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许遵静 0708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许遵静 0708

00:00
42:30

假如乐观是一个习得的技巧,而且一旦学会了,它就会终身跟着你。


书名: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作者:【美】马丁 • 塞利格曼

今日主讲:许遵静

主讲人简介: 资深交易者,自媒体《静言股市》创始人、主讲人


01 听前思考

为什么收入高学历高的人还会得抑郁症?

怎么走出总是陷入节食失败、放弃健身、拖延工作的恶性循环?


02 书中金句

假如乐观是一个习得的技巧,而且一旦学会了,它就会终身跟着你。


我们在遭受挫折时对自己说的话可能和不怀好意的人说的一样毫无根据。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另外的90%取决于你对这些事情的反应。


03 精华笔记

一、作者与书

今天许遵静主讲的书是《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作者马丁·赛里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当选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是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作,马丁·塞利格曼在这本书里总体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和具体实践思路,理论与实践并重,很适合需要乐观来改变生活和工作的读者。


二、好的心态是什么样?

心态可以为三类第一类是乐观的有控制感的心态,我们相信,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不是无可奈何的,恰恰相反,我们可以主动事情谋求好结果;第二类是随波逐流的心态,别人怎样我也怎样,情绪或者本能支配我怎样,我就怎样,以一般人的方式,获得一般化的结果;第三类是悲观的无助心态,我们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很容易就放弃了。

第一类就是好的心态。


三、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习得性无助


乐观的心理品质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但心态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马丁·塞利格曼通过电击小狗的实验,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概念:习得性无助。


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是说,当苦难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怎么解释它的发生。马丁·塞利格曼发现,不同的解释风格带来了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也就是说,苦难尽管是一样的,但对苦难的理解却可以完全不同,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持续性、普遍性和人格化。解释风格是事后的,是对过去事情的回顾和总结,完成了从“事”到“心态”的过程。


坏事情-想法-后果,这就是坏事情发酵的整个逻辑过程。


四、如何扭转坏事情的发酵过程,获得习得性乐观

首先,要主动体察自己,看看自己是什么解释风格;


其次,要主动改变自己,努力调整自己的解释风格;如何调整呢?有两个方案,一是转移注意力;二是反驳(四个角度:例证、找其它原因、想想最坏的后果、实用主义)。


最后,要主动把乐观的解释风格变成习惯,让自己保持乐观的状态。


五、乐观与悲观的平衡

最后,许老师多聊了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悲观也有好处,某些情况下,悲观的人对未来的评估会更准确。


老师提出了四种情况,来帮助大家保持悲观与乐观的平衡:

一、在总体的生活态度上,我们应该有乐观的态度;


二、在决定要不要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我们应该有悲观的态度,我们能否承受最坏的情况;


三、在做事情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应该有悲观的态度,客观考量,多想思路,并确定其中的最佳思路或思路组合;


四、在已经确定了要做某件事情,并且已经确定了具体方法的情况下,对做成这件事情,要有必胜的信念,保持乐观的态度,一往无前。


第二个话题是心态只是做好事情的一个方面,意愿和方法是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做事情来说,心态、意愿、方法同样重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夏橙汁儿_mo

    思考:1.凡事都有两面性,对立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过于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总的来说是要保持乐观,但在做决定和评估时要以悲观心态去衡量风险,我们是否能承受最坏的打算(莫名想到灰犀牛和黑天鹅😂),而我们潜意识里是倾向于只吸收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及忽略有害信息的。中庸之道,居安思危。2.好心态是基础,虽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我们也不可以过分强调心态的作用,而忽略意愿和方法,即行动,方法很多,但只有试了才知道适不适合,做比完美更重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最后达到自己满意的问题解决效果。以悲观心态衡量风险,谋定而后动,在实际操作中注重方法论,同时保持乐观心态,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 潇潇左岸__

    习得性无助的我,小时候家里中途没落…到了成年基本已经无法支撑… 听到这篇文章,前面失落感和无助感更重了…有种“果然如此”“世界不会好了”的感觉,谢谢徐老师给到历史豪杰的转折,这对我来说真是20几年来最滋补的鸡汤了

  • 奈良的鹿yyn

    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主讲塔尔博士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积极乐观的心理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方式,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有一句话说“你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同样,私以为“你看到的怎么样的世界就有怎么样的人生”。许老师提到的“Stimulate—Response”是教育心里学中著名斯金纳的刺激反应论,“解释风格”心理学中叫做归因,有正确的归因就不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理论实际结合很棒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慢慢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感谢

  • 木槿频道

    最早看到许老师的节目是《怎样在股市赚钱:24堂交易技巧课》,听完收获很大,是我听过干货最多的股票类专辑了。没想到在《大咖读书会》看到许老师的节目,再次见到,已经有故人的感觉了。听完确实感觉,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与那24堂课是一个水平的。那个专辑也有两期讲心理学、讲心态的节目,结合听,感觉心态问题不再那么神乎其神了。多谢老师,我也得去买一些心理学的书看了。就像老师说的,解决心态问题,还得靠心理学,还得找科学的方法。

  • 曾经是学霸的渣渣

    get√新名词:习得性无助,解释风格。

  • 曾经是学霸的渣渣

    心态不是最重要的,方法与意愿同样重要。

  • May_abb

    #我要做大咖#打卡:感谢老师分享马丁 • 塞利格曼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和具体实践思路,受教!让我对乐观和悲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乐观是可以学习的,要准确选择自己的心态甚至是养成良好的解释习惯,让自己保持乐观的状态,同时要学会保持悲观与乐观的平衡等等。当然,对于做事情来说,心态、意愿、方法同样重要。感谢感谢,如饮甘霖

  • 小_V_V

    讲得很好

  • 大霜观天

    积极心理学 一种关于对解释的解读方式

  • 听友87047531

    跟《怎样在股市赚钱》保持着同样的风格和水准,逻辑严谨,例证详实,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位许老师。学习那个专辑,学到了怎样做股票;学习这个音频,学到了怎么更好地生活。都很有意义。谢谢。赚到钱,然后好好地生活,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