矩打坐,一心一意想饿死。几天后,他其实已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朋友叫佣人去抬尸体。不过正当新年,佣人都抱怨说, 这么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还要抬尸首。死人听了就说:“没关系,我自己走。”他站起来走到乡间,死在一个比较方便的所在。这就是很多道士 “升天”的 实际情景。


苏东坡小时候除了读书,还有很多别的兴趣。放学后他常回家偷探鸟巢。他母亲严禁孩子和丫环抓小 鸟,日子久了,小鸟知道这儿不会受到干扰,有些就在低枝上做窝,小孩都看得见。苏东坡特别记载,有一支桐花雀曾在他们园中待了四、 五天。


东坡的伯父已经作官,偶尔会有官吏经过小镇,顺便来看他们。于是家里会热闹一 番,丫环赤脚到园中摘青菜, 杀鸡备酒,官吏来访在他心中 造成很深的印象。


他常和表兄弟一起玩耍,他和弟弟偶尔会参观市集,在园中挖土。有一天他们掘出一片色泽优美,带着细致青纹的石块。敲击之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们拿来做砚台,效果好极了。砚台必须用渗水性特别强的石块,能吸收湿气,保留湿气;和书法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上好的砚台一向被学者所珍爱,因为那是他 案头大部分活动的工具。父亲把这块砚石送给他,他 一直保留到成人;还在上面刻一篇碑铭,这是他崛起文林的好预兆。


根据记载,他十岁就写过不少佳句。有两句出现 在《黠鼠赋》中。《黠鼠赋》是一篇短文,描写一支小老鼠落入袋中,被摔到地上,装死骗过捕鼠人的经过。就在这时候他的老师读一篇描写当朝名士冠盖云集的长诗给他们听。他望着教师肩膀上端,开始提出有关这些名士的问题。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因为苏东坡幼年中国正逢宋朝最贤明的君主,他特别支持文学和艺术。国内太平,和北方及西北长年惹事的金人、辽人、西夏也相安无事。在这样的政府中,好人当道,不少文学天才都起而点缀朝廷 的文采。这时候他才开始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 大名,深深感动。幸亏这是他童年唯一不凡的表现。虽然苏东坡记载过不少他成年后所做的梦以及梦中未完成的诗篇,其中倒没有什么不经心的言辞可供现代传记家凭分析、直觉和幻想而编造出他潜意识的机 理。苏东坡没有提过尿布或便秘之类的事情。


他十一岁进入中等学堂,认真准备赶考。为了应付官家的考试,学生必须博览经书、史书、诗篇和选文。他们自然要背古文,在课堂上一再记诵,学生背向老师以免偷看老师桌上摊开的书本。比较用功的人会背下史书的篇章。重要的不止是内容和资料。用字措辞也不可忽略,一位作家的词汇就由此得来。引用著名的成语掌故却不说明来源,往往使渊博的读者产 生一种高贵而自我中心的乐趣。那是一种志趣相投的语文;读者佩服作家写得出来,也佩服自己能够了 解。成语借重暗示和观念的联想,往往比不带暗示的直述法有效得多。


背书是辛苦而费力的工作。传统的方法是让学生 阅读不加标点的史书,试加标点,以确定他完全明白 其中的意思。不过最用功的人会逐字抄下所有的古文 和断代史。苏东坡学生时代就这么抄过;想想中国散 文和诗篇的规则,想想历史巨作中经常引用人名、事 件和比喻,这种方法确实有深远的益处。逐字抄下全书,读者就开始对这本书产生了多遍阅读所无法达到的了解。这件事日后对苏东坡有很大的好处。


他上书皇帝或者替皇帝草拟圣诏的时侮从来没有用错史例,当时学者制用史例.就象今天的律师举庄 “判例” 一样。此外抄书也可以练习书法。印刷术发明之前抄写是必要的,不过苏东坡那个时代商业印书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活字版印刷是商人毕发明(示意模型) 的。特殊的粘土刻字弄硬,做成不同的字版,然后装 在涂好松脂的金属盘上。字版排好,将松脂加热,用 一张金属片压在版面上,使表面平整。印完后松脂再加热;字版很容易由金属盘上掉下来,准备清洗排下一页。不过一个木块刻印两页的木板印刷术也还十分盛行。


苏东坡和弟弟子由正在积存大量的文学和古籍知识,他父亲落榜回来了。公职考试要遵守固定的标准和格式。就象博士论文一样,要合乎一定的标准,下过定量的功夫,善于记事实,有相当的智慧。太聪明太创新反而成为考试成功的障碍,于事无补。很多杰出的作家——如秦观等诗人——始终无法过关。苏洵的弱点大概是诗韵;考诗词需要相当的措辞技巧和机智,苏洵却只对概念有兴趣。不过做官是学者唯一飞黄腾达的出路,除了教书也是唯一的职业,他父亲回家想必一定很泄气吧。


国人习惯由子弟朗读, 父亲躺在长椅上听他们读书的声音,据说是世上最悦耳、最快活的音律之一。父亲可以纠正发音的错误,初学者容易念错的地方太多了。欧阳修和苏东坡本人日后也卧听儿子朗读,现在 苏洵则躺在长椅上静听儿子悦耳的童音,眼睛盯着天 花板,心情类似最后一箭落空的猎人,仿佛正重铸新箭,想把儿子发出去射那只糜鹿。


孩子们流利念出古文的音节,他们的眼光和书声使他相信,他们定会成功,于是他恢复了希望,受挫的自尊也自然痊愈了。 说不定两兄弟在记诵历史和写作诗文方面都超过父 亲。日后有一位苏东坡的门人说,苏洵天赋较佳,不过苏东坡学识比较渊博。父亲还没有放弃作官的野 心,但是他自己虽落榜,却料定儿子必会考中。这不是贬低他父亲,我们都知道他教导两个儿子研究时代 兴衰的法则,趋向纯朴的文风,认真关心历史和政 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云出岫

    范滂pang1

  • Hidden诚之

    伟大的人格源于伟大的母亲

  • 静水流深lj1

    苏东坡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林语堂这本传记非常经典,也是我的床头书,感谢能有音频可听啦

  • Hidden诚之

    今天开始连续听,用经典静心纳凉。

  • 尘以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頒獎典禮中國人

  • 美晓園

  • 丁继祖

    之前上高中的时候买过这本书一直没看过,这次在喜马上看到了,晚上睡觉前听听也挺不错的,虽然是听听就睡着了

  • 八个音节

    今天有几人抄书啊,都是抄答案,姑知其然。应考。

  • 愈见明朗

    无关的内容太多了,没怎么讲苏东坡太多的事

  • 誓言久藏

    为什么李一冰版本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