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

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

00:00
08:46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呢?很多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因为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多层面的。并且自己的内心。也常常会有冲突。

比如说我们会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最简单的就是我们多数人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了都是既有怨恨,又无法割舍离开。

对自己当下的工作,可能会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当下的婚姻,情感生活,可能内心觉得有缺憾,不够完美。但又觉得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充满着留恋。

当我们面临婚姻和爱情选择的时候,内在的一部分自己会说“这个人不错,很浪漫又体贴周到,事业有成,跟着他会幸福”。

另一部分自己却会不屑的说“你看他那个胖乎乎的样子”。

在婚姻中,对丈夫不满的妻子想离婚,她内心的一部分自己会说“他太差劲了,一点小事就和我吵架,下了班就是刷抖音、看足球。和他一起一点幸福浪漫都没有”。

但一旦涉及到离婚的决定的时候,妻子的另一部分自我却在离婚即将发生的时候会说“我还是舍不得他。离开他,我会更加痛苦”。

当我们每个人面临那些冲突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受到,自己的内在会分裂成好几个部分。

就好像内在有好几个不同的小人儿组成的一样,所有的决定都需要这些内在的小人协商一致才行。

当我们纠结的时候,所谓内心的冲突就是内在这些小人在不停的争论,谁也没能说服对方。

当我们能够痛快的做出决定的时候,就是这些小人之间达成了一致。

当我们和关系中的对方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可能内在一个自己爱着对方,另一个自己却讨厌对方。

同时,也许内在还有第3、4、5个自己持有其他意见。

内在都有N多个不同的自己。

在谈论感情和爱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三重脑理论把内在的这些自己分成三部分。

分别是:理性、情绪、和身体部分。

这样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对另一个人的情感来自于内在的那一个部分。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内在有三个小人,分别代表我们的理性、情绪和身体的部分。

好像他们三个都可以说话,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和感受。

我们可以想象这三个小人儿正在开会,讨论对我们伴侣或者是爱人的看法。这样通过他们三个人的对话和表态,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头脑,情感,和身体之间,谁在喜欢我们的伴侣,谁在讨厌他。内在的谁和谁又在发生着冲突。

我们内在的理性部分,也就是我们的头脑。

在择偶的时候,理性部分会以比较现实的态度看待婚姻情感。

会相对的比较在意物质和社会标准下的对方是个什么样子?

比如说对方的学历、经济能力、社会地位,以及是不是被身边的人认可。

我们通常认为女性更重视感情,更容易情绪化。

但事实上在决定是否进入一段婚姻时,女性通常会比男性更理性。

头脑中心也并不全然是冷冰冰的利益算计,它也有自己的偏好。比如他们喜欢那些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观点一致,谈得来的对象。

他们喜欢那些在见识,知识和智力上和自己匹配的人。

在很多夫妻双方都是知识分子的家庭中,他们之间的爱,就是头脑和头脑的爱。

他们的兴趣而在于,可以在知识层面进行沟通。这种类型的爱情性的意味并不强,感觉上更像志同道合的革命友谊。

涉及爱情的第二个中心是情感中心。

情感中心情绪化,不理性。不太在意现实条件,在意的是两人之间情感需求的满足。

从心理学角度讲,谈恋爱和结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件。

因为这意味着他对爸爸妈妈的依恋,明确的要转向另一个和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异性。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和父母的关系称之为原初的依恋关系;和恋人爱人夫妻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成年后的依恋关系。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恋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说“恋爱无非就是男人再找一个妈妈的替代品,女人再找一个找一个爸爸的替代品”。

绝大多数男人都会在潜意识里按照妈妈的外在和内在形象去选择女友和终身伴侣。

所谓的外在形象就是身高、长相、言行举止。而内在指的是妈妈对待孩子所具有的爱心、耐心、宽容、温柔甚至是放任等态度。

一个男人对这些情感的向往,这种强烈程度往往会远远超过看似很强烈的事业心、攀比心和从众心理。

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女士来说,她也会有意无意地按照爸爸的外在和内在标准去选择终身伴侣。

在寻找爸爸妈妈替代品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努力方向也各有不同。

总体来说有三种情况比较常见,一是重温童年的美好;二是弥补童年的缺憾;第三是寻找理想的父母。

所谓重温童年的美好指的是,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之间有一些非常美好,非常留恋的回忆。成年后会在婚姻恋爱关系中,重现这种美好的感觉。

重温美好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童年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掺杂着强烈的美好和痛苦,那么也会因为想要重温美好,而在未来的婚姻中重现这种爱恨交加的感觉。

所谓弥补童年缺憾,指的是童年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中存在强烈的缺憾,比如说过于严厉暴躁,童年受到身体上的虐待。

所以成年后一定要找一个性格温顺,脾气好的伴侣。总之坚决要找一个和爸爸妈妈令自己厌恶的特点相反的人。

第三点是每个人内心中都有理想爸爸妈妈的形象,投射到伴侣身上,就变成对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的期待。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倾向和来自原生家庭的原因,所以很多媒体和公众号文章会对那些在婚姻中比较“作”,对对方比较多要求的那一方说:

“真正欠你的是你的父母。在童年时父母没有很好地满足你,于是你的内心有了不被满足的黑洞。“

”当你在婚姻中向你的配偶寻求这些满足时,对配偶是不公平的,毕竟造成你当下黑洞的不是他。”

爱上一个人的第三个中心是身体和性中心。

这一部分最少社会性,最具生物性。他对异性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够给予自己充分的性的快乐。

基于性的吸引在一起的夫妻,他们的关系是激情的、狂热的。

他们彼此需要如饥似渴,以至于他们不介意对方的社会属性和情感价值。

很多时候性的强大吸引力可以把两个相互不怎么喜欢,甚至是看起来不般配的男女吸引在一起。

当我们无论是在恋爱阶段,还是在婚姻阶段,对另一半有一些矛盾的心理的时候。

我们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内在有三个自己:一个是理性的自己;一个是情感的自己;一个是身体和性爱的自己。

我们可以让这三个自己,分别表达一下对对方的感觉:喜欢对方哪些?不喜欢对方哪些?又无法容忍对方哪些?

三个自己在这样的会谈中意见会有冲突,会发生争执。

我们可以让三个自己充分讨论。等他们轮流把各自对伴侣的感觉充分表达出来,你就可以理清,你到底爱对方什么?对方身上又有哪些事情是你无法忍受的?

同时呢也就能够理清自己应该如何妥协,如何做出选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